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组件及无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85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组件及无叶风扇,其中显示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身外的显示杆,显示杆端部与机身拆卸固定;显示杆内套设有显示板,显示板上设有显示元器件,显示元器件发出的光线透过显示杆,以进行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组件,相对独立化一体式设计,在机身外部,不占用机身内部空间,装配简单,可单独拆卸显示部件,拆装效率高,容易维修。容易维修。容易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组件及无叶风扇


[0001]本技术属于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无叶风扇,显示操作部分多为三种方案。
[0003]第一种平行顶部面设计有显示界面和按键,此种方案坐在凳子或沙发遥控时,无法知道风力档位、摇头角度、运行模式状态。另外顶部平面容易积灰,影响显示界面效果。
[0004]第二种与顶部面为90
°
方向设计有显示界面和按键。此种方案使用时为手指的力方向垂直作用在按键处,容易导致机身向后倾斜晃动,甚至倾倒风险,且不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操作不便。另外贴近站立正面操作时视野有盲区,不容易看到显示界面风力档位、摇头角度、运行模式状态,影响用户体验。
[0005]第三种,平行顶部面设计按键,底部设计显示界面,此种方案操作与显示距离过远,视野在顶部操作完成时,需要移动视野看底部显示界面情况,当没有达到预期需求,仍需在顶部操作再看底部显示界面情况是否调整到位。这种视线的反复移动,不仅增加多余的头部摆动动作,也容易视觉疲劳,严重降低用户体验。
[0006]另外以上三种方案,显示界面为传统的平面显示,可视角度有限,需要眼睛与显示界面垂直显示清晰,无法兼顾站立和坐下操作的显示。
[0007]同时市场上的风扇显示操作部件多嵌在机身中。装配结构复杂,需要拆装更换显示部件时,需要将风扇大半的零件拆装才能取出显示部件,拆装效率低下,维修困难。另外占用机身内部空间,使机身更加臃肿。
[0008]传统的显示方案,多将显示操作组件单独拆件出显示窗,拆出的显示窗做半透材料,此种方案显示窗周围容易出现外观装配线,影响外观整体美观性。同时显示窗的外观装配线处进水隐患,近而对显示窗下方的显示板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及无叶风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显示组件不易拆卸的技术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显示组件及无叶风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显示组件,包括设置在机身外的显示杆,显示杆端部与机身拆卸固定;显示杆内套设有显示板,显示板上设有显示元器件,显示元器件发出的光线透过显示杆,以进行显示。
[0012]进一步的,显示杆呈柱状并设有圆弧面,圆弧面供显示元器件发出的光线透过显示杆。
[0013]进一步的,显示杆内套设有灯罩,灯罩侧面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供显示板放置。
[0014]进一步的,容纳槽内设置有凸出的导向筋,显示板边缘开有供导向筋插入的导向槽,以使显示板沿导向筋放入容纳槽中。
[0015]进一步的,容纳槽边沿设有相对设置的定位筋,定位筋用于抵接显示板边缘,以将显示板限制在容纳槽内。
[0016]进一步的,容纳槽内设置有卡扣,卡扣包括弹性臂,弹性臂一端和容纳槽底部连接,另一端形成有卡块,显示板开有供弹性臂贯穿的卡槽,以将卡块卡接在卡槽的内沿上。
[0017]进一步的,灯罩上形成有套设在显示元器件一侧的灯孔,灯孔在远离显示元器件一侧设置有面膜。
[0018]进一步的,灯罩侧面开有嵌槽,嵌槽供面膜覆盖在灯孔一端;面膜两侧形成有对位凸出,嵌槽两侧侧壁开有对位槽,对位槽供对位凸出嵌入。
[0019]进一步的,显示杆内形成有定位口,定位口一端内壁形成有凸出的防呆筋,灯罩从定位口另一端插入显示杆中。
[0020]进一步的,灯罩侧面形成有防松点,定位口内壁开有供防松点插入的滑槽,滑槽和防松点紧密配合。
[0021]进一步的,灯罩端部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机身开有供定位柱插入的定位孔。
[0022]进一步的,灯罩端部设置有螺钉柱,机身开有螺钉过孔,螺钉过孔和螺钉柱螺钉连接。
[0023]进一步的,灯罩端部设置有与螺钉柱偏心设置的止转筋,内壳开有供止转筋插接的止转孔。
[0024]进一步的,显示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0025]一种无叶风扇,包括上述的显示组件。
