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型混凝土路面结构,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按板块铺设的由下至上分别通过浇筑以及安装有底层混泥土层、钢筋网层、道路混泥土、沥青混泥土,该种减震型混凝土路面结构,通过钢筋网的横向钢筋的凸块嵌入纵向钢筋的间隔内,使得板块之间连接更加紧固不至于在车辆行驶中脱离以及在间隔内的橡胶极大地提升了行车舒适性,同时也保护了钢纤维混凝土层,减少了开裂,钢筋网延伸出混凝土路面板首端形成多个弯钩,尾端形成一一对应的拉环,路面拼装时,路面通过整体性大大增强,行车时更平稳,避免了单个路面板松动的情况发生。了单个路面板松动的情况发生。了单个路面板松动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型混凝土路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型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亦称刚性路面,俗称白色路面,它是一种高级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各种路面。
[0003]在施工现场临时道路通道的传统硬化方式采用现场浇筑,在现有的技术中随着道路的发展,及现场施工的需求提升,对装配式路面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路面的减震效果及板面之间的连接性等,传统的装配式路面板为强度较高的预制混凝土板,其表面硬度高,不具备减震效果,在拼装为路面之后,板面之间缺乏连接,在一些贴合不太良好的地基上,板面之间出现较大松动,连接性不强,导致行车抖动厉害,且在长期使用后沥青路面容易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现有的混凝土结构中板块连接容易脱离,造成路面开裂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震型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按板块铺设的由下至上分别通过浇筑以及安装有底层混泥土层、钢筋网层、道路混泥土、沥青混泥土,所述钢筋网层的网格内设有注浇有橡胶,所述钢筋网层是多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首端伸出路面板间隔形成的凸块,所述横向钢筋尾端的纵向钢筋设有对应间隔的凸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混泥土层为抗压混凝土。
[0009]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检错点采用焊接固定连接形成网格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间隔直径大于凸块。
[0011](三)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种减震型混凝土路面结构,通过钢筋网的横向钢筋的凸块嵌入纵向钢筋的间隔内,使得板块之间连接更加紧固不至于在车辆行驶中脱离以及在间隔内的橡胶极大地提升了行车舒适性,同时也保护了钢纤维混凝土层,减少了开裂,钢筋网延伸出混凝土路面板首端形成多个弯钩,尾端形成一一对应的拉环,路面拼装时,路面通过整体性大大增强,行车时更平稳,避免了单个路面板松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板块侧面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钢筋网层俯视结构图;
[0015]图中:1、沥青混泥土;2、道路混泥土;3、钢筋网层;4、底层混泥土层;5、橡胶;6、横向钢筋;7、纵向钢筋;8、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副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减震型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按板块铺设的由下至上分别通过浇筑以及安装有底层混泥土层4、钢筋网层3、道路混泥土2、沥青混泥土1,所述钢筋网层3的网格内设有注浇有橡胶5,所述钢筋网层3是多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横向钢筋6和纵向钢筋7,所述横向钢筋6首端伸出路面板间隔8形成的凸块,所述横向钢筋6尾端的纵向钢筋7设有对应间隔8的凸块。
[0018]根据上述技术特征,该减震型混凝土路面结构是由板块拼接而成的,由下至上分别通过浇筑以及安装有底层混泥土层4、钢筋网层3、道路混泥土2、沥青混泥土层1,在钢筋网层3的网格3内注浇有橡胶5,使得钢筋网层不容易形变的效果,使得路面不易凹陷的效果,其钢筋网层3由多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横向钢筋6和纵向钢筋7交错设置,在横向钢筋6首端伸出路面板间隔8形成的有凸块,而在横向钢筋6尾端的纵向钢筋7设有对应间隔8的凸块,使得一块面板通过钢筋网层3的凸块相互嵌入另外一块面板的钢筋网层3的间隔8内的连接方式,
[0019]其中,底层混泥土层4为抗压混凝土,其作为基层,故而需要抗压好的混凝土层。
[0020]其中,间隔8的大小大于凸块,才能使得凸块可嵌入间隔8内。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紧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型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板块铺设的由下至上分别通过浇筑以及安装有底层混泥土层(4)、钢筋网层(3)、道路混泥土(2)、沥青混泥土层(1),所述钢筋网层(3)的网格内设有注浇有橡胶(5),所述钢筋网层(3)是多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横向钢筋(6)和纵向钢筋(7),所述横向钢筋(6)首端伸出路面板间隔(8)形成的凸块,所述横向钢筋(6)尾端的纵向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锋,刘俊,卢致德,左文龙,胡文星,李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双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