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90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属于阀体技术领域。包括:阀体,其具有阀腔、阀体进气口、阀体出气口和阀体排气口,阀腔内设有阀杆和气流通道,阀杆设置在气流通道内,阀体进气口、阀体出气口和阀体排气口均与气流通道相连通;上膜片和膜片衬套,上膜片与阀杆的一端连接,膜片衬套与上膜片抵接且膜片衬套与上膜片之间形成有空穴,上膜片设有环形凸台,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可通过环形凸台绕开空穴并进入到阀体排气口内;阀盖,其与阀体连接;电磁阀,其与阀盖连接。分子筛处的氮气经过气流通道向阀体排气口排气的过程中,环形凸台对氮气的气流方向起到引导作用,避免出现氮气直冲空穴的情况,有效解决高频啸音的问题,起到降噪的效果。降噪的效果。降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


[0001]本技术属于阀体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

技术介绍

[0002]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其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将空气中的氧气提取出来,供家用或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是采用物理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其制氧原理主要是通过空气压缩机,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通过分子筛,利用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吸附能力的差异将氧气和氮气分离开来,从而得到高浓度的氧气。
[0003]压缩机、制氧阀和分子筛是分子筛制氧机的核心元件,制氧阀的阀体上设有阀体进气口、阀体出气口和阀体排气口,通电时,阀体出气口和阀体进气口连通,断电时,阀体出气口和阀体排气口连通。压缩机与制氧阀的阀体进气口连通,分子筛与制氧阀的阀体出气口连通。制氧时(制氧阀通电),高压气体经过分子筛时,氮气会被分子筛吸附,从而获得高浓度氧气;减压后(制氧阀断电)分子筛内吸附的氮气依次经阀体出气口、阀体排气口排出,从而分子筛可以长期重复使用。
[0004]目前的制氧阀,由于上膜片与膜片衬套之间具有空穴,当减压后氮气从阀体排气口排出时,部分氮气会进入到该空穴中,导致出现高频啸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避免出现高频啸音的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
[0006]本技术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包括:
[0008]阀体,其具有阀腔、阀体进气口、阀体出气口以及阀体排气口,所述阀腔内设有阀杆以及气流通道,所述阀杆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阀体进气口、所述阀体出气口以及所述阀体排气口均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
[0009]上膜片以及膜片衬套,所述上膜片与所述阀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膜片衬套与所述上膜片抵接且所述膜片衬套与所述上膜片之间形成有空穴,所述上膜片设有环形凸台,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环形凸台绕开所述空穴并进入到所述阀体排气口内;
[0010]阀盖,其可拆卸地与所述阀体连接;
[0011]电磁阀,其可拆卸地与所述阀盖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圈设有用于引导气流方向的导流斜面。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上压盖以及下压盖,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上膜片抵接且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上膜片之间形成上气室,所述下压盖与所述下膜片之间形成下气室,所述上气室与所述下气室分别位于所述阀杆的两端。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下膜片,其设置在所述阀腔内并与阀杆的
另一端连接,所述下膜片开设有多个进气缺口,所述下气室通过所述进气缺口与所述阀体进气口连通。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盖设有阀盖进气口、阀盖出气口以及阀盖排气口,所述阀盖进气口与所述阀体进气口连通,所述阀盖排气口设置在所述阀盖侧壁,所述阀盖出气口与所述阀盖排气口连通。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盖还设有电磁阀进气管、电磁阀出气管以及电磁阀排气管,所述电磁阀进气管与所述阀盖进气口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电磁阀出气管与所述上气室连通,所述电磁阀排气管与所述阀盖排气口连通。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设有电磁阀进气口、电磁阀出气口以及电磁阀排气口,所述电磁阀进气口与所述电磁阀进气管连通,所述电磁阀出气口与所述电磁阀出气管连通,所述电磁阀排气口与所述电磁阀排气管连通。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腔内设有第一环形限位部以及第二环形限位部,所述上膜片以及所述膜片衬套设置在所述上压盖以及所述第一环形限位部之间,所述下膜片设置在所述下压盖与所述第二环形限位部之间。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盖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部之间具有供所述上膜片以及所述膜片衬套进行上下位移的第一空间,所述下压盖与所述第二环形限位部之间具有供所述下膜片进行上下位移的第二空间。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分子筛处的氮气经过气流通道向阀体排气口进行排气的过程中,上膜片上的环形凸台可对氮气的气流方向起到引导作用,避免出现氮气直冲空穴的情况,由此有效地解决了高频啸音的问题,起到了降噪的效果。
[0022]2、排气时,上气室内的空气可从阀盖处向外排出,而不是直接从电磁阀向外排出,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0023]3、阀体底部具有多处三角形凹槽,节约材料,提高阀体强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降噪制氧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阀体与阀盖的剖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阀体与阀盖的另一个剖视图;
[0029]图6是本技术的上压盖、上膜片、膜片衬套、阀杆、下膜片、下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的上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技术的阀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技术的图8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技术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00、阀体;101、阀体进气口;102、阀体出气口;103、阀体排气口;110、阀腔;111、第一环形限位部;112、第二环形限位部;120、阀杆;130、气流通道;140、上膜片;141、环
形凸台;1411、导流斜面;150、膜片衬套;160、空穴;170、上压盖;171、上气室;172、气孔;180、下压盖;181、下气室;190、下膜片;191、进气缺口;200、阀盖;201阀盖进气口;202、阀盖出气口;203、阀盖排气口;204、电磁阀进气管;205、电磁阀出气管;206、电磁阀排气管;300、电磁阀;301、电磁阀进气口;302、电磁阀出气口;303、电磁阀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6]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包括:
[0037]阀体100,其具有阀腔110、阀体进气口101、阀体出气口102以及阀体排气口103,阀腔110内设有阀杆120以及气流通道130,阀体进气口101外接压缩机,阀体出气口102外接分子筛,阀体出气口102始终与气流通道130相连通。
[0038]其中,在制氧时,阀体进气口101与气流通道130连通,阀体排气口103与气流通道130之间相阻断,当高压气体从阀体进气口101进入并通过气流通道130从阀体出气口102流出时,高压气体经过分子筛,氮气会被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其具有阀腔、阀体进气口、阀体出气口以及阀体排气口,所述阀腔内设有阀杆以及气流通道,所述阀杆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阀体进气口、所述阀体出气口以及所述阀体排气口均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上膜片以及膜片衬套,所述上膜片与所述阀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膜片衬套与所述上膜片抵接且所述膜片衬套与所述上膜片之间形成有空穴,所述上膜片设有环形凸台,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可通过所述环形凸台绕开所述空穴并从所述阀体排气口处向外排气;阀盖,其可拆卸地与所述阀体连接;电磁阀,其可拆卸地与所述阀盖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圈设有用于引导气流方向的导流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压盖,其与所述上膜片抵接且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上膜片之间形成上气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膜片以及下压盖,所述下膜片设置在所述阀腔内并与阀杆连接,所述下压盖与所述下膜片之间形成下气室,所述上气室与所述下气室分别位于所述阀杆的两端,所述下膜片开设有多个进气缺口,所述下气室通过所述进气缺口与所述阀体进气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制氧阀,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毅梁华惠磊王琳杜都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亨博电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