[0026]本技术的显示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0027]1、此显示结构相对独立化一体式设计,在机身外部,不占用机身内部空间,装配简单,可单独拆卸显示部件,拆装效率高,容易维修。
[0028]2、在圆柱弧面上显示。根据人眼光学原理,人眼视网膜是弧面的,弧形屏幕所展现的图像能够跳过人眼“平面—弧面—平面”的转换环节,可以直观地被大脑接收和处理;看上去更加有立体感,和视觉张力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和科技感。弧面显示可以实现界面均匀的曲面变化,有更为宽广的可视角度,减少视野盲区;在且移动为不同方向观看时(比如使用者从站立姿势与坐下姿势的转换),实现平滑的显示曲面,使视觉更舒适。
[0029]3、综合解决传统的显示方案问题点,在顶部将显示界面与按键操作平行设计在一起,不必操作位与显示位的视线反复移动,显示界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θ,此角度θ范围为0
°
≤θ≤90
°
,以便在站立操作和坐下操作都能看到显示界面;同时使用时手指的力方向也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θ,力可以被分解为向下的力和向后的力,机身不容易向后倾斜晃动。同时圆柱弧相对水平面更不容易积灰,影响显示区域。
[0030]4、显示部件模块外形为圆柱形弧形造型,作为提手部位方便移整机,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抓握更加贴合省力,同时在有限空间设计有防转结构,避免承受整机时圆形的显示部件与整机相对旋转,提高用户体验。
[0031]5、对显示操作组件进行了不拆件设计,侧面方向的简单高效的装配方式和结构,避免显示零件圆周面出现外观装配线,在不影响显示的前提下,保持外观的整体美观性。同时不拆件的圆柱设计,能够有效防止显示部件进水隐患。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的无叶风扇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的无叶风扇爆炸图;
[0034]图3为本技术的无叶风扇剖视图;
[0035]图4为本技术的显示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的灯罩及容纳槽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技术的显示板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本技术的灯罩及嵌槽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本技术的面膜结构示意图;
[0040]图9为本技术的显示杆结构示意图;
[0041]图10为本技术的内壳示意图。
[0042]图中标记说明:
[0043]1、主壳;2、内壳;21、定位孔;22、螺钉过孔;23、止转孔;24、过线孔;3、显示杆;31、定位口;32、防呆筋;33、滑槽;4、灯罩;41、容纳槽;411、导向筋;412、卡扣;413、定位筋;42、灯孔;43、嵌槽;431、对位槽;44、接收口;45、弹簧通孔;46、防松点;47、定位柱;48、螺钉柱;49、止转筋;5、面膜;51、对位凸出;52、防呆缺口;6、显示板;61、导向槽;62、卡槽;63、触摸弹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身外的显示杆,显示杆端部与机身拆卸固定;显示杆内套设有显示板,显示板上设有显示元器件,显示元器件发出的光线透过显示杆,以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显示杆呈柱状并设有圆弧面,圆弧面供显示元器件发出的光线透过显示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显示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显示杆内套设有灯罩,灯罩侧面形成有容纳槽,容纳槽供显示板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容纳槽内设置有凸出的导向筋,显示板边缘开有供导向筋插入的导向槽,以使显示板沿导向筋放入容纳槽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容纳槽边沿设有相对设置的定位筋,定位筋用于抵接显示板边缘,以将显示板限制在容纳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容纳槽内设置有卡扣,卡扣包括弹性臂,弹性臂一端和容纳槽底部连接,另一端形成有卡块,显示板开有供弹性臂贯穿的卡槽,以将卡块卡接在卡槽的内沿上。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明陈宇强郭宏俊宋嘉豪韦彦羽魏子晔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