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43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该衬套包括外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部的内骨架以及一对对称设置在外套管与内骨架之间的低阻尼橡胶主簧,低阻尼橡胶主簧的外侧与外套管固定连接,内侧与内骨架固定连接,外套管与内骨架之间还设有高阻尼橡胶限位块,高阻尼橡胶限位块的外侧与外套管固定连接,内侧与内骨架相分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X向设置高阻尼橡胶满足减震效果,同时不影响Z向的动静比;三向刚度比值与普通衬套一致,结构设计不受限制,应用范围广;并且可以调节X向高阻尼橡胶起作用的行程。作用的行程。作用的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底盘
,涉及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

技术介绍

[0002]副车架衬套属于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其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汽车整车操控性能、NVH效果,乃至乘车和驾车人员的舒适性。
[0003]在汽车的运动过程中,有时需要衬套能够在不同方向提供不同的阻尼以达到提升隔震和NVH的效果。例如:在汽车加速或过减速带制动时,需要副车架衬套在整车前后方向提供高阻尼以快速衰减震动,同时在整车垂直方向要求低动静比来满足NVH性能需求。因此,随着用户对整车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双阻尼的副车架橡胶衬套产品将在汽车设计中逐渐推广应用。
[0004]中国技术专利CN205937608U公开了一种扭力梁双胶料衬套,包括内套管、外套管、第一弹性主簧及第二弹性主簧,内套管和外套管呈直筒型,外套管环套于内套管的外围,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第一弹性主簧及第二弹性主簧相连接,第一弹性主簧和第二弹性主簧均设有两组,分别对称交叉设置,第一弹性主簧和第二弹性主簧之间设有第一封胶沟槽和第二封胶沟槽,第一封胶沟槽位于内套管外壁,第二封胶沟槽位于外套管内壁。该衬套结构中,内套管和外套管通过不同阻尼的第一弹性主簧及第二弹性主簧硫化在一起,存在的主要缺点为:
[0005]1)高阻尼的橡胶动静比高,受两种橡胶共同作用影响,该结构轴向动静比高,只能应用于对轴向动刚度要求不高的位置,比如扭力梁衬套;
[0006]2)该结构衬套两个径向刚度会互相影响,实际设计中,为了满足不同阻尼,两个径向刚度比值难以做到3:1或者以上,对衬套刚度设计有很大限制,影响应用推广;
[0007]3)高阻尼橡胶持续影响运动,无法调节介入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该衬套X向设置高阻尼橡胶满足减震效果,同时不影响Z向的动静比;三向刚度比值与普通衬套一致,结构设计不受限制,应用范围广;并且可以调节X向高阻尼橡胶起作用的行程。
[0009]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该衬套包括外套管、设置在外套管内部的内骨架以及一对对称设置在外套管与内骨架之间的低阻尼橡胶主簧,所述的低阻尼橡胶主簧的外侧与外套管固定连接,内侧与内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套管与内骨架之间还设有高阻尼橡胶限位块,所述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的外侧与外套管固定连接,内侧与内骨架相分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套管与内骨架同轴设置。
[0012]进一步地,两个低阻尼橡胶主簧分别位于内骨架的两侧,并且所述的外套管的中轴线及两个低阻尼橡胶主簧的中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共设有两个。
[0014]进一步地,两个高阻尼橡胶限位块对称设置在外套管与内骨架之间。
[0015]进一步地,两个高阻尼橡胶限位块分别位于内骨架的两侧,并且所述的外套管的中轴线及两个高阻尼橡胶限位块的中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6]进一步地,两个高阻尼橡胶限位块的中轴线所在平面与两个低阻尼橡胶主簧的中轴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的内侧与内骨架之间设有间隙。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的内侧与低阻尼橡胶主簧的内侧之间设有间隙孔,所述的间隙孔与间隙相连通。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的外侧与低阻尼橡胶主簧的外侧之间设有封胶槽,所述的封胶槽与间隙孔相连通。
[0020]本技术中,在不影响整车垂直方向(以下简称Z向)动态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整车前后方向(以下简称X向)的橡胶阻尼以提升衬套减震性能,扩大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悬架形式的副车架衬套;在满足整车X向的橡胶高阻尼前提下,不影响橡胶主簧的三向刚度设计,衬套的三个方向刚度比值可以满足与普通衬套相同的设计范围;高阻尼的橡胶限位块与橡胶主簧分开,可以调节高阻尼橡胶限位块起作用的行程。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22]1)X向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设置在外套管一侧,与内骨架分开,这样衬套刚度由Y向的橡胶主簧提供,橡胶主簧直接决定Z向刚度,因此X向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既满足减震效果,同时不影响Z向的动静比:
[0023]2)X向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设置在外骨架一侧,与内骨架分开,因此衬套Y向橡胶主簧结构设计不用担心受到X向高阻尼橡胶限位块的影响,衬套的三向刚度取决于Y向的橡胶主簧结构,衬套结构设计不受限制,与普通单一胶料副车架衬套一致,所以可以应用于任何悬架形式的副车架衬套,应用范围广;
[0024]3)衬套内外在X向初始运动时,由于高阻尼橡胶限位块与内骨架分开,所以开始是不起作用的,当内骨架与高阻尼橡胶限位块接触后,高阻尼橡胶限位块开始起限制运动作用,所以可以根据实际受力和载荷需要,通过设计间隙大小调节高阻尼橡胶限位块起作用的行程,避免受到高阻尼橡胶限位块的持续影响。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记说明:
[0028]1—外套管、2—内骨架、3—低阻尼橡胶主簧、4—高阻尼橡胶限位块、5—间隙、6—间隙孔、7—封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包括外套管1、设置在外套管1内部的内骨架2以及一对对称设置在外套管1与内骨架2之间的低阻尼橡胶主簧3,低阻尼橡胶主簧3的外侧与外套管1固定连接,内侧与内骨架2固定连接,外套管1与内骨架2之间还设有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的外侧与外套管1固定连接,内侧与内骨架2相分隔。
[0032]其中,外套管1与内骨架2同轴设置。
[0033]两个低阻尼橡胶主簧3分别位于内骨架2的两侧,并且外套管1的中轴线及两个低阻尼橡胶主簧3的中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0034]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共设有两个。两个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对称设置在外套管1与内骨架2之间。两个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分别位于内骨架2的两侧,并且外套管1的中轴线及两个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的中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0035]两个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的中轴线所在平面与两个低阻尼橡胶主簧3的中轴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0036]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的内侧与内骨架2之间设有间隙5。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的内侧与低阻尼橡胶主簧3的内侧之间设有间隙孔6,间隙孔6与间隙5相连通。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的外侧与低阻尼橡胶主簧3的外侧之间设有封胶槽7,封胶槽7与间隙孔6相连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该衬套包括外套管(1)、设置在外套管(1)内部的内骨架(2)以及一对对称设置在外套管(1)与内骨架(2)之间的低阻尼橡胶主簧(3),所述的低阻尼橡胶主簧(3)的外侧与外套管(1)固定连接,内侧与内骨架(2)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套管(1)与内骨架(2)之间还设有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所述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的外侧与外套管(1)固定连接,内侧与内骨架(2)相分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管(1)与内骨架(2)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两个低阻尼橡胶主簧(3)分别位于内骨架(2)的两侧,并且所述的外套管(1)的中轴线及两个低阻尼橡胶主簧(3)的中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共设有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副车架衬套,其特征在于,两个高阻尼橡胶限位块(4)对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龙杨海波崔健谢志强唐世亮艾涛蔡山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