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染整用布料烘干辊筒,包括固定内筒、烘干外筒,烘干外筒转动套装在固定内筒外侧,烘干外筒与固定内筒之间形成第一蒸汽通道,烘干外筒一端侧壁上连接有驱动齿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采用了内外筒,多隔层的结构设计,使得蒸汽流通路径更加合理,能有效平衡筒体各位置的温度,使得烘干效果更加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有操作便捷的排水结构,能有效解决冷凝水排水难题,为日常维护带来方便。来方便。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染整用布料烘干辊筒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印染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染整用布料烘干辊筒。
技术介绍
[0002]染整指对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以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过程,现代也通称为印染,纺织材料的染整伴随着大量的水洗工艺,因此,染整后的布料上存在大量的水分,在出厂之间需要进行烘干作业,目前印染企业基本都采用蒸汽辊筒作为烘干设备,但是现有的蒸汽辊筒会存在筒体表面冷热不均的情况,影响烘干效果,而且蒸汽变冷后会出现冷凝现象,冷凝水的长期存在会腐蚀筒体内部,影响加热效果,现有的蒸汽辊筒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冷凝水排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染整用布料烘干辊筒。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染整用布料烘干辊筒,包括固定内筒、烘干外筒,所述烘干外筒转动套装在固定内筒外侧,所述烘干外筒与固定内筒之间形成第一蒸汽通道,所述烘干外筒一端侧壁上连接有驱动齿盘。
[0006]所述固定内筒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两侧都连接有辊筒安装轴,一个所述辊筒安装轴为实心体,另一个所述辊筒安装轴为中空结构,所述内筒体上设有第一筒圈、第二筒圈,所述第二筒圈套装在第一筒圈外侧,所述第一筒圈与第二筒圈之间形成第二蒸汽通道,所述第二筒圈与烘干外筒之间形成第一蒸汽通道,所述第二筒圈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二蒸汽通道与第一蒸汽通道相连通。
[0007]中空结构的所述辊筒安装轴上设有内轴体、外轴体,所述外轴体套装在内轴体外侧,所述内轴体内部开设有回气通道,所述外轴体与内轴体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辊筒安装轴上安装有第一回气接头、第一进气接头,所述第一进气接头与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气接头与回气通道相连通。
[0008]所述第一筒圈内壁上安装有第二进气接头,所述第二进气接头与进气通道管路相连,所述第一筒圈内壁上还安装有第二回气接头,所述第二回气接头贯通第一筒圈、第二筒圈后直接连通到第一蒸汽通道,所述第二回气接头与回气通道管路相连。
[0009]所述烘干外筒侧壁外边缘位置安装有冷凝水排放组件。
[0010]所述烘干外筒侧壁外边缘位置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冷凝水排放组件包括排水堵头,所述排水堵头螺纹安装在排水孔上,所述排水堵头外侧连接有助力手环,所述烘干外筒内壁上设有一圈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开设在靠近排水孔的位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新颖,采用了内外筒,多隔层的结构设计,使得蒸汽流通路径更加合理,能有效平衡筒体各位置的温度,使得烘干效果更加稳定、
可靠,本技术设计有操作便捷的排水结构,能有效解决冷凝水排水难题,为日常维护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主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冷凝水排放组件的安装结构图。
[0014]图中:固定内筒1、内筒体11、第一筒圈111、第二进气接头1111、第二回气接头1112、第二筒圈112、通气孔1121、第二蒸汽通道113、辊筒安装轴12、内轴体121、第一回气接头1211、外轴体122、第一进气接头1221、回气通道123、进气通道124、烘干外筒2、排水孔21、集水槽22、第一蒸汽通道3、驱动齿盘4、冷凝水排放组件5、排水堵头51、助力手环5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中的“左”、“右”等描述均是以图1为参照方向:
