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智能化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7037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弱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弱电智能化管理装置,包括柜体,柜体的上下内顶面分别安装有上移动机构和下移动机构,上移动机构包括上安装架,上安装架底面安装有烟感警报器,上安装架中的带传动机构一上安装有移动座一,下移动机构包括下安装架,下安装架中的带传动机构二上安装有移动座二,移动座一和移动座二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中的移动座三的侧面安装有L型弯头和红外温度传感器,L型弯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喷嘴和软管,柜体顶面安装有张紧机构和灭火器,通过三组电机使移动座三在X轴和Y轴的方向进行平面位移,配合烟感警报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反馈,对柜体内的着火点进行精准的灭火处理。对柜体内的着火点进行精准的灭火处理。对柜体内的着火点进行精准的灭火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电智能化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弱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弱电智能化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智能化管理装置在现实中广泛应用,装置是指拥有集成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现代通信网络设施,能对楼宇的保安、消防、环境等许多方面进行自动监控,现有的智能化管理装置内集成安装有多种电器件,长时间工作的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影响、线材的老化、接点受振动而脱落都能引发火灾的发生,目前针对于电气密闭环境的灭火装置大多通过配置消防喷头或探火管来实现灭火处理,然而前者不能做到精准的定点灭火处理,后者破损后必须进行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目前针对于电气密闭环境的灭火装置大多通过配置消防喷头或探火管来实现灭火处理,然而前者不能做到精准的定点灭火处理,后者破损后必须进行更换,成本较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弱电智能化管理装置,通过三组电机使移动座三在X轴和Y轴的方向进行平面位移,配合烟感警报器和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反馈,对柜体内的着火点进行精准的灭火处理。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弱电智能化管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上下内顶面分别安装有上移动机构和下移动机构,所述上移动机构包括上安装架,所述上安装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烟感警报器,所述上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驱动连接有带传动机构一,所述带传动机构一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座一,所述下移动机构包括下安装架,所述下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驱动连接有带传动机构二,所述带传动机构二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座二,所述移动座一和移动座二上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三,所述电机三驱动连接有带传动机构三,所述带传动机构三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座三,所述移动座三的侧面固定安装有L型弯头和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L型弯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喷嘴和软管,所述软管滑动连接支撑轮,所述柜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张紧机构和灭火器。
[0005]其中,所述上安装架为U型钢结构,所述下安装架为槽钢结构,所述带传动机构一由一个固定安装在电机一输出轴上的带轮、一个转动安装在上安装架侧面的带轮和一个皮带组成,所述带传动机构二由一个固定安装在电机二输出轴上的带轮、一个转动安装在下安装架侧面的带轮和一个皮带组成,所述带传动机构三由一个固定安装在电机三输出轴上的带轮、一个转动安装在移动座一侧面的带轮和一个皮带组成,所述电机三固定安装在移动座二的侧面,所述移动座一、移动座二、移动座三的结构相同,所述带传动机构一、带传动机构二、带传动机构三上均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块,所述移动座一、移动座二、移动座三上均开设有滑动槽;通过三组电机可使移动座三在X轴和Y轴的方向进行平面位移,以检测柜体内的着火点,并进行精准的灭火处理。
[0006]其中,所述烟感警报器电性连接的PLC模块电性连接电机一、电机二和电机三的继电器;柜体内发生电气故障产生烟火后,PLC模块接收到烟感警报器的电信号,智能控制三个电机启动进行着火点的定位。
[0007]其中,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方向、喷嘴的方向均朝向柜体的后内壁,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PLC模块;红外温度传感器可感知到电气故障产生的火焰,使喷嘴停留在着火点处进行灭火处理。
[0008]其中,所述灭火器包括灭火器瓶体和电磁阀,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套接电磁阀的出气口,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PLC模块;红外温度传感器感知到着火点后,电磁阀开启,灭火器瓶体内的灭火剂通过软管喷出进行灭火处理。
