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60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包括手套底衬和塑料外壳,在手套底衬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手指驱动器、拇指辅助驱动器和手腕驱动器,塑料外壳固定套装在手套底衬上。穿戴后,手指驱动器、拇指辅助驱动器、手腕驱动器可带动用户手部对应的关节处被动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手指驱动器、拇指辅助驱动器和手腕驱动器三种气动驱动器,可以帮助患者各个指关节、腕关节进行全面、精细的康复训练,有效提高手部康复效果。有效提高手部康复效果。有效提高手部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


[0001]本技术属于康复器材
,尤其是一种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

技术介绍

[0002]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是一种手套型机器人,以气动驱动器为动力来源,主要用来辅助因脑卒中导致手功能障碍的人士进行手部的康复训练,起到帮助患者恢复手部运动功能的作用。现有的康复机器人手套通常只有手指部位的驱动器,仅能对患者的手指进行简单的伸展、蜷缩辅助训练,难以达到患者日常自理的康复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可以帮助患者各个指关节、腕关节进行全面、精细的康复训练,有效提高手部康复效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包括手套底衬和塑料外壳,其特征在于:在手套底衬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手指驱动器、拇指辅助驱动器和手腕驱动器,塑料外壳固定套装在手套底衬上。其中,穿戴后,手指驱动器、拇指辅助驱动器、手腕驱动器可带动用户手部对应的关节处被动运动。
[0005]进一步地,所述手套底衬包括尼龙布手套、第一粘扣带和第二粘扣带,所述手指驱动器、拇指辅助驱动器、手腕驱动器和塑料外壳分别固定在尼龙布手套上,第一粘扣带和第二粘扣带分别连接在尼龙布手套上;通过第一粘扣带和第二粘扣带将整个手套固定穿戴在用户手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手指驱动器包括波纹式气囊、连接装置和空心软管,所述波纹式气囊设有三个,相邻两节波纹式气囊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连通,空心软管的一端与靠近手腕部的那个波纹式气囊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拇指辅助驱动器包括波纹式气囊和空心软管,空心软管的一端与波纹式气囊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手腕驱动器包括波纹式气囊和空心软管,空心软管的一端与波纹式气囊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通。
[0009]具体的,上述连接装置由塑料材料制成,上述波纹式气囊由硅胶材料制成,上述空心软管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波纹式气囊能通过外部气源的增压或减压进行伸展或收缩运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外壳上设有供空心软管穿过的通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有手指驱动器、拇指辅助驱动器和手腕驱动器三种气动驱动器,可以帮助患者各个指关节、腕关节进行全面、精细的康复训练,有效提高手部康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中手套底衬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中手指驱动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中拇指辅助驱动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中手腕驱动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8]图7是本技术中塑料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包括手套底衬1、手指驱动器2、拇指辅助驱动器3、手腕驱动器4和塑料外壳5。其中,手指驱动器2、拇指辅助驱动器3和手腕驱动器4分别固定安装在手套底衬1上。塑料外壳5固定套装在手套底衬1上。穿戴后,手指驱动器2、拇指辅助驱动器3、手腕驱动器4可带动用户手部对应的关节处被动运动。
[0021]如图3所示,所述手套底衬1包括尼龙布手套101、第一粘扣带102和第二粘扣带103,所述手指驱动器2、拇指辅助驱动器3、手腕驱动器4和塑料外壳5分别固定在尼龙布手套101上,第一粘扣带102和第二粘扣带103分别连接在尼龙布手套101上。用于固定整个手套于用户手部。第一粘扣带102和第二粘扣带103结构相同,由带环和粘带两部分构成,粘带的一端和带环分别固定连接在尼龙布手套101上,粘带面上带由魔术贴或磁性贴,使用时,粘带的活动端可穿过带环后回折,通过带面的魔术贴或磁性贴粘合固定。
[0022]如图4所示,所述手指驱动器2包括第一波纹式气囊201、连接装置202和第一空心软管203,所述第一波纹式气囊201设有三个,相邻两节第一波纹式气囊201通过所述连接装置202相连通,第一空心软管203的一端与靠近手腕部的那个第一波纹式气囊201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通。所述第一波纹式气囊201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连接装置202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空心软管203由橡胶材料制成。
[0023]如图5所示,所述拇指辅助驱动器3包括第二波纹式气囊301和第二空心软管302,第二空心软管302的一端与第二波纹式气囊301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通。所述第二波纹式气囊301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空心软管302由橡胶材料制成。
[0024]如图6所示,所述手腕驱动器4包括第三波纹式气囊401和第三空心软管402,第三空心软管402的一端与第三波纹式气囊401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通。所述第三波纹式气囊401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三空心软管402由橡胶材料制成。
[0025]另外,如图7所示,在所述塑料外壳5上设有通孔501。如此,第一空心软管203、第二空心软管302、第三空心软管402均可从通孔501穿出,用于以连接外部气源,使软管集中,整体结构紧凑。
[0026]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将第一空心软管203、第二空心软管302、第三空心软管402与外部气源相接,然后用户将手穿入尼龙布手套101,并将第一粘扣带102、第二粘扣带103扣合连接,将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穿戴好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在外部气源的增压或减压下,
第一波纹式气囊201、第二波纹式气囊301、第三波纹式气囊401可以对应伸长或收缩,如此,在伸长或收缩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手部被动运动,实现患者的康复训练。
[0027]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包括手套底衬(1)和塑料外壳(5),其特征在于:在手套底衬(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手指驱动器(2)、拇指辅助驱动器(3)和手腕驱动器(4),塑料外壳(5)固定套装在手套底衬(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底衬(1)包括尼龙布手套(101)、第一粘扣带(102)和第二粘扣带(103),所述手指驱动器(2)、拇指辅助驱动器(3)、手腕驱动器(4)和塑料外壳(5)分别固定在尼龙布手套(101)上,第一粘扣带(102)和第二粘扣带(103)分别连接在尼龙布手套(10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驱动器(2)包括第一波纹式气囊(201)、连接装置(202)和第一空心软管(203),所述第一波纹式气囊(201)设有三个,相邻两节第一波纹式气囊(201)通过所述连接装置(202)相连通,第一空心软管(203)的一端与靠近手腕部的那个第一波纹式气囊(201)相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手腕驱动器的气动康复机器人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纹式气囊(201)由硅胶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旭张欣赵智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