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宏玉专利>正文

中频充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40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充电机,是对原充电机的改进。它主要由工频整流器D-[1]~D-[4]、输入限流电感L-[1]、输入储能电容C-[1]、主开关器件K-[1]、输出换能电感L-[2]、去极化开关器件K-[2],能量回收开关器件K-[3]及电流表A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电源变压器,且工作中频(较高频)率情况下,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功率大、效率高、成本低,容易生产和维修的特点。(*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充电机,是对原充电机的改进。目前生产的充电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了电源变压器而使其体积庞大,重量重、成本高。另一类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调整充电量,其功率因数、效率均很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既具高功率因数、高效率且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的多用途中频充电机。本技术主要是通过输入电能与输出电能的合理变换来达到目的的。本技术包括工频整流器D1~D4,输入限流电感L1,输入储能电容C1,主开关器件K1、去极化开关器件K2、能量回收开关器件K3,电流表A等组成。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见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主开关器件为晶闸管T1及其触发电路A1、电位器RW、电容C3和电感L2、L3、电容C2,续流二极管D5。去极化开关器件K2为晶闸管T2及其触发电路A2。能量回收开关器件K3为晶闸管T3及其触发电路A3、电阻R1、R2、R3、R4和电感L3、L4。工频交流电经整流器D1~D4变为脉动直流电,且通过输入电感L1给电容C1充电,由于L1电感量足够大,流过电感L1的电流限制在一定值内,晶闸管T1在其触发电路A1作用下导通,电容C1通过晶闸管T1、电感L2、蓄电瓶E放电,这段时间内电感L1的电流还来不及变化。电感L2的值较小,所以电容C1的放电电流很大,蓄电瓶E被这个大电流充电,同时电感L2储能,约数十微秒后,电感L3、电容C2组成的关断电路(C2充有反电势)使晶闸管T1关断,电容C1放电结束又被充电,电感L2产生感应电势维持其电流给蓄电瓶E充电,并经续流二极管成回路。上述过程中,电源提供电流是一较小且比较稳定的值,电容C1放电,电感L2的储能与释能所输出(充电)电流是一很大的值,只要合理选取电感L1、L2的值,即可实现输入,输出电能的合理变换,且这种变换的频率较高,更适应蓄电瓶的充电化学过程,可通过调节电位器RW的值(改变电位器RW、电容C3的时间常数)来调节单位时间内的充电电流大小,达到常规中频充电的目的。当充电电流(每个周期内)等于零时,使触发电路A2(取样)产生脉冲,触发晶闸管T2,蓄电瓶E通过电容C4,T2瞬时大电流放电即可消除蓄电瓶极板的极化现象,电容C4被充满,晶闸管T2自行关断,这时电阻R1~R4达到平衡状态,使触发电路A3(取样)产生脉冲触发晶闸管T3,电容C4所充电能通过电感L3,晶闸管T3放电,电感L3、L4产生感应电势,其电流通过二极管D6回馈给蓄电瓶,利用这种消除极化电路的作用即可实现大电流、高速中频充电的目的。本技术不需电源变压器,且工作较高频(中频)率情况下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功率大,效率高,成本低,并且容易生产和维维修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频充电机,它包括能量回收开关器件K↓〔3〕、电流表A、工频整流器D↓〔1〕~D↓〔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输入限流电感L↓〔1〕、输入储能电容C↓〔1〕、主开关器件K↓〔1〕、输出换能电感L↓〔2〕、去极化开关器件K↓〔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频充电机,它包括能量回收开关器件K3、电流表A、工频整流器D1~D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输入限流电感L1、输入储能电容C1、主开关器件K1、输出换能电感L2、去极化开关器件K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玉
申请(专利权)人:黄宏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