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6212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定位矫正组件和侧矫正组件;定位矫正组件包括定位架座,定位架座顶部设有下压板定位环件;侧矫正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矫正环,定位架座前面板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架滑座,定位架座通过捋直联动机构带动架滑座在竖直方向上反向滑动,架滑座的左右两侧后端位置分别转动安装有矫正环架,多个矫正环整体横向滑动安装在矫正环架上;定位架座的前面板顶部上方位置设置有外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定位矫正组件和侧矫正组件可以相互配合实现多根钢筋的自动捋直矫正和对准插接动作,而且配合外推机构可以实现自动移出预制墙体底部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施工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BIM技术开始在建筑领域大展身手,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是用来形容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运用于施工领域,便是将很多建筑结构采用模块化的装配体进行施工安装管理,最常见的如装配式墙体,装配式墙体预制好之后直接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吊装,与施工平台的钢筋进行插接灌浆即可完成施工安装。
[0003]对于这类装配式施工过程,常常需要进行钢筋的插接操作,例如竖直吊装墙体插装在施工平台的钢筋上,施工平台的钢筋容易发生弯折,无法对准预制墙体的钢筋孔内,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针对钢筋进行矫正的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2110399059.2,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矫正功能的装配式墙板钢筋对孔装置》中描述了一种对钢筋矫正对孔的装置,但是其主要是通过压直组件对单个钢筋进行矫正,然后对安装孔进行清理,但是实际大部分预制墙体一般是顶部和左右两侧留有伸出的钢筋,底部设置钢筋插孔,吊装预制墙体时,都是将墙体底部的预制孔插入下层已经安装完成的预制墙体的顶部伸出钢筋上,预制墙体两侧的钢筋用于连接与钢筋笼捆扎浇筑,因此,对应这种需要竖直吊装安装的预制墙体,主要安装过程是将预制墙体的钢筋孔下插入地面伸出的钢筋上,而且,预制墙体顶部用于上一层插接的钢筋一般间隔并排多个设置,预制墙体底部的多个钢筋孔是一次性下插入钢筋上的,相邻钢筋间无法实现这种装备的矫正压直,而且墙体一般就设置在施工平台的安全围架边侧,也没有足够空间预留给这类设备进行组个的行进安装,实际的施工过程是,施工人员拿着套筒插入浇筑好地面伸出的钢筋上进行掰直,在安装预制墙体时,将预制板吊装至钢筋上方半米处左右,施工人员将墙体扶持微调,再将墙体缓慢落下插入伸出的钢筋上,插接位置一般设置朝上的镜面用于施工人员观察十分孔对齐的进行插接,虽然上述专利可以实现单个钢筋的压直操作,但是无法符合实际预制墙体的施工装配过程,这类装置无法配合正常施工环境使用,也无法方便此类设备在施工现场环境的移动和正常矫正施工,实际效果甚微,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可以在现场方便施工且便携式的预制墙体安装装置。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预制墙体插接钢筋进行矫
正的矫正组件;
[0007]所述矫正组件包括定位矫正组件和侧矫正组件;
[0008]所述定位矫正组件包括用于对预制墙体中部钢筋孔进行定位的定位架座,所述定位架座顶部设有用于托住预制墙体底面中部的下压板和用于对下压板正下方钢筋进行捋直的定位环件,所述下压板竖直滑动设置在定位架座顶部上方位置,所述定位环件设置在定位架座顶部位置并套设在下压板下方钢筋的顶部,预制墙体下插过程中,所述下压板竖直向下滑动并带着所述定位环件自上而下的捋直下压板正下方的钢筋;
[0009]所述侧矫正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架座左右两侧的多个并排设置的矫正环,多个所述矫正环分别对应套设在所述下压板左右两侧的多根钢筋底部位置,所述定位架座前面板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架滑座,所述定位架座通过捋直联动机构带动架滑座在竖直方向上反向滑动,所述架滑座的左右两侧后端位置分别转动安装有矫正环架,多个所述矫正环整体横向滑动安装在所述矫正环架上,所述下压板下移过程中,多个所述矫正环自下而上的将多根对应的钢筋捋直;
