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及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04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包括用以与液冷板的换热面相贴合的底面;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相互垂直设置,形成用于容置电池管理系统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和上述散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和电池包的散热结构,通过设置相互垂直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使得散热器连同电池管理系统垂直于液冷板设置,为电池模组节省了散热空间,同时还通过第二散热板与液冷板的贴合,将电池管理系统的热量经过第二散热板连接液冷板进行散热,使得电池包在有限的空间内得到高效的散热。空间内得到高效的散热。空间内得到高效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器及电池包的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及电池包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的深入贯彻实施,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入了快速新阶段。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电池包中的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模组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这些热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器件的温度会随之升高,降低产品的热可靠性。根据相关资料统计,电子产品因为高温导致的失效比例占总失效的55%,当器件温度升高10℃,其失效概率就会增加一倍。因此电池包的散热性能对于提高电池包的可靠性尤为重要。目前的电池包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多将电池管理系统与液冷板相贴合,但是这样会占用电池模组的散热空间,一方面会增大整个电池包的体积,不利于实现电池包的高度集成化,另一方面还影响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节约电池模组散热空间的同时还能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有效散热的散热器。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散热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包括用以与液冷板的换热面相贴合的底面;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相互垂直设置,形成用于容置电池管理系统的空间。
[0005]在上述的一种散热器中,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侧相贴合的凸部;所述第一散热板上与所述凸部相背的一侧设置有网状散热筋。
[0006]在上述的一种散热器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散热板一体成型的第三散热板;所述第三散热板邻接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和所述第三散热板两两垂直。
[0007]在上述的一种散热器中,所述第一散热板背向所述空间的表面上凸伸有用以与所述液冷板上的定位部件抵触配合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散热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散热板。
[000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包括液冷板和上述散热器。
[0009]在上述的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液冷板内设有相互平行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以及连通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的连通结构。
[0010]在上述的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液冷板对应于所述连通结构的本体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液冷板对应于所述进液通道的本体部分的厚度;所述连通结构的高度低于所述进液通道的高度。
[0011]在上述的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结构中,所所述连通结构内沿液体流动方向设置有扰流筋。
[0012]在上述的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结构中,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之间间隔形成
有条形槽,其中,所述条形槽的一端深入所述连通结构内,且该端与所述扰流筋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宽度。
[0013]在上述的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结构中,所述液冷板内设置有多个扰流柱;其中一部分所述扰流柱设置于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出液通道内,其余所述扰流柱设置于所述连通结构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器和电池包的散热结构,通过设置相互垂直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且将电池管理系统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使得散热器连同电池管理系统垂直于液冷板设置,为电池模组节省了散热空间,使得电池模组能够与液冷板进行大面积接触散热,同时还通过第二散热板与液冷板的贴合,将电池管理系统的热量经过第二散热板连接液冷板进行散热,使得电池包在有限的空间内得到高效的散热,避免了因高温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电子元件造成损伤。
[0016]2、通过在散热器上设置凸部、散热筋以及第三散热板,进一步增加了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加强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使得通过小体积的散热器与液冷板相搭配即可实现高效散热。
[0017]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结构,通过将液冷板上对应于连通结构的本体部分的厚度设置为小于所述液冷板对应于进液通道的本体部分的厚度,使得冷却液在由进液通道进入连通结构时,液体的截面面积由大变小,进而增加了冷却液的流速,大大增加了液冷板的散热效率。
[0018]4、通过将条形槽的一端深入所述连通结构内,且该端与所述扰流筋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进液通道的进液宽度,使得冷却液在经过连通结构时,冷却液的截面面积由大变小,即进一步加快了冷却液的流速,增加液冷板在连通结构的散热效率。
[0019]5、通过在液冷板内设置扰流柱和扰流筋,便于冷却液的导向及分流,同时还增加了流体的雷诺数,破坏层流状态,使冷却液形成湍流,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中液冷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0、散热器;110、第一散热板;111、凸部;112、网状散热筋;120、第二散热板;130、第三散热板;140、定位板;200、液冷板;210、进液通道;220、出液通道;230、连通结构;231、扰流筋;240、条形槽;250、扰流柱;300、电池管理系统;310、壳体;311、第一壳体;312、第二壳体;320、第一导热介质;330、第二导热介质;340、第三导热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实施例一
[0031]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散热板110和第二散热板120;所述第二散热板120包括用以与液冷板200的换热面相贴合的底面;所述第一散热板110和所述第二散热板120相互垂直设置,形成用于容置电池管理系统300的空间。
[003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器,通过设置相互垂直的第一散热板110和第二散热板120,且将电池管理系统300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板110和第二散热板120之间,使得散热器100连同电池管理系统300垂直于液冷板200设置,为电池模组节省了散热空间,使得电池模组能够与液冷板200进行大面积接触散热,同时还通过第二散热板120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包括用以与液冷板的换热面相贴合的底面;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相互垂直设置,形成用于容置电池管理系统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侧相贴合的凸部;所述第一散热板上与所述凸部相背的一侧设置有网状散热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散热板一体成型的第三散热板;所述第三散热板邻接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和所述第三散热板两两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背向所述空间的表面上凸伸有用以与所述液冷板上的定位部件抵触配合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散热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所述第一散热板。5.一种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钊毛潘泽张勇万源李其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