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731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固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两个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两个所述底板的右侧共同设有便于其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左侧设有对柱体周边的房梁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有对柱体上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b。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固保护装置的设置,使其具有支撑、夹持、方便移动等功能,支撑功能的设置是为了减少损坏柱体的支撑负荷,避免损坏加速;夹持功能的设置不仅解决了修复过程中损坏部位的受力问题,同时也能在修复之前对柱体损坏区域进行夹持保护;方便移动功能的设置是为了减少搬运,方便其快速进行使用。方便其快速进行使用。方便其快速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固保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申请公布号为CN112196304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古建筑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两个防护筒贴合防护区,通过拉紧机构将防护筒拉紧固定在柱体上,从而对损坏部位进行辅助支撑,安装便捷,使用方便;通过安装壳、螺母套和连接杆将板簧预先弯曲,便于板簧放入外凸缘间,松开螺母套后,板簧弹性形变减小,从而推动卡板卡入卡槽,通过板簧的弹力提高防护筒的支撑能力,强化加固效果;螺母套松开后,安装壳能够取下,从板簧弧形内腔处取出连接杆,使得板簧外露,板簧向外弯曲,便于对外部碰撞进行缓冲,避免防护区受碰撞断裂,提高防护效果。
[0003]上述对比文件虽然对柱体损坏区域进行夹持保护,但是由于遮挡问题会导致损坏区域无法进行修复,如拆卸加固保护装置进行修复,会导致损坏的柱体支撑负荷较大,会加速损坏柱体的毁损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无法修复和无法分担柱体支撑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支撑功能的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底板,所述底板的下端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两个所述底板的右侧共同设有便于其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左侧设有对柱体周边的房梁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设有对柱体上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b,两个所述底板上共同设有对柱体下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a。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底板右侧共同设置的纵板,纵板的左壁开设有纵向设置的滑槽,滑槽内转动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双向丝杆,且双向丝杆的前端延伸至纵板前侧,所述双向丝杆的前侧设有驱动电机a,且驱动电机a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螺纹孔螺接有滑块,滑块的左端固定有连接块a,且连接块a与底板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底板上端均固定的两个方管,方管内活动设有竖杆,前侧的两个所述方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和后侧的两个所述方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开设有竖向通槽a,前侧的两个所述方管之间和后侧的两个所述方管之间均设有横向设置的连接杆,并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穿过竖向通槽a且与竖杆固定连接,右侧的两个所述方管的右壁均开设有竖向通槽b,两个所述竖向通槽b的右侧共同设有驱动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底板上方均设置的移动板,前侧的所述移动板的下端与前侧的两个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后侧的所述移动板的下端与后侧的两个所述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方均设有支撑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竖向通槽b右侧设置的连接块c,连接块c的左端固定有连接块b,并连接块b的左端穿过竖向通槽b且与竖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c之间固定有伸缩杆a,伸缩杆a的伸缩端部固定套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右侧设有固定于前侧的底板上端的L型架,L型架的内部顶壁转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延伸至底板下方,所述丝杆的下方设有驱动电机b,且驱动电机b的输出端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上螺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与固定套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于移动板上端的两个伸缩杆b,两个所述伸缩杆b的上端共同固定有顶板,所述伸缩杆b上套设有弹簧a,并弹簧a的上端固定于顶板的底端,且弹簧a的下端固定于移动板的上端。
[0011]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a包括两个底板相互靠近一端均开设的弧型通槽,且两个所述弧型通槽呈同轴心设置,所述弧型通槽的外侧设有开设于底板内的弧型槽a,弧型槽a内设有T型弧板a,且T型弧板a的内端延伸至弧型通槽内,所述弧型槽a的内壁与T型弧板a之间固定有三个弹簧b。
[0012]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b包括固定于移动板内端的弧型箱,且两个所述弧型箱对称设置,所述弧型箱内设有T型弧板b,且T型弧板b的内端延伸至弧型箱内侧,所述弧型箱的内壁与T型弧板b之间固定有三个弹簧c。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b和驱动电机a均通过外部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纵板的右端固定有两个横向设置的扶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通过加固保护装置的设置,使其具有支撑、夹持、方便移动等功能,支撑功能的设置是为了减少损坏柱体的支撑负荷,避免损坏加速;夹持功能的设置不仅解决了修复过程中损坏部位的受力问题,同时也能在修复之前对柱体损坏区域进行夹持保护;方便移动功能的设置是为了减少搬运,方便其快速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给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的后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1的仰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底板;2、驱动机构;21、纵板;22、滑槽;23、双向丝杆;24、滑块;25、连接块a;26、驱动电机a;3、支撑机构;31、方管;32、竖杆;33、竖向通槽a;34、连接杆;35、竖向通槽b;36、驱动组件;361、连接块b;362、连接块c;363、伸缩杆a;364、固定套;365、L型架;366、丝杆;367、螺纹套;368、驱动电机b;37、移动板;38、支撑组件;381、伸缩杆b;382、顶板;383、弹簧a;4、夹持机构a;41、弧型通槽;42、弧型槽a;43、T型弧板a;44、弹簧b;5、夹持机构b;51、弧型箱;52、弹簧c;53、T型弧板b;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底板1,底板1的下端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6,两个底板1的右侧共同设有便于其移动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包括两个底板1右侧共同设置的纵板21,纵板21的左壁开设有纵向设置的滑槽22,滑槽22内转动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双向丝杆23,且双向丝杆23的前端延伸至纵板21前侧,双向丝杆23的前侧设有驱动电机a26,且驱动电机a26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23固定连接,双向丝杆23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螺纹孔螺接有滑块24,且滑块24滑动连接于滑槽22内,滑块24的左端固定有连接块a25,且连接块a25与底板1固定连接,驱动机构2的左侧设有对柱体周边的房梁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端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6),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1)的右侧共同设有便于其移动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左侧设有对柱体周边的房梁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上设有对柱体上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b(5),两个所述底板(1)上共同设有对柱体下部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a(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两个底板(1)右侧共同设置的纵板(21),纵板(21)的左壁开设有纵向设置的滑槽(22),滑槽(22)内转动连接有纵向设置的双向丝杆(23),且双向丝杆(23)的前端延伸至纵板(21)前侧,所述双向丝杆(23)的前侧设有驱动电机a(26),且驱动电机a(26)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杆(23)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杆(23)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螺纹孔螺接有滑块(24),滑块(24)的左端固定有连接块a(25),且连接块a(25)与底板(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两个底板(1)上端均固定的两个方管(31),方管(31)内活动设有竖杆(32),前侧的两个所述方管(3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和后侧的两个所述方管(3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开设有竖向通槽a(33),前侧的两个所述方管(31)之间和后侧的两个所述方管(31)之间均设有横向设置的连接杆(34),并所述连接杆(34)的两端均穿过竖向通槽a(33)且与竖杆(32)固定连接,右侧的两个所述方管(31)的右壁均开设有竖向通槽b(35),两个所述竖向通槽b(35)的右侧共同设有驱动组件(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还包括两个底板(1)上方均设置的移动板(37),前侧的所述移动板(37)的下端与前侧的两个竖杆(32)的上端固定连接,后侧的所述移动板(37)的下端与后侧的两个所述竖杆(32)的上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板(37)的上方均设有支撑组件(3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室内柱体修复用加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6)包括竖向通槽b(35)右侧设置的连接块c(362),连接块c(362)的左端固定有连接块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恒曹宁宁高蕾李东珺贾涵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