[0010]所述定位架座的前面板顶部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将定位架座从预制墙体底部向外推出的外推机构,所述外推机构纵向作用于所述预制墙体的竖直面并带动定位矫正组件和侧矫正组件纵向滑动,所述预制墙体底部的钢筋孔插装在捋直的钢筋顶部后,所述下压板触发所述外推机构动作,所述定位矫正组件和侧矫正组件与钢筋脱扣并整体从预制墙体底部纵向移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架座前侧设有用于带动定位架座移动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台和车移动座,所述车移动座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车移动座的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朝后方延伸的车台,所述定位架座竖直固定在车台的后端,所述架滑座设置在车台的正下方,所述架滑座的前端竖直滑动卡设在车移动座的后面板上,所述外推机构安装在车台的顶面后侧位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环件包括一对转动的定位转板,所述定位架座的后面板竖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用于环抱住钢筋的定位环槽,所述定位架座的内部围绕定位环槽外圈开设有架腔,所述下压板底面两侧分别竖直固定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向下滑动穿入所述架腔内,所述下压杆的底端水平固定有轴块滑块,所述轴块滑块竖直滑动卡设在架腔内,所述轴块滑块后端固定有定位轴块,所述定位轴块的中部竖直转动安装有定位板轴,所述定位转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定位板轴的底端,所述定位轴块内置有用于保持两个所述定位转板相对翻开的涡卷弹簧,所述定位轴块侧壁开设有与定位板轴转动轴孔相通的轴块转口,所述定位板轴的轴臂上水平固定有轴转杆,所述轴块转口内设有用于轴转杆保持朝向前侧方向倾斜的弹簧,所述架腔的内壁竖直方向固定有转杆楔块,所述转杆楔块顶部设有用于引导轴转杆朝后侧转动的斜面,所述转杆楔块底部设有用于引导轴转杆朝前侧转动的斜面,所述架腔内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将轴块滑块抵在架腔内顶部的弹簧。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捋直联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架腔内的下压多级油缸和上移多级油缸,所述定位架座的前面板竖直开设有竖槽,竖槽内滑动卡设有座滑块,所述座滑块前端固定有伸出竖槽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前端头固定在所述架滑座的后面板中心位置,所述竖槽的左右槽壁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架腔相通的内竖口,所述架腔的左右两侧位置分别安装有一对下压多级油缸和上移多级油缸,所述下压多级油缸的伸缩端固定
在所述轴块滑块底面并处于完全拉伸状态,所述座滑块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固定有滑块连杆,两侧的所述滑块连杆分别固定在对应侧所述上移多级油缸的伸缩端,所述滑块连杆穿入所述内竖口,所述上移多级油缸的伸出端处于回缩状态,所述下压多级油缸和所述上移多级油缸内油液处于互通状态,所述下压板下移时,所述下压多级油缸逐级回缩下降,所述下压多级油缸内油液通过管路导入所述上移多级油缸内并驱动上移多级油缸的伸缩端逐级展开向上移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矫正环的中部开设有带缺口的环口,缺口左右两侧设置有相对转动的环开闭板,所述环开闭板的转动轴内置有用于两个环开闭板相对翻开的涡卷弹簧,所述矫正环内部围绕环开闭板开设有环腔,所述矫正环的前面板固定有环连接盒,所述环连接盒的前面板固定有腔滑块,所述矫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包括用于预制墙体插接钢筋进行矫正的矫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组件包括定位矫正组件和侧矫正组件;所述定位矫正组件包括用于对预制墙体中部钢筋孔进行定位的定位架座(3),所述定位架座(3)顶部设有用于托住预制墙体底面中部的下压板(33)和用于对下压板(33)正下方钢筋进行捋直的定位环件,所述下压板(33)竖直滑动设置在定位架座(3)顶部上方位置,所述定位环件设置在定位架座(3)顶部位置并套设在下压板(33)下方钢筋的顶部,预制墙体下插过程中,所述下压板(33)竖直向下滑动并带着所述定位环件自上而下的捋直下压板(33)正下方的钢筋;所述侧矫正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架座(3)左右两侧的多个并排设置的矫正环(5),多个所述矫正环(5)分别对应套设在所述下压板(33)左右两侧的多根钢筋底部位置,所述定位架座(