[0009]其中,所述移动座一的底面滑动连接上安装架的内底面,所述移动座二的底面滑动连接下安装架的内底面;上安装架、下安装架可分别支撑移动座一和移动座二,避免皮带长时间受力产生变形。
[0010]其中,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柜体的顶面,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座一、支座二和电机四,所述支座一和支座二上均转动安装有夹持轮,所述夹持轮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支座一、支座二上安装的两个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四驱动连接齿轮,软管由下至上穿过两个夹持轮之间;电机四可驱动两个夹持轮转动,进而带动软管移动,从而保持柜体内部软管的张紧度。
[0011]其中,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上部的正六棱柱结构和下部的外螺纹管组成,且正六棱柱上贯通开设有与外螺纹管的内径尺寸相同,且轴线共线的通孔,所述柜体的顶面开设有滑动连接连接件的六边形槽,所述连接件的下部螺纹连接螺母;张紧机构可通过连接件快速稳定的装配在柜体上,并可使用螺母进行便捷的固定。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三组电机可使移动座三在X轴和Y轴的方向进行平面位移,以检测柜体内的着火点,并进行精准的灭火处理;柜体内发生电气故障产生烟火后,PLC模块接收到烟感警报器的电信号,智能控制三个电机启动进行着火点的定位;红外温度传感器可感知到电气故障产生的火焰,使喷嘴停留在着火点处进行灭火处理;红外温度传感器感知到着火点后,电磁阀开启,灭火器瓶体内的灭火剂通过软管喷出进行灭火处理。
[0014]2、上安装架、下安装架可分别支撑移动座一和移动座二,避免皮带长时间受力产生变形;电机四可驱动两个夹持轮转动,进而带动软管移动,从而保持柜体内部软管的张紧度;张紧机构可通过连接件快速稳定的装配在柜体上,并可使用螺母进行便捷的固定。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除去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移动座一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A的放大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B的放大图;
[0022]图中:1、上移动机构;101、上安装架;102、带传动机构一;103、电机一;104、移动座一;1041、滑动槽;1042、限位块;2、下移动机构;201、下安装架;202、带传动机构二;203、电机二;204、移动座二;3、柜体;4、升降机构;402、带传动机构三;403、电机三;404、移动座三;406、L型弯头;407、喷嘴;408、红外温度传感器;5、支撑轮;6、张紧机构;601、底板;602、支座一;603、支座二;604、夹持轮;605、齿轮;606、电机四;607、连接件;608、螺母;7、灭火器;701、灭火器瓶体;702、电磁阀;8、软管;9、烟感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

图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弱电智能化管理装置,包括柜体3,所述柜体3的上下内顶面分别安装有上移动机构1和下移动机构2,所述上移动机构1包括上安装架101,所述上安装架10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烟感警报器9,所述上安装架101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一103,所述电机一103驱动连接有带传动机构一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电智能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上下内顶面分别安装有上移动机构和下移动机构,所述上移动机构包括上安装架,所述上安装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烟感警报器,所述上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驱动连接有带传动机构一,所述带传动机构一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座一,所述下移动机构包括下安装架,所述下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驱动连接有带传动机构二,所述带传动机构二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座二,所述移动座一和移动座二上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三,所述电机三驱动连接有带传动机构三,所述带传动机构三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座三,所述移动座三的侧面固定安装有L型弯头和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L型弯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喷嘴和软管,所述软管滑动连接支撑轮,所述柜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张紧机构和灭火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智能化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架为U型钢结构,所述下安装架为槽钢结构,所述带传动机构一由一个固定安装在电机一输出轴上的带轮、一个转动安装在上安装架侧面的带轮和一个皮带组成,所述带传动机构二由一个固定安装在电机二输出轴上的带轮、一个转动安装在下安装架侧面的带轮和一个皮带组成,所述带传动机构三由一个固定安装在电机三输出轴上的带轮、一个转动安装在移动座一侧面的带轮和一个皮带组成,所述电机三固定安装在移动座二的侧面,所述移动座一、移动座二、移动座三的结构相同,所述带传动机构一、带传动机构二、带传动机构三上均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块,所述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会丽杨建宁杨尊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鲲鹏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