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648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包括:底座、滑槽、踏板;所述底座上部的一侧设有滑槽,且底座与滑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踏板设置在滑槽的内部,且踏板与滑槽通过间隙配合方式滑动连接;所述手柄螺栓设置在踏板上部的两侧,且手柄螺栓与踏板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所述车轮呈矩形分布方式在底座的下部共设置有四处,且车轮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气弹簧设置在底座上部两端的中间位置,且气弹簧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移动过程中施救抢救操作方便,大大提高抢救效果,并且对患者转移搬运方便,大大提高其实用性能及实用价值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足。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科医生在对心脏病患者的急救抢救过程中由于普通的医疗床在移动过程中无法满足医生对患者进行施救操作需求,导致抢救效果大大降低,并且对患者转移时搬运也不方便,造成诸多不便等问题。
[000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包括:底座、滑槽、踏板、手柄螺栓、车轮、气弹簧、固定板、固定孔、床板、固定柱、固定杆、调节杆;所述底座上部的一侧设有滑槽,且底座与滑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踏板设置在滑槽的内部,且踏板与滑槽通过间隙配合方式滑动连接;所述手柄螺栓设置在踏板上部的两侧,且手柄螺栓与踏板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所述车轮呈矩形分布方式在底座的下部共设置有四处,且车轮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气弹簧设置在底座上部两端的中间位置,且气弹簧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气弹簧的顶端,且固定板与气弹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孔位于固定板的内部,且固定孔与固定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床板设置在固定板的上部,且床板与固定板通过固定柱与固定孔插接;所述固定柱设置在床板的下部,且固定柱与床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四周,且固定杆与底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设置在固定杆的内部,且调节杆与固定杆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套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所述滑槽为U形开口状的凹槽,且滑槽的内部呈矩形分布方式设置有四处螺丝孔。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所述踏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踏板与滑槽之间通过手柄螺栓与滑槽内的螺丝孔拧接固定。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所述固定孔为圆形状的盲孔,且固定孔呈矩形分布方式在长方形状的固定板上共设置有四处。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0027]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包括:底座1、滑槽2、踏板3、手柄螺栓4、车轮5、气弹簧6、固定板7、固定孔8、床板9、固定柱10、固定杆11、调节杆12;底座1上部的一侧设有滑槽2,且底座1与滑槽2为一体式结构;踏板3设置在滑槽2的内部,且踏板3与滑槽2通过间隙配合方式滑动连接;手柄螺栓4设置在踏板3上部的两侧,且手柄螺栓4与踏板3通过螺纹贯穿连接;车轮5呈矩形分布方式在底座1的下部共设置有四处,且车轮5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气弹簧6设置在底座1上部两端的中间位置,且气弹簧6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板7设置在气弹簧6的顶端,且固定板7与气弹簧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孔8位于固定板7的内部,且固定孔8与固定板7为一体式结构;床板9设置在固定板7的上部,且床板9与固定板7通过固定柱10与固定孔8插接;固定柱10设置在床板9的下部,且固定柱10与床板9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杆11设置在底座1上部的四周,且固定杆11与底座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调节杆12设置在固定杆11的内部,且调节杆12与固定杆11通过间隙配合方式套接。
[0028]具体的,滑槽2为U形开口状的凹槽,且滑槽2的内部呈矩形分布方式设置有四处螺丝孔,并且结合图1所示,滑槽2为踏板3的收纳装置,便于踏板3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收纳进滑槽2内,避免造成妨碍。
[0029]具体的,踏板3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踏板3与滑槽2之间通过手柄螺栓4与滑槽2内的螺丝孔拧接固定,并且结合图1所示,踏板3向外拉出后通过手柄螺栓4与滑槽2外侧的螺丝孔拧紧固定进行使用。
[0030]具体的,固定孔8为圆形状的盲孔,且固定孔8呈矩形分布方式在长方形状的固定板7上共设置有四处,并且固定孔8与固定柱10配合后设置为床板9与固定板7之间的连接装置,便于直接搬抬。
[0031]具体的,固定柱10为圆柱状,且固定柱10在床板9的下部呈矩形分布方式共设置有四处,并与固定孔8之间通过间隙配合方式插接。
[0032]具体的,固定杆11为圆管,且固定杆11呈矩形分布方式在长方形的底座1的四周设置有四处,固定杆11与调节杆12配合后可以提高固定板7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左右晃动。
[0033]具体的,调节杆12为圆柱状,且调节杆12呈矩形分布方式在床板9的下部共焊接有四处。
[0034]具体实施步骤:
[0035]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患者放在床板9上,然后在移动过程中全科医生可以将踏板抽出,然后通过手柄螺栓4拧紧后站在踏板3上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脏起搏施救,而该装置还可以正常进行快速移动,从而提高了抢救效果,并且可以将床板9从固定板7上直接抬起并搬运进抢救室内,减少对患者的转移时间,提高抢救效率,继而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能及实用价值。
[0036]综上所述:该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通过在底座的一侧设置踏板,从而可以使该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也可以方便全科医生站在踏板上对心脏病患者进行施救操作,大大提高抢救效果,使其更具备实用价值;通过将床板与固定板之间利用固定柱与固定孔插接的连接方式,从而可以方便床板直接从固定板上抬起进行搬运,方便对心脏病患者的转移,继而大大提高其实用性能,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00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科医生临床用的心脏急救抢救装置,包括:底座(1)、滑槽(2)、踏板(3)、手柄螺栓(4)、车轮(5)、气弹簧(6)、固定板(7)、固定孔(8)、床板(9)、固定柱(10)、固定杆(11)、调节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的一侧设有滑槽(2),且底座(1)与滑槽(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踏板(3)设置在滑槽(2)的内部,且踏板(3)与滑槽(2)通过间隙配合方式滑动连接;所述手柄螺栓(4)设置在踏板(3)上部的两侧,且手柄螺栓(4)与踏板(3)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所述车轮(5)呈矩形分布方式在底座(1)的下部共设置有四处,且车轮(5)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气弹簧(6)设置在底座(1)上部两端的中间位置,且气弹簧(6)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设置在气弹簧(6)的顶端,且固定板(7)与气弹簧(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孔(8)位于固定板(7)的内部,且固定孔(8)与固定板(7)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床板(9)设置在固定板(7)的上部,且床板(9)与固定板(7)通过固定柱(10)与固定孔(8)插接;所述固定柱(10)设置在床板(9)的下部,且固定柱(10)与床板(9)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1)设置在底座(1)上部的四周,且固定杆(11)与底座(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凌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