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电子设备背夹及其电子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148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电子设备背夹中,第二夹持部设有装配凹槽和卡位单元,卡位单元的卡位端穿过装配凹槽上的槽内开口,卡位单元的受力端接收外力后其卡位端移动于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该便携电子设备背夹在佩戴时,可以与设有卡位槽的便携电子设备进行单手组合或单手拆分。合或单手拆分。合或单手拆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电子设备背夹及其电子记录仪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卡接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电子设备背夹及其电子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工作记录仪是对执法活动录音录像的便携电子设备。其本体通过背夹佩戴在肩章或上衣其他位置,用单手操控。工作记录仪本体与背夹的快速拆分,方便日常使用,也有利于突发情况下及时保护设备和数据。
[0003]现有工作记录仪本体与背夹的拆分,是同时拨动解锁和上下滑移,通常双手配合完成。所以,佩戴时工作记录仪本体不容易单手直接拆分,需要先解开背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电子记录仪的本体与背夹的单手分离。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电子设备背夹,用于固定便携电子设备,包括用于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设有卡位单元,所述第二外壳的表面设有装配凹槽,所述装配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槽内开口,所述卡位单元的一端为受力端,所述受力端设在所述第二外壳外表面上,所述卡位单元的另一端为卡位端,所述卡位端穿入所述槽内开口;所述卡位单元被设置为:所述受力端用于接收外力,在所述外力作用下所述卡位端移动于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
[0006]可选的,所述卡位单元包括:驱动件,其一端为所述受力端,其另一端为联动端;被动件,其一端为所述卡位端,其另一端为受控端,所述受控端与所述联动端传动连接;以及弹性复位件,其设置于所述被动件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所述受力端接收所述外力时,所述卡位端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同时所述弹性复位件变形;所述受力端未接受外力时,所述弹性复位件驱动所述卡位端从所述释放位置回复至所述锁定位置。
[0007]采用上述结构,卡位单元由驱动件、被动件和弹性复位件组成;无外力作用于驱动件上的受力端时,在弹性复位件压力下,被动件上的卡位端位于锁定位置;受力端接收外力后,驱动件驱动被动件,使卡位端移动到释放位置;受力端被外力释放后,弹性复位件驱动卡位端回复到锁定位置。受力端的较小压力可以通过驱动件、被动件进行杠杆放大,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使卡位端自动处于锁定位置,从而卡位端的卡位作用牢固而稳定,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0008]可选的,所述卡位端的末端端面与其朝向所述装配凹槽开口方向的侧面之间为斜面过渡。
[0009]采用上述结构,卡位端外侧末端为斜面过渡,该便携电子设备背夹与便携电子设备组装时,卡位端外侧末端受到的抵触压力,使卡位端移动至释放位置,组装到位后弹性复位件驱动卡位端自动回复至锁定位置。
[0010]可选的,所述受力端位于所述第二外壳的顶部中央。
[0011]采用上述结构,适合使用食指操作受力端,方便单手拆装。
[0012]可选的,所述装配凹槽的内壁包括底面和侧面并且可以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装配凹槽的下半部侧面、横截面长轴下端设有凸起的卡位块,所述卡位块与所述装配凹槽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一卡位间隙;所述槽内开口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装配凹槽的上半部侧面、横截面长轴两边;所述卡位端在所述释放位置时缩回所述第二外壳之内;所述卡位端在所述锁定位置时伸出所述槽内开口,并且与所述装配凹槽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卡位间隙。
[0013]采用上述结构,将槽内开口设置在装配凹槽的上半部侧面,在装配凹槽的下半部侧面设置卡位块,卡位槽底面与卡位块及伸出槽内开口的卡位端之间均设置卡位间隙。从而该便携电子设备背夹在佩戴时,可以与设有卡位槽的便携电子设备进行单手组合和单手拆分。上述单手组合过程是:单手握便携电子设备,使其上部相对配位凹槽向前倾斜,将所述卡位块卡入对应的卡位槽,将便携电子设备推入装配凹槽。上述单手拆分过程是:单手握便携电子设备,用单手指施加外力于卡位单元的受力端,同时使便携电子设备向前倾斜,释放施力手指并向斜上方拉出便携电子设备。
[0014]可选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是可相互磁吸贴合的两个平板构件。
