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及纯电动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715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悬置系统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及纯电动车,包括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右悬置软垫总成,以及电驱动总成;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安装于车架总成上,且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之间的连线围合形成三角区域;电驱动总成安装于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上,且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电驱动总成位于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悬置系统能够有效适应纯电动车,能够辅助提高纯电动车的NVH性能。动车的NVH性能。动车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及纯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悬置系统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及纯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汽车产业环境下,更环保的纯电动汽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主机厂的青睐,纷纷加大对于进行纯电动车的研发。其中,悬置系统是电驱动总成与副车架总成中间的连接系统,通过悬置系统柔性连接电机、变速器、副车架,具有连接、支撑、承载、限位和隔振的作用。设计合理的悬置系统能够有效的隔离电驱动总成的振动,降低噪音,提高整车NVH性能,提升整车舒适性。
[0003]针对发动机悬置系统中弹性材料老化速度过快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5667284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电动车悬置系统》,其包括侧悬置软垫总成、后悬置软垫总成、前舱横梁总成和还原剂分配装置,侧悬置软垫总成成对设于前舱横梁总成两端,还原剂分配装置包括还原剂罐、输送管线和还原剂输送泵,侧悬置软垫总成、后悬置软垫总成通过输送管线与还原剂罐并联,还原剂输送泵设于还原剂罐与输送管线之间。
[0004]上述现有方案中的悬置系统可用于纯电动车。但是,现有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设计基本是沿用燃油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布置和优化,以扭矩轴、刚体模态、能量解耦度作为指标来开发悬置系统的隔振能力,通过对整车进行多体动力学或者有限元分析来优化悬置总成的位置和刚度,改善整车的NVH性能。然而,纯电动车的电驱动总成为电机,其振动激励形式与内燃机有很大差异,其具有扭矩波动大、扭矩波动频率高、峰值扭矩高、扭矩瞬时变化迅速等特性,使得现有内燃机悬置系统的设计规范已不能满足纯电动车悬置系统的开发,导致纯电动车的NVH性能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适应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以能够有效适应纯电动车电驱动总成扭矩波动大、扭矩波动频率高、峰值扭矩高、扭矩瞬时变化迅速等特性,从而辅助提高纯电动车的NVH性能。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包括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右悬置软垫总成以及电驱动总成;
[0008]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安装于车架总成上,且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之间的连线围合形成三角区域;
[0009]电驱动总成安装于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上,且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电驱动总成位于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
成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
[0010]优选的,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的质心分别位于所形成三角区域的三个顶点。
[0011]优选的,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所形成的三角区域为正三角形区域。
[0012]优选的,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电驱动总成的质心位于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所形成的三角区域的中心位置。
[0013]优选的,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右悬置软垫总成均采用橡胶悬置结构。
[0014]优选的,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右悬置软垫总成的悬置支架均为二级隔振结构。
[0015]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具有本技术中的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
[0016]本技术中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方案将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以三角结构进行安装,并将电驱动总成安装于三角区域内,使得悬置系统中的每个悬置受力点能够均匀受力,进而能够有效适应电动车电驱动总成扭矩波动大、扭矩波动频率高、峰值扭矩高、扭矩瞬时变化迅速等特性,从而能够辅助提高纯电动车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9]图1为悬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悬置系统在水平面垂直投影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悬置软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右悬置软垫总成3、二级隔振结构4、橡胶悬置结构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
[0026]如图1所示,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包括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右悬置软垫总成3以及电驱动总成;
[0027]如图2所示,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和右悬置软垫总成3安装于车架总成上,且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和右悬置软垫总成3之间的连线围合形成三角区域;具体的,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和右悬置软垫总成3所形成的三角区域为正三角形区域,且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和右悬置软垫总成3的质心分别位于所形成三角区域的三个顶点。
[0028]电驱动总成安装于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和右悬置软垫总成3上,且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电驱动总成位于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和右悬置软垫总成3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电驱动总成的质心位于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和右悬置软垫总成3所形成的三角区域的中心位置。
[0029]实际安装时,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的位置可按照纯电动车的两个基本工况进行微调优化:第一个工况是电驱动总成只承受自重,要求三个悬置软垫总成的悬置点Z向受力接近相等;第二个工况是电驱动总成输出的最大扭矩,要求三个悬置软垫总成的悬置点以Z向受力为主,X向和Y向受力要尽量小。悬置软垫总成应有足够强的限位能力,Z向压缩7mm的反力值应在5000N以上。
[0030]本方案将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以三角结构进行安装,并将电驱动总成安装于三角区域内,使得悬置系统中的每个悬置受力点能够均匀受力,进而能够有效适应电动车电驱动总成扭矩波动大、扭矩波动频率高、峰值扭矩高、扭矩瞬时变化迅速等特性,从而能够辅助提高纯电动车的NVH性能。同时,本方案通过将三角区域设置为正三角形区域,并将电驱动总成的质心与正三角形区域中心对应,使得悬置系统的悬置受力点能够更好的适应纯电动车电驱动总成的特性。
[0031]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右悬置软垫总成3均采用橡胶悬置结构5。前悬置软垫总成1、左悬置软垫总成2、右悬置软垫总成3的悬置支架均为二级隔振结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右悬置软垫总成,以及电驱动总成;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安装于车架总成上,且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之间的连线围合形成三角区域;电驱动总成安装于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上,且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电驱动总成位于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纯电动车的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水平面的垂直投影位置,前悬置软垫总成、左悬置软垫总成和右悬置软垫总成的质心分别位于所形成三角区域的三个顶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纯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王晖王泽静徐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