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带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和焊带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639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3
本申请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焊带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和焊带及其生产方法。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包括:在冲压台铺平金属片材;根据预设图形对金属片材进行冲压,形成焊带预制件;焊带预制件包括待截断区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焊带区,多个焊带区的两端与待截断区相连。如此,可以基于焊带预制件一次切割出多个焊带,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效率更高。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带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和焊带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焊带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和焊带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发电利用半导体p

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可以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的来源。
[0003]相关技术通常利用焊带将多个太阳能电池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通过敷设、层压等工艺封装为电池组件。然而,通常是拉一次基材,做一条焊带,生产效率较低。
[0004]基于此,如何提高焊带的生产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焊带预制件及其生产方法和焊带及其生产方法,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焊带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包括:
[0007]在冲压台铺平金属片材;
[0008]根据预设图形对所述金属片材进行冲压,形成焊带预制件;所述焊带预制件包括待截断区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焊带区,多个所述焊带区的两端与所述待截断区相连。
[0009]可选地,所述待截断区设有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对应一个所述焊带区。
[0010]可选地,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1.2mm

1.3mm。
[0011]可选地,所述待截断区设有截断孔,每个所述截断孔位于所述焊带区的两端。
[0012]可选地,所述待截断区设有截断口,每个所述截断口位于所述焊带区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位于所述焊带区宽度方向的两端。
[0013]可选地,所述截断口处所述待截断区的宽度为2mm

3mm。
[0014]可选地,所述焊带预制件的宽度为175mm

185mm。
[0015]可选地,所述焊带区包括:
[0016]本体;
[0017]多个第一焊点和多个第二焊点,分别位于所述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0018]每个所述第一焊点均自所述本体的一侧向外延伸;
[0019]每个所述第二焊点均自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向外延伸;
[0020]所述第一焊点与所述第二焊点的形状不同;和/或,至少一组相邻的所述第一焊点与所述第二焊点的中心线,在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错开。
[0021]可选地,所述本体设有缝隙,所述缝隙的一端在所述本体形成开口。
[0022]可选地,每个所述第一焊点对应一组所述缝隙,随着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焊点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的增大,一组所述缝隙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焊点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也增大;
[0023]和/或,每个所述第二焊点对应一组所述缝隙,随着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焊点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的增大,一组所述缝隙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焊点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也增大。
[0024]可选地,一组所述缝隙包括第一缝隙、第二缝隙、第三缝隙、第四缝隙和第五缝隙,所述第一缝隙位于所述一组缝隙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缝隙和所述第三缝隙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缝隙的两侧;所述第四缝隙位于所述第二缝隙背离所述第一缝隙的一侧,所述第五缝隙位于所述第三缝隙背离所述第一缝隙的一侧;
[0025]一组所述缝隙的长度满足下列关系:
[0026]L1>L2=L3>L4=L5;
[0027]其中,L1为所述第一缝隙的长度,L2为所述第二缝隙的长度,L3为所述第三缝隙的长度,L4为所述第四缝隙的长度,L5为所述第五缝隙的长度;
[0028]和/或,所述焊带区连接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本体包括覆盖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连接部、覆盖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连接部、和覆盖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之间的空隙的第三连接部;
[0029]所述焊带区的尺寸满足下列关系:
[0030]d1=L2,和/或,d1=L3;
[0031]其中,d1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L2为所述第二缝隙的长度,L3为所述第三缝隙的长度;
[0032]和/或,一组所述缝隙中相邻两个缝隙之间的距离满足下列关系:
[0033]0.2<L1:(S1+S2)<1.5;
[0034]其中,L1为第一缝隙的长度,S1为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之间的距离,S2为所述第二缝隙与所述第四缝隙之间的距离;
[0035]和/或,0.2<L1:(S3+S4)<1.5;
[0036]其中,L1为第一缝隙的长度,S3为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三缝隙之间的距离,S4为所述第三缝隙与所述第五缝隙之间的距离。
[0037]可选地,所述第一焊点与距离所述第一焊点最近的所述第二焊点的连线与所述焊带的长度方向呈夹角,夹角为20
°‑
60
°

