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的负荷交换状态决定方法,其在大规模配电系统中也能以短时间生成高精度的最佳负荷交换解,其可重复进行:通过趋势计算来求出初始系统状态,生成初始系统状态的被交换区间以及用开关连接的可交换的区间的组合,作为传播要素清单,对现系统状态选择传播要素的步骤;及对现系统状态适用该传播要素,生成新的系统状态,并更新上述传播要素清单的步骤,以此生成最佳负荷交换状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决定负荷交换状态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配电系统中发生触排(bank)事故或馈线(feeder)事故等配电事故和在作业计划时为了向被互换区间重新送电,利用营业所中的控制用计算机来决定对被交换区间的负荷互换状态。详细地说,是涉及这样一种方法当配电系统构成、各触排容量、各配电线容量、各开关容量及其通断状态、各区间负荷量、发生事故时和计划作业时产生的被互换区间群均被给定时,以操作数最小而且备用能力平均化等为目的,为了向被互换区间群重新送电,求出开关的通断。在现有的系统中,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操作员进行的交换操作归纳成几个处理单元,采用由过程语言叙述的交换逻辑;另一种方法是作为知识库进行叙述的知识库方法。但是,采用交换逻辑的方法,软件规模非常大,在维修方面困难多,并且,与被交换区间相邻的各开关的选择方法,在运用上必须假定许多情况,若用逻辑或规则等来表现,则可能是庞大的数。也就是说,用这些方法每一次只能考虑一种负荷交换状态,由于把最初求出的交换状态作为最终结果,所以,即使考虑出了其他更好的交换状态也不能导出其解,并且还存在的缺点是,对于求象触排事故或作业计划这样的精度的问题,不能得出充分的解。知识库方法也同样存在问题,即知识不完全,而且在开始运转后进行维持时需要维修。针对这些问题有意试图采用GA(遗传算法)、SA(模拟退火算法)、TAB(标记查找)等优化方法。这些优化方法的特征在于把负荷交换状态的决定作为“在放射状制约、电源容量制约等配电网的制约下决定从哪个电源向被交换区间供电”的一种组合问题进行公式化,反复进行这种基本运算,对系统状态进行探索。并且,用这种方法探索的结果,生成多种系统状态作为其解,通过把其中最好的选择为最佳解,以提高精度。再者,用过去的方法在运用上必须假定许多情况,与此相反,用优化方法,通过基本算子的组合即可覆盖许多情况。从而解决了用逻辑和规则等来表现时出现庞大数的问题。但是,这些方法,由于在整个系统中包罗性地生成多种系统状态,所以可以看出其计算量发散的可能性大,依靠现在的计算机能力,只能处理极小的配电系统,例如按实际系统等级约具有数十~数百个开关。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也提出了知识库方法和GA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如上所述,用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各种问题(1)在大规模的配电系统中,求解精度低。(2)系统开发工作量大,配合系统运用需要进行维修。(3)计算时间很长。本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系统的负荷交换决定方法,即使在大规模配电系统中,也是用短时间即可生成高精度的最佳的负荷交换解,操作员能够控制解的输出倾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当配电系统构成、各触排容量、各配电线路容量、各开关容量及其通断状态、各区间负荷、以及事故时或平常时作业操作时等发生的被交换区间群已给定时,为了向上述被交换区间群内重新送电,决定开关的通断,其特征在于重复进行以下两种程序步骤通过趋势计算求出初始系统状态,并对上述初始系统状态的被交换区间、将与开关所连接的能够交换的区间的组合作为传播要素清单进行生成,对现系统状态选择上述传播要素的步骤;及对现系统状态适用上述传播要素,生成新的系统状态,同时更新上述传播要素清单的步骤;以生成最佳负荷交换状态。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选择上述传播要素的程序步中,以现系统状态、各触排容量、各配电线路容量、各开关容量及其通断状态、各负荷量,对各区间计算出的区间满足度作为基础,对上述被选择的传播要素排列优先顺序,同时,优先选择最高评价的传播要素。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通过趋势计算来求出初始系统状态,对上述初始系统状态的被交换区间,生成与开关所连接的能够交换的区间的组合作为传播要素清单,在该步骤的前级执行对上述各种控制参数进行设定的步骤。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设定上述各种控制参数的步骤中,预先设定最大碰触级数,同时,把传播要素适用于上述现系统状态,生成新的系统状态;在更新传播要素清单的步骤中,当构成上述传播要素清单中增加的传播要素的被交换区间数超过上述最大碰触级数时,废弃现系统状态。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当上述评价项目是操作数和备用能力时,在设定各种控制参数的步骤中,把表示上述各评价项目的重要度的系数和各评价项目单独的评价值作为加权平均的目的函数进行公式化,同时预先设定各系数。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定装置,用于在设定上述各种控制参数的步骤中,由操作员来设定其目的函数的重要度系数和最大碰触级数等。