3)前面板上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架滑座(4),所述定位架座(3)通过捋直联动机构带动架滑座(4)在竖直方向上反向滑动,所述架滑座(4)的左右两侧后端位置分别转动安装有矫正环架(42),多个所述矫正环(5)整体横向滑动安装在所述矫正环架(42)上,所述下压板(33)下移过程中,多个所述矫正环(5)自下而上地将多根对应的钢筋捋直;所述定位架座(3)的前面板顶部上方位置设置有用于将定位架座(3)从预制墙体底部向外推出的外推机构,所述外推机构纵向作用于所述预制墙体的竖直面并带动定位矫正组件和侧矫正组件纵向滑动,所述预制墙体底部的钢筋孔插装在捋直的钢筋顶部后,所述下压板(33)触发所述外推机构动作,所述定位矫正组件和侧矫正组件与钢筋脱扣并整体从预制墙体底部纵向移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座(3)前侧设有用于带动定位架座(3)移动的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车台(1)和车移动座(6),所述车移动座(6)底部安装有移动轮(60),所述车移动座(6)的顶部水平固定安装有朝后方延伸的车台(1),所述定位架座(3)竖直固定在车台(1)的后端,所述架滑座(4)设置在车台(1)的正下方,所述架滑座(4)的前端竖直滑动卡设在车移动座(6)的后面板上,所述外推机构安装在车台(1)的顶面后侧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件包括一对转动的定位转板(35),所述定位架座(3)的后面板竖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用于环抱住钢筋的定位环槽(30),所述定位架座(3)的内部围绕定位环槽(30)外圈开设有架腔(31),所述下压板(33)底面两侧分别竖直固定有下压杆(32),所述下压杆(32)向下滑动穿入所述架腔(31)内,所述下压杆(32)的底端水平固定有轴块滑块(355),所述轴块滑块(355)竖直滑动卡设在架腔(31)内,所述轴块滑块(355)后端固定有定位轴块(351),所述定位轴块(351)的中部竖直转动安装有定位板轴(350),所述定位转板(35)转动安装在所述定位板轴(350)的底端,所述定位轴块(351)内置有用于保持两个所述定位转板(35)相对翻开的涡卷弹簧,所述定位轴块(351)侧壁开设有与定位板轴(350)转动轴孔相通的轴块转口(352),所述定位板轴(350)的轴臂上水平固定有轴转杆(353),所述轴块转口(352)内设有用于轴转杆(353)保持朝向前侧方向倾斜的弹簧,所述架腔(31)的内壁竖直方向固定有转杆楔块(354),所述转杆楔块(354)顶部设有用于引导轴转杆(353)朝后侧转动的斜面,所述转杆楔块(354)底部设有用于引导轴转杆(353)朝前侧转动的斜面,所述架腔(31)内沿
竖直方向设有用于将轴块滑块(355)抵在架腔(31)内顶部的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捋直联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架腔(31)内的下压多级油缸(36)和上移多级油缸(37),所述定位架座(3)的前面板竖直开设有竖槽,竖槽内滑动卡设有座滑块(39),所述座滑块(39)前端固定有伸出竖槽的连接环(40),所述连接环(40)的前端头固定在所述架滑座(4)的后面板中心位置,所述竖槽的左右槽壁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架腔(31)相通的内竖口,所述架腔(31)的左右两侧位置分别安装有一对下压多级油缸(36)和上移多级油缸(37),所述下压多级油缸(36)的伸缩端固定在所述轴块滑块(355)底面并处于完全拉伸状态,所述座滑块(39)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固定有滑块连杆(38),两侧的所述滑块连杆(38)分别固定在对应侧所述上移多级油缸(37)的伸缩端,所述滑块连杆(38)穿入所述内竖口,所述上移多级油缸(37)的伸出端处于回缩状态,所述下压多级油缸(36)和所述上移多级油缸(37)内油液处于互通状态,所述下压板(33)下移时,所述下压多级油缸(36)逐级回缩下降,所述下压多级油缸(36)内油液通过管路导入所述上移多级油缸(37)内并驱动上移多级油缸(37)的伸缩端逐级展开向上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施工便携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环(5)的中部开设有带缺口的环口,缺口左右两侧设置有相对转动的环开闭板(50),所述环开闭板(50)的转动轴内置有用于两个环开闭板(50)相对翻开的涡卷弹簧,所述矫正环(5)内部围绕环开闭板(50)开设有环腔(51),所述矫正环(5)的前面板固定有环连接盒(57),所述环连接盒(57)的前面板固定有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士轩杨志伟王璟徐立超王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