[0038]可选地,形成于所述本体并与所述第一焊点对应的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的两对边的间距朝着远离所述第一焊点的方向逐渐变大;
[0039]和/或,形成于所述本体并与所述第二焊点对应的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的两对边的间距朝着远离所述第二焊点的方向逐渐变大。
[0040]可选地,所述第一开槽包括第一底点,所述第二开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底点的第二底点,所述第一焊点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底点的第三底点,所述第一底点与所述第二底点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三底点到所述第一底点的相邻槽边的距离。
[0041]可选地,所述第一开槽包括第一底点,所述第二开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开槽的第二底点,所述第一底点与所述第二底点的连线与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所成的夹角为75
°‑
90
°

[0042]和/或,所述第一开槽的深度为1mm

3.5mm;
[0043]和/或,所述第二开槽的深度为1mm

3.5mm;
[0044]和/或,所述第一开槽的槽口宽度为5mm

15mm;
[0045]和/或,所述第二开槽的槽口宽度为5mm

15mm;
[0046]和/或,所述第一开槽包括相对的第一槽边和第二槽边,所述第一槽边与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0
°‑
40
°
,和/或,所述第二槽边与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0
°‑
40
°

[0047]和/或,所述第二开槽包括相对的第三槽边和第四槽边,所述第三槽边与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0
°‑
40
°
,和/或,所述第四槽边与长度方向的夹角为10
°‑
40
°

[004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焊带预制件,采用上述任一项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制成。
[0049]可选地,所述焊带预制件包括铜基材和涂覆在所述铜基材上的锡层;或,所述焊带预制件包括铝基材和涂覆在所述铝基材上的锡层;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冲压台铺平金属片材;根据预设图形对所述金属片材进行冲压,形成焊带预制件;所述焊带预制件包括待截断区和多个相互平行的焊带区,多个所述焊带区的两端与所述待截断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截断区设有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对应一个所述焊带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直径为1.2mm

1.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截断区设有截断孔,每个所述截断孔位于所述焊带区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截断区设有截断口,每个所述截断口位于所述焊带区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位于所述焊带区宽度方向的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口处所述待截断区的宽度为2mm

3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预制件的宽度为175mm

18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区包括:本体;多个第一焊点和多个第二焊点,分别位于所述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焊点均自所述本体的一侧向外延伸;每个所述第二焊点均自所述本体的另一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一焊点与所述第二焊点的形状不同;和/或,至少一组相邻的所述第一焊点与所述第二焊点的中心线,在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错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缝隙,所述缝隙的一端在所述本体形成开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焊点对应一组所述缝隙,随着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焊点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的增大,一组所述缝隙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焊点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也增大;和/或,每个所述第二焊点对应一组所述缝隙,随着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焊点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的增大,一组所述缝隙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焊点在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也增大。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焊带预制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缝隙包括第一缝隙、第二缝隙、第三缝隙、第四缝隙和第五缝隙,所述第一缝隙位于所述一组缝隙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缝隙和所述第三缝隙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缝隙的两侧;所述第四缝隙位于所述第二缝隙背离所述第一缝隙的一侧,所述第五缝隙位于所述第三缝隙背离所述第一缝隙的一侧;一组所述缝隙的长度满足下列关系:L1>L2=L3>L4=L5;其中,L1为所述第一缝隙的长度,L2为所述第二缝隙的长度,L3为所述第三缝隙的长度,L4为所述第四缝隙的长度,L5为所述第五缝隙的长度;
和/或,所述焊带区连接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本体包括覆盖所述第一电池的第一连接部、覆盖所述第二电池的第二连接部、和覆盖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之间的空隙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焊带区的尺寸满足下列关系:d1=L2,和/或,d1=L3;其中,d1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L2为所述第二缝隙的长度,L3为所述第三缝隙的长度;和/或,一组所述缝隙中相邻两个缝隙之间的距离满足下列关系:0.2<L1:(S1+S2)<1.5;其中,L1为第一缝隙的长度,S1为所述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二缝隙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华吴宝安李贤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