本专利技术的,当配电系统构成、各触排容量、各配电线容量、各开关容量、及其通断状态、各区间负荷量、事故时或者平常作业操作时产生的被交换区间群均被给定时,为了重新向上述被交换区间群内送电,决定开关的通断,这种负荷交换状态决定方法的特征在于重复进行以下动作通过趋势计算求出初始系统状态,对上述初始系统状态的被交换区间、生成与开关所连接的能够交换的区间的组合作为传播要素清单,对现系统状态选择上述传播要素;对现系统状态适用上述传播要素,生成新的系统状态,同时更新上述传播要素清单,以生成最佳负荷交换状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是按照选择上述传播要素的程序步骤,根据现系统状态、各触排容量、各配电线容量、各开关的容量及其通断状态、各负荷量对各区间计算出的区间满足度,均被作为基础,对上述被选择的传播要素确定优先顺序,同时优先选择最高评价的传播要素。涉及本专利技术的,通过趋势计算来求出初始系统状态,生成对上述初始系统状态的被交换区间与开关所连接的能够交换的区间的组合作为传播要素清单,在该程序步骤的前级执行对上述各种控制参数进行设定的程序步骤。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在设定上述各种控制参数的程序步骤中,预先设定最大碰触级数,同时,把传播要素适用于上述现系统状态,生成新的系统状态;在更新传播要素清单的程序步骤中,当构成上述传播要素清单中增加的传播要素的被交换区间数超过上述最大碰触级数时,废弃现系统状态。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在所述专利技术中,当上述评价项目是操作数和备用能力时,在设定各种控制参数的程序步骤,把表示上述各评价项目的重要度的系数和各评价项目单独的评价值作为加权平均的目的函数进行公式化,同时预先设定各系数。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在所述中,在设定上述各种控制参数的程序步骤中,由操作员来设定其目的函数的重要度系数和最大碰触级数等。以下参照附图信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配电系统构成以及作为其构成部分的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构成图。图2是决定负荷交换状态的主流程图。图3是说明程序步S5的内容的流程图。图4是说明决定负荷交换状态的工艺过程例子的图。图5是说明对图4的初始系统状态采用传播要素后的系统状态的图。图6是说明对图5的初始系统状态采用传播要素后的系统状态的图。图7是说明继续进行图6以后处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被选择的传播要素群的图。图8是说明中间系统状态用的图。图9是说明对图4的初始系统状态完全交换的,最初系统状态用的图。图10是说明对图4的初始系统状态完全交换的另一系统状态(另一解)用的图。图11是表示由操作员来设定控制参数用的装置的例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整体构成图,它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配电系统构成以及构成配电系统的装置的实施例。图1所示的装置可分为触排、配电线路、开关、区间。配电线路是所属上位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系统的负荷交换状态决定方法,当配电系统构成、各触排容量、各配电线路容量、各开关容量及其通断状态、各区间负荷、以及事故时或平常时作业操作时等发生的被交换区间群已给定时,为了向上述被交换区间群内重新送电,决定开关的通断,其特征在于:重复进行以下两种程序步骤:通过趋势计算求出初始系统状态,并对上述初始系统状态的被交换区间、将与开关所连接的能够交换的区间的组合作为传播要素清单进行生成,对现系统状态选择上述传播要素的步骤;及对现系统状态适用上述传播要素,生成新的系统状态 ,同时更新上述传播要素清单的步骤;以生成最佳负荷交换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J2 2000-5-31 162410/20001.一种配电系统的负荷交换状态决定方法,当配电系统构成、各触排容量、各配电线路容量、各开关容量及其通断状态、各区间负荷、以及事故时或平常时作业操作时等发生的被交换区间群已给定时,为了向上述被交换区间群内重新送电,决定开关的通断,其特征在于重复进行以下两种程序步骤通过趋势计算求出初始系统状态,并对上述初始系统状态的被交换区间、将与开关所连接的能够交换的区间的组合作为传播要素清单进行生成,对现系统状态选择上述传播要素的步骤;及对现系统状态适用上述传播要素,生成新的系统状态,同时更新上述传播要素清单的步骤;以生成最佳负荷交换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的负荷交换状态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择上述传播要素的程序步中,以现系统状态、各触排容量、各配电线路容量、各开关容量及其通断状态、各负荷量,对各区间计算出的区间满足度作为基础,对上述被选择的传播要素排列优先顺序,同时,优先选择最高评价的传播要素。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健一郎,服部雅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