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晾片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箱,所述杀菌箱内设有杀菌腔,还包括用于放置晾片板的转运箱,所述转运箱的相对两端均为敞口结构,两个所述敞口结构均与转运箱内的晾片板所在空间连通;所述杀菌腔的形状和大小与转运箱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且所述杀菌腔内的杀菌器件与所述敞口结构相对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将晾片板从转运装箱中取出,就可以将晾片板放入到杀菌箱中进行杀菌。放入到杀菌箱中进行杀菌。放入到杀菌箱中进行杀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晾片板
,具体涉及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病理组织经过多重工序后被制成切片,切片由载玻片、盖玻片以及位于载玻片和盖玻片中间的病理组织薄片组成,病理组织薄片附在载玻片上,二者经过二甲苯等溶液处理后,用中性树胶或甘油明胶等将病理组织薄片封固于载玻片和盖玻片中,以隔绝病理组织薄片与空气及周围环境物质的接触、反应,保证较长时间组织性状稳定性,同时有利于显微镜下对病理组织结构形态的观察和性质的判断。在上述过程中,载玻片和盖玻片上留有较多水分、封固溶剂,同时盖玻片与载玻片尚未完全粘合使得容易发生水平偏移,同时要尽早将制作好的切片交由病理科医生进行阅片,因而此时多个切片无法叠放、码放,需要平摊于晾片板上再进行转运,晾片板在转运过程中,晾片板容易携带病原体,故需要对晾片板进行杀菌。
[0003]现有技术的转运装置除箱门部分外大都为封闭结构,故对晾片板进行杀菌时,需要先将晾片板从转运装置中取出,再将晾片板放入到杀菌箱中进行杀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无需将晾片板从转运装置中取出,就可以将晾片板放入到杀菌箱中进行杀菌。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箱,所述杀菌箱内设有杀菌腔,还包括用于放置晾片板的转运箱,所述转运箱的相对两端均为敞口结构,两个所述敞口结构均与转运箱内的晾片板所在空间连通;
[0007]所述杀菌腔的形状和大小与转运箱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且所述杀菌腔内的杀菌器件与所述敞口结构相对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器件包括臭氧发生器和气体导流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气体导流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箱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运箱的固定板,所述转运箱被所述固定板固定时,两个所述敞口结构分别与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气体导流器对齐。
[0010]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箱上设有箱门,所述箱门设于所述杀菌箱的侧面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箱上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为上提式箱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箱与所述箱门接触的部位设有用于吸附箱门的磁吸条。
[0013]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与所述杀菌箱接触部位设有密封胶垫。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转运箱相对的两端采用敞口结构且敞口结构与
转运箱内晾片板所在空间连通,可以直接将整个转运箱放入到杀菌箱内,杀菌箱内产生的杀菌介质可以通过转运箱的敞口结构进入到晾片板所在空间,对转运箱内的晾片板进行杀菌,所以无需将晾片板从转运箱中取出,直接将转运箱放入到杀菌箱中,就可以对晾片板进行杀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转运箱放到杀菌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转运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杀菌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标号说明:
[0020]1、杀菌箱;11、杀菌腔;12、臭氧发生器;13、气体导流器;14、箱门;15、固定板;
[0021]2、转运箱;21、敞口结构;
[0022]3、磁吸条;
[0023]4、万向轮;
[0024]5、排气泵;
[0025]6、进气阀;
[0026]7、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8]参照图1至图3,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箱1和用于放置晾片板的转运箱2,所述杀菌箱1内设有杀菌腔11,所述转运箱2的相对两端均为敞口结构21,两个所述敞口结构21均与转运箱2内的晾片板所在空间连通;
[0029]所述杀菌腔11的形状和大小与转运箱2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且所述杀菌腔11内的杀菌器件与所述敞口结构21相对设置。
[0030]使用原理:
[0031]转运箱2相对的两端采用敞口结构21且敞口结构21与转运箱2内晾片板所在空间连通,可以直接将整个转运箱2放入到杀菌箱1内,杀菌箱1内产生的杀菌介质可以通过转运箱2的敞口结构21进入到晾片板所在空间,对转运箱2内的晾片板进行杀菌;采用本技术,无需将晾片板从转运箱2中取出,直接将转运箱2放入到杀菌箱1中,就可以对转运箱内的所有晾片板进行杀菌。
[0032]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器件包括臭氧发生器12和气体导流器13,所述臭氧发生器12和所述气体导流器13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
[0033]从上述描述可知,对晾片板杀菌时,将转运箱2的敞口结构21放在臭氧发生器12和气体导流器13之间,即两个敞口结构21分别与臭氧发生器12和气体导流器13相对,臭氧发生器12产生的杀菌气体,在气体导流器13的作用下,经一端的敞口结构21进入到转运箱2内部,并从另一端敞口结构21排出,对转运箱2内部的晾片板进行杀菌,可以提高杀菌效果。
[0034]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箱1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运箱2的固定板15,所述转运箱2被
所述固定板15固定时,两个所述敞口结构21分别与所述臭氧发生器12和气体导流器13对齐。
[0035]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转运箱2大都为可移动式(转运箱2的底部设有万向轮4),固定板15的设置使敞口结构21分别与所述臭氧发生器12和气体导流器13固定对齐,提高杀菌效果。
[0036]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箱1上设有箱门14,所述箱门14设于所述杀菌箱1的侧面上。
[0037]从上述描述可知,与箱门14设置在杀菌箱1的顶部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便于将转运箱2放入到杀菌箱1内。
[0038]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箱1上设有箱门14,所述箱门14为上提式箱门14。
[0039]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杀菌箱1大都为可移动式,采用上提式箱门14与转动结构的箱门14相比,可以防止杀菌箱1在移动过程中箱门14打开。
[0040]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箱1与所述箱门14接触的部位设有用于吸附箱门14的磁吸条3。
[0041]从上述描述可知,晾片板杀菌时,磁吸条3通电带磁,牢牢吸附箱门14,防止箱门14打开,同时可以提高杀菌箱1的密封性。
[0042]进一步的,所述箱门14与所述杀菌箱1接触部位有密封胶垫(图中未视出)。
[0043]从上述描述可知,密封胶垫(图中未视出)的设置可以提高杀菌箱1的密封性。
[0044]具体实施例:
[0045]参照图1至图3,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箱1和用于放置晾片板的转运箱2,杀菌箱1和转运箱2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4,所述杀菌箱1的侧面上设有上提式箱门14,所述杀菌箱1和所述箱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包括杀菌箱,所述杀菌箱内设有杀菌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晾片板的转运箱,所述转运箱的相对两端均为敞口结构,两个所述敞口结构均与转运箱内的晾片板所在空间连通;所述杀菌腔的形状和大小与转运箱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且所述杀菌腔内的杀菌器件与所述敞口结构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器件包括臭氧发生器和气体导流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和所述气体导流器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晾片板转运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箱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转运箱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炎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