[0016]如图1~图2所示,一种染整用布料烘干辊筒,包括固定内筒1、烘干外筒2,烘干外筒2转动套装在固定内筒1外侧,烘干外筒2与固定内筒1之间形成第一蒸汽通道3,蒸汽在第一蒸汽通道3在流通,从而使烘干外筒2外壁具备烘干热量,使其能够烘干传递而过的布料,烘干外筒2一端侧壁上连接有驱动齿盘4,通过带动驱动齿盘4转动,就能实现烘干外筒2的转动,本技术采取了内外筒结构,内筒固定不动,便于整个辊筒的安装固定,也便于蒸汽管路的安装布置,使得整体辊筒制作、组装方便,本技术的外筒能够旋转,不影响烘干作业,由于只需要实现烘干外筒2的转动,整体的驱动力需求就比较小,能起到节能效果,本技术的第一蒸汽通道3的空间体积较小,不仅蒸汽使用量较少,也有助于筒体温度的快速提升,提升作业效率。
[0017]固定内筒1包括内筒体11,内筒体11两侧都连接有辊筒安装轴12,一个辊筒安装轴12为实心体,另一个辊筒安装轴12为中空结构,便于布置进气和回气结构,内筒体11上设有第一筒圈111、第二筒圈112,第二筒圈112套装在第一筒圈111外侧,第一筒圈111与第二筒圈112之间形成第二蒸汽通道113,第二筒圈112与烘干外筒2之间形成第一蒸汽通道3,第二筒圈112上设有若干通气孔1121,第二蒸汽通道113与第一蒸汽通道3相连通,蒸汽流通时有个特性,随着流通,温度会逐渐降低,常规的蒸汽辊筒都是单通道,因此进气端筒体的温度会略高于出气端筒体的温度,筒体表面的温度不均会影响到烘干效果,导致局部烘干不佳,烘干返工率较高,如图1箭头方向所示,本技术中,蒸汽从第二蒸汽通道113右侧进入,然后流通到左侧,再通过通气孔1121流通到第一蒸汽通道3内,最后通过回流接头回流排出,形成了一个往返的蒸汽流通路线,第二蒸汽通道113的高温段正对第一蒸汽通道3的低温段,这样第二蒸汽通道113内的蒸汽能对第一蒸汽通道3内的蒸汽起到温度平衡效应,使得第一蒸汽通道3内的蒸汽在流通中温度总体稳定,这样有助于平衡筒体外表面的温度,提升烘干效率,降低返工率。
[0018]中空结构的辊筒安装轴12上设有内轴体121、外轴体122,外轴体122套装在内轴体121外侧,内轴体121内部开设有回气通道123,外轴体122与内轴体121之间形成进气通道124,辊筒安装轴12上安装有第一回气接头1211、第一进气接头1221,第一进气接头1221与
进气通道124相连通,第一回气接头1211与回气通道123相连通,输入的蒸汽从第一进气接头1221、进气通道124进入,回流的蒸汽从回气通道123、第一回气接头1211输出,内轴体121应该采用隔热材料制作,这样进气通道124、回气通道123的温度不会互相影响。
[0019]第一筒圈111内壁上安装有第二进气接头1111,第二进气接头1111与进气通道124管路相连,通气孔1121设置在远离进气通道124侧,第二进气接头1111安装在靠近进气通道124侧,这样既能方便接管,又能形成从右至左的第二蒸汽通道113蒸汽流通路径,第一筒圈111内壁上还安装有第二回气接头1112,第二回气接头1112贯通第一筒圈111、第二筒圈112后直接连通到第一蒸汽通道3,第二回气接头1112安装在靠近进气通道124侧,通过第二回气接头1112将蒸汽从第一蒸汽通道3引出,在第一蒸汽通道3内形成从左至右的蒸汽流通路径,第二回气接头1112与回气通道123管路相连。...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整用布料烘干辊筒,包括固定内筒(1)、烘干外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外筒(2)转动套装在固定内筒(1)外侧,所述烘干外筒(2)与固定内筒(1)之间形成第一蒸汽通道(3),所述烘干外筒(2)一端侧壁上连接有驱动齿盘(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染整用布料烘干辊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筒(1)包括内筒体(11),所述内筒体(11)两侧都连接有辊筒安装轴(12),一个所述辊筒安装轴(12)为实心体,另一个所述辊筒安装轴(12)为中空结构,所述内筒体(11)上设有第一筒圈(111)、第二筒圈(112),所述第二筒圈(112)套装在第一筒圈(111)外侧,所述第一筒圈(111)与第二筒圈(112)之间形成第二蒸汽通道(113),所述第二筒圈(112)与烘干外筒(2)之间形成第一蒸汽通道(3),所述第二筒圈(112)上设有若干通气孔(1121),所述第二蒸汽通道(113)与第一蒸汽通道(3)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染整用布料烘干辊筒,其特征在于:中空结构的所述辊筒安装轴(12)上设有内轴体(121)、外轴体(122),所述外轴体(122)套装在内轴体(121)外侧,所述内轴体(121)内部开设有回气通道(123),所述外轴体(122)与内轴体(121)之间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有顺,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耀沃针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