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油泵润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包括:调速电机、调速电机下方的挡板、挡板右侧的溢流阀、溢流阀上的阀控开关、挡板下方的密封台、密封台下方的顶轴油泵与贴合溢流阀阀芯竖直设有的回油管;阀控开关同轴设有按钮、竖直滑槽、水平滑道、按钮上的压紧件与按钮底部的弹簧;回油管连接侧管,侧管输出端连接顶轴油泵输入端,顶轴油泵通过弯管连接水平输出管,水平输出管下沿对齐回油管倒角面的底端。通过回油管、侧管、弯管和水平输出管形成回路润滑循环,调节螺钉控制溢流阀回油流量,增设十字按钮控制回油动作,弹簧保持阀控开关回油动作的复位,综合实现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高效便捷持久稳定的功效。定的功效。定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
[0001]本技术属于油泵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
技术介绍
[0002]顶轴油泵及其油管路系统,新安装或经检修后首次起动时,必须充分放尽管道及油泵内空气,否则会无法泵油或混杂气泡造成顶轴油泵工作失败。盘车启动之前,必须首先开启顶轴油泵,检查顶轴油压应正常,确认大轴顶起方可投入盘车,同时顶轴油泵不能开启过早,造成动力无端损耗,经验表明转速为 200r/m为顶轴油泵理想开启转速;泵出口油压由溢流阀调定。通过调整溢流阀控制回油的压力和流量,并使轴颈顶起在合理范围。转子未充分顶起说明油压偏高,导致高压排油不畅而憋压,务必检查顶轴油系统的密封性;如果油压偏低,顶轴油泵工作不正常或使高压管道发生漏油。因此采取必要手段达成顶轴油泵的稳定回油结构已成为关键环节。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128382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小型高效汽轮机用顶轴油泵装置,包括具有泵体,泵体中穿设有传动轴,泵体内装有第一滑动斜块、第二滑动斜块、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第一柱塞体、第二柱塞体、第一斜盘和第二斜盘,第一导向柱装在第一斜盘一端,第一柱塞体装在第一斜盘另一端,第二导向柱装在第二斜盘一端,第二柱塞体装在第二斜盘另一端,第一柱塞体伸出端对应泵体的进油口,第二柱塞体伸出端对应泵体的出油口,泵体上设有第一滤网层和第二滤网层,第一滤网层对应进油口且用于对进入到进油口处的油进行过滤,第二滤网层对应出油口且用于对从出油口处出去的油进行过滤。该技术通过减少灰尘或杂质的外入,保障油泵的正常稳定运行,提高整体使用时间和使用寿命。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尽管增设导向柱、柱塞体、斜盘和滤网层解决阻挡灰尘杂质的问题,但该方案尤其欠缺至关重要的回油机构保证实现闭合回路润滑循环,从而无法保证顶轴油泵的安全稳定和持久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以满足实现完整闭合的回路润滑循环的问题,进而提升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分离提纯的高效持久和安全稳定。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包括:调速电机、设于所述调速电机下方的挡板、设于所述挡板右侧的溢流阀、设于所述溢流阀上的阀控开关、设于所述挡板下方的密封台、设于所述密封台下方的顶轴油泵以及贴合所述溢流阀阀芯竖直设有的回油管;所述阀控开关包括十字按钮、竖直滑槽、水平滑道、设于所述十字按钮上的压紧件与设于所述十字按钮底部的弹簧,所述竖直滑槽贴合容置上下滑动的所述十字按钮,所述水平滑道贴合容置水平移动的所述十字按钮;
[0007]所述回油管旁路设有侧管,所述侧管输出端连接所述顶轴油泵的输入端,所述顶
轴油泵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连接有水平输出管,所述水平输出管下沿对齐所述回油管倒角面的底端。
[0008]进一步的,
[0009]所述溢流阀侧壁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设有调节螺钉,所述溢流阀另一侧壁设有快换夹头。
[0010]进一步的,
[0011]所述调节螺钉侧边设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同轴设有对应阻尼堵头,所述阻尼堵头和所述调节螺钉平行。
[0012]进一步的,
[0013]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十字按钮底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溢流阀顶端;所述压紧件后部设有方形环滑动设于所述十字按钮方身,所述方形环左右侧设有用于契入所述水平滑道槽口的凸起。
