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重量估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664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5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重量估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目标车辆车身与车辆控制臂之间的夹角,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根据所述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右后侧角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本技术方案,对目标车辆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个位置进行测量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识别精度高,能够提高车辆重量估算的准确率。确率。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重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重量估算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重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乘用车的整车重量对于车辆的操纵性、平顺性、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整车的制动力、驱动力、附着力的估算,或者是空气悬架的高度调节功能等。为了保证在不同载重量下的最佳整车性能及安全性,需要实时检测整车重量信息并共享给整车其他控制器,以便整车各种电控系统可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性能。
[0003]目前市面上的车辆重量估算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种是根据车辆的运动状态信号来进行估算,需要的信号较多,如车辆纵向加速度、垂向加速度、侧向加速度,再通过驱动力矩和车速计算纵向分力,最后根据纵向分力和纵向加速度来计算车辆重量;一种是在商用车车桥上安装额外的压电电容位移传感器来估算车辆重量;一种是利用空气悬架升高或者降低车身所需的时间或者运行速度来估算整车重量变化。
[0004]第一种需要的信号较多,会用到驱动扭矩,尤其是燃油车的扭矩不够准确,且推导公式相较于真实车辆会有较大差距,估算结果不稳定且精度有限;第二种需要增加额外的传感器,且布置安装有一定困难,且需要注意防潮处理,并且只能测量单个车轴的承载重量,不能精确估算单轮载荷,这对于整车运动状态估算会有较大误差;第三种需要基于空气悬架系统使能车高变化时才能做出识别,对硬件系统依赖度高,对工况要求高,精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重量估算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目标车辆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个位置进行测量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识别精度高,能够提高车辆重量估算的准确率。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重量估算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采集目标车辆车身与车辆控制臂之间的夹角,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
[0008]根据所述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右后侧角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
[000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重量估算系统,该系统包括高度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和整车重量估算模块;
[0010]所述高度传感器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整车重量估算模块连接,用于采集目标车辆车身与车辆控制臂之间的夹角,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并将所述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发送至整车重量估算模块;
[0011]所述整车重量估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右后侧角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
[001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集目标车辆车身与车辆控制臂之间的夹角,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并根据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右后侧角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本技术方案,通过对目标车辆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个位置进行测量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识别精度高,能够提高车辆重量估算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重量估算方法的流程图;
[001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车辆重量估算系统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车辆重量估算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17]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0018]实施例一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辆重量估算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乘用车质量进行估算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重量估算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用于质量估算的智能终端等设备中。
[0020]如图1所示,所述车辆重量估算方法包括:
[0021]S110、采集目标车辆车身与车辆控制臂之间的夹角,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
[002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预先在目标车辆上安装的传感器采集目标车辆车身与车辆控制臂之间的夹角,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
[0023]在本技术方案中,可选的,采集目标车辆车身与车辆控制臂之间的夹角,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包括:
[0024]基于预先安装的传感器采集目标车辆车身与车辆控制臂之间的高度信号,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
[0025]其中,传感器包括左前高度传感器、右前高度传感器、左后高度传感器、右后高度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在目标车辆的悬架上。
[0026]在本方案中,可以基于左前高度传感器、右前高度传感器、左后高度传感器、右后高度传感器对目标车辆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右后侧四个角的高度信号采集,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
[0027]通过四个高度传感器对目标车辆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个位置进行测量,对传感器以工况依赖度低,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节省了成本。
[0028]S120、根据所述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右后侧角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
[0029]其中,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和重力加速度可以预先存储在车辆重量估算系统中。
[0030]在本方案中,可以按照预先确定的整车重量估算公式,根据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右后侧角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对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进行估算。
[0031]在本技术方案中,可选的,根据所述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右后侧角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重量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目标车辆车身与车辆控制臂之间的夹角,得到目标车辆的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根据所述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右后侧角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右后侧角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包括:对所述左前侧角度值、右前侧角度值、左后侧角度值和右后侧角度值进行高度标定,得到左前侧高度值、右前侧高度值、左后侧高度值和右后侧高度值;利用所述左前侧高度值、右前侧高度值、左后侧高度值、右后侧高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左前侧高度值、右前侧高度值、左后侧高度值、右后侧高度值以及预先确定的弹簧刚度、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包括:将所述左前侧高度值、右前侧高度值、左后侧高度值、右后侧高度值与弹簧平衡位置所对应的高度传感器高度值进行相减,得到左前侧高度差值、右前侧高度差值、左后侧高度差值、右后侧高度差值;将所述左前侧高度差值、右前侧高度差值、左后侧高度差值、右后侧高度差值与弹簧刚度进行相乘,得到左前侧力、右前侧力、左后侧力、右后侧力;根据所述左前侧力、右前侧力、左后侧力、右后侧力和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左前侧力、右前侧力、左后侧力、右后侧力和重力加速度,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包括:将所述左前侧力、右前侧力、左后侧力和右后侧力进行相加,得到目标车辆的整车作用力;将所述整车作用力与重力加速度进行相除,估算目标车辆的整车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整车重量:其中,m表示整车重量,Forcever
fl
表示左前侧力,Forcever
fr
表示右前侧力,Forcever
rl
表示左后侧力,Forcever
rr
表示右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铁张建王御谢飞姜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