[0015]采用两个平板构件,使用时将第一夹持部放入制服胸部口袋内,第二夹持部磁吸贴合在口袋外面并且与便携电子设备组装。与现有工作记录仪的肩章背夹相比,佩戴更方便、更稳定;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从口袋整体取下来,也可以将背夹的两部分强力分开,而衣服不会损坏。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设有至少两个第一磁吸片,所述第二夹持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片数量相同、位置对应的第二磁吸片。
[0017]采用上述结构,多个第一磁吸片与同样数量的第二磁吸片相互吸引,可以防止两个夹持部的相对转动。
[00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记录仪,包括前面所述的记录仪背夹,以及记录仪本体,所述记录仪本体的背部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端及所述装配凹槽的卡位块锁扣连接。
[0019]可选的,所述定位凸台包括侧壁与顶面并且分为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卡位槽包括位于定位凸台上半部侧壁上的第一卡位槽和位于所述定位凸台的下半部侧壁上的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用于锁扣所述卡位端,所述第二卡位槽用于锁扣所述卡位块。
[00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记录仪,包括记录仪外壳,所述记录仪外壳的背部设有前面所述的装配凹槽和卡位单元。
[0021]本技术的实施,主要技术效果是:
[0022]在便携电子设备背夹中,第二夹持部设有装配凹槽和卡位单元,卡位单元的卡位端穿过装配凹槽上的槽内开口,卡位单元的受力端接收外力后卡位端移动于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该便携电子设备背夹在佩戴时,可以与设有卡位槽的便携电子设备进行单手组合或单手拆分。
[0023]上述单手组合的过程是:单手握便携电子设备,用手指施加外力于卡位单元的受力端,同时将便携电子设备的对应凸台结构推入装配凹槽,最后释放施力手指和其它手指。
[0024]上述单手拆开的过程是:单手握便携电子设备,用手指施加外力于卡位单元的受力端,将便携电子设备拉出装配凹槽,同时释放施力手指。
附图说明
[0025]后面的附图应结合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使用。附图中:
[0026]图1a是实施例一的便携电子设备背夹中第二夹持部的后视图;
[0027]图1b是图1a所示第二夹持部的立体图;
[0028]图2a是图1a所示第二夹持部的结构爆炸图;
[0029]图2b是图2a中卡位单元的立体图;
[0030]图2c是图2a中卡位单元的另一个立体图;
[0031]图3是图1a所示第二夹持部中前壳与操控组件的立体装配图;
[0032]图4a是实施例一的便携电子设备背夹中第一夹持部的立体图;
[0033]图4b图4a所示第一夹持部的爆炸图;
[0034]图5a是实施例二的电子记录仪的立体图;
[0035]图5b图5a所示电子记录仪的右视图;
[0036]图6a是图5a所示电子记录仪中记录仪本体的右视图;
[0037]图6b是图6a所示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电子设备背夹(200),用于固定便携电子设备,包括用于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210)和第二夹持部(2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220)包括第二外壳(221),所述第二外壳(221)的内部设有卡位单元(223),所述第二外壳(221)的表面设有装配凹槽(222),所述装配凹槽(222)的内壁上设有槽内开口(222a),所述卡位单元(223)的一端为受力端(2232a),所述受力端(2232a)设在所述第二外壳(221)外表面上,所述卡位单元(223)的另一端为卡位端(2231a),所述卡位端(2231a)穿入所述槽内开口(222a);所述卡位单元(223)被设置为:所述受力端(2232a)用于接收外力,在所述外力作用下所述卡位端(2231a)移动于锁定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背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单元(223)包括:驱动件(2232),其一端为所述受力端(2232a),其另一端为联动端(2232b);被动件(2231),其一端为所述卡位端(2231a),其另一端为受控端(2231b),所述受控端(2231b)与所述联动端(2232b)传动连接;以及弹性复位件(2233),其设置于所述被动件(2231)和所述第二外壳(221)之间;所述受力端(2232a)接收所述外力时,所述卡位端(2231a)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同时所述弹性复位件(2233)变形;所述受力端(2232a)未接受外力时,所述弹性复位件(2233)驱动所述卡位端(2231a)从所述释放位置回复至所述锁定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背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端(2231a)的末端端面与其朝向所述装配凹槽(222)开口方向的侧面之间为斜面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背夹(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端(2232a)位于所述第二外壳(221)的顶部中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子设备背夹(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松林王雅莉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