[0014]进一步的,
[0015]所述密封台顶端和所述挡板底端接触面真空吸合。
[0016]进一步的,
[0017]所述调速电机底端和所述顶轴油泵之间设有联轴器用于快捷连接。
[0018]进一步的,
[0019]所述回油管和所述溢流阀阀芯连接处设有并帽用于回油的增压堵漏;
[0020]所述顶轴油泵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均设有所述并帽。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通过旋转调节螺钉精准控制溢流阀回油流量压力,阀控开关增设十字按钮从竖直滑槽按压旋转到水平滑道以稳定控制回油动作,弹簧可保持溢流阀阀控开关恢复归位,回油管、侧管、弯管和水平输出管形成回路润滑循环,以切实保证整个回油循环中杜绝发生空吸、憋压、漏油、梗堵、压差及回油不畅等问题,而且减少混杂气泡和消除掺入杂质,从而满足稳定可靠安全环保的需求。
[0023]2、密封台和挡板保持密封以确保避免空吸和漏油,增设阻尼堵头消除振动和减小噪声;增设联轴器提升传动效率和减小耗损,增设并帽以促进增压堵漏,确保油泵及回油结构维持满油待机状态,凸起保证回油结构动作保持稳定,进一步实现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高效便捷持久可靠的功效。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左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的立面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的主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的立面图中局部放大图。
[0029]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30]图中:
[0031]1、调速电机;
[0032]2、挡板;
[0033]3、溢流阀,31、调节螺孔,32、调节螺钉,33、快换夹头,34、阻尼孔, 35、阻尼堵头;
[0034]4、阀控开关,41、十字按钮,42、竖直滑槽,43、水平滑道,44、压紧件, 441、方形环,442、凸起,45、弹簧;
[0035]5、密封台,51、弯管,52、水平输出管;
[0036]6、顶轴油泵;
[0037]7、回油管,71、侧管;
[0038]8、联轴器;
[0039]9、并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左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实施例:
[0042]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包括:调速电机1、设于调速电机1下方的挡板2、设于挡板2右侧的溢流阀3、设于溢流阀3上的阀控开关4、设于挡板2下方的密封台5、设于密封台5下方的顶轴油泵6以及贴合溢流阀3阀芯竖直设有的回油管7;阀控开关4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调速电机(1)、设于所述调速电机(1)下方的挡板(2)、设于所述挡板(2)右侧的溢流阀(3)、设于所述溢流阀(3)上的阀控开关(4)、设于所述挡板(2)下方的密封台(5)、设于所述密封台(5)下方的顶轴油泵(6)以及贴合所述溢流阀(3)阀芯竖直设有的回油管(7);所述阀控开关(4)包括十字按钮(41)、竖直滑槽(42)、水平滑道(43)、设于所述十字按钮(41)上的压紧件(44)与设于所述十字按钮(41)底部的弹簧(45),所述竖直滑槽(42)贴合容置上下滑动的所述十字按钮(41),所述水平滑道(43)贴合容置水平移动的所述十字按钮(41);所述回油管(7)旁路设有侧管(71),所述侧管(71)输出端连接所述顶轴油泵(6)的输入端,所述顶轴油泵(6)连接有弯管(51),所述弯管(51)连接有水平输出管(52),所述水平输出管(52)下沿对齐所述回油管(7)倒角面的底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回油结构的顶轴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3)侧壁设有调节螺孔(31),所述调节螺孔(31)设有调节螺钉(32),所述溢流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承勇,姚金星,查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华立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