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已放置的外周静脉导管进行流体输送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65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8
本申请涉及通过已放置的外周静脉导管进行流体输送的装置和方法。一种设备包括导管、导引器和致动器。导引器的远端部分配置为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管线。致动器可移动地联接到导引器并配置为使导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上导管设置在导引器内,而在第二位置上导管的远端部分位于导引器的远侧。致动器的第一部分设置在导引器的外部并与导引器的外表面接触,使得:由致动器的第二部分限定的纵向轴线不平行于由导引器限定的纵向轴线;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在导管的近端部分上施加力,以增加导管的一部分内的内应力。以增加导管的一部分内的内应力。以增加导管的一部分内的内应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已放置的外周静脉导管进行流体输送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申请是2018年3月21日提交的、名称为“通过已放置的外周静脉导管进行流体输送的装置和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880019256.3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3月21日提交的题为“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luid Transfer Through a Placed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474,202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04]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流体输送医疗装置。更具体来说,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通过已放置的外周静脉内导管将流体输送到患者体内或从患者体内输出流体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5]每次医生下令进行实验室测试时,典型的住院患者都会遇到针头。血液提取的标准程序包括使用金属针(“蝴蝶针”)“刺入”患者手臂或手上的静脉。抽血是一种手工劳动密集型过程,普通患者在典型的住院期间需要数小时的直接技术劳动。这种针刺不仅疼痛,而且是患者不满的主要原因,但护士或专业抽血人员(抽血者)常常难以在大约10

15%的患者中发现静脉,导致多次痛苦的“刺入”尝试。这导致明显更高的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每次尝试后必须处理针和试管)并且增加患者疼痛和瘀伤。
[0006]目前抽血的过程效率低,平均需要7

10分钟,10%的患者需要超过21分钟。这10%的患者被称为静脉内难进入或更常见的“难刺入”患者。如果浅静脉不易明显,可以通过按摩从手腕到肘部手臂、用食指和中指敲打部位、用温湿毛巾敷在部位5分钟或通过在床边上降低四肢让静脉充盈,将血液压入静脉。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都很耗时因而成本提高。
[0007]外周IV导管(PIV)在住院时插入大多数患者身体,用于输注液体和药物。然而,它们不是为抽取血液而设计的。当PIV被插入超过一天时,抽吸失败率达到20

50%。从PIV中提取的血液通常被溶血,定义为红细胞破裂并将其内容物释放到周围的液体中,导致废弃样本并需要重复采集血液。
[0008]几种障碍可能导致通过PIV提取血液的缺点。首先,大多数导管由柔软的生物反应性聚合物形成,当施加负压以进行抽吸时,这会导致导管可能变窄或塌陷。另一个障碍是较长的留置时间可能增加在导管尖端和导管和/或PIV腔内积聚的碎片(例如纤维蛋白/血小板凝块)。类似地,这种碎片可能至少部分地阻塞放置PIV的静脉腔。在一些情况下,PIV周围的这些碎片(例如纤维蛋白/血小板凝块)可导致插入的PIV周围(例如上游和下游)的静脉部分内的血流减少,这反过来导致不适当和/或低效的抽吸。另一个屏障归因于“吸盘”效应,其中通过导管抽吸产生的负压和静脉的可能弯曲路径导致导管尖端粘附到静脉壁上。随着负压增加,静脉会破裂,从而导致“吹静脉”,这是抽血者在通过PIV抽吸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
[0009]因此,需要一种通过外周静脉内导管进行放血的改进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文描述了用于通过已放置的外周静脉内导管将流体输送到患者体内或从患者体内输出流体的装置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包括导管、导引器和致动器。导管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限定穿过其中的内腔。导引器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并限定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被配置为可移动地容纳导管。导引器的远端部分具有锁定件,该锁定件被配置为将导引器联接到留置的外周静脉管线。致动器可移动地联接到导引器,并具有设置在导引器外部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导引器的内部空间中并联接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致动器被配置为相对于导引器移动,以使导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第一位置上导管设置在导引器内,而在该第二位置上导管的远端部分设置成超过导引器的远端部分,使得当导引器联接到外周静脉管线时,导管的至少第一部分设置在外周静脉管线内。致动器的第一部分与导引器的外表面接触,使得(1)由致动器的第二部分限定的纵向轴线不平行于由导引器限定的纵向轴线,而(2)致动器的第二部分在导管的近端部分上施加力,以增加导管的至少第二部分内的内应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和2分别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的流体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0012]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处于第一配置的流体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0013]图4是图3中所示的流体输送装置的顶视图。
[0014]图5是图3中所示的流体输送装置的分解图。
[0015]图6是包括在图3的流体输送装置中的导引器的第一构件的透视图。
[0016]图7是包括在图3的流体输送装置中的导引器的第二构件的透视图。
[0017]图8是图7中所示的第二构件的侧视图。
[0018]图9是在图8中由区域A1标识的第二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0019]图10是通过联接图6中所示的第一构件到图7中所示的第二构件而形成的导引器的后透视图。
[0020]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导引器的前透视图。
[0021]图12是沿图11中的直线12

12截取的导引器的横截面视图。
[0022]图13和14分别是包括在图3的流体输送装置中的锁定件的后透视图和俯视图。
[0023]图15是沿图14中的直线15

15截取的锁定件的横截面视图。
[0024]图16是包括在图3的流体输送装置中的导管、辅助导管和致动器的分解透视图。
[0025]图17

19分别是图16中所示的致动器的透视图、侧视图和正视图。
[0026]图20是沿图4中的直线20

20截取的流体输送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0027]图21是处于第一配置的图3的流体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0028]图22是沿图3中的直线22

22截取的处于第一配置的流体输送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0029]图23是在图22中由区域A2标识的流体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0030]图24是在图22中由区域A3标识的流体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0031]图25是图3的流体输送装置在该流体输送装置正从第一配置转变成第二配置时的侧视图。
[0032]图26是在图24中由区域A4标识的流体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0033]图27是处于第二配置的图3的流体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0034]图28是沿着图3中的直线22

22截取的处于第二配置的流体输送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0035]图29是在图28中由区域A5标识的流体输送装置的一部分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0036]图30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使用流体输送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法,包括:将流体输送装置的锁定件联接到留置外周静脉管线,流体输送装置包括:导引器,具有联接到锁定件的远端部分;导管,可移动地设置在由导引器限定的内部容积中;致动器,联接到导管的近端部分并且被配置为相对于导引器移动;在致动器上施加第一力以使致动器相对于导引器移动以使导管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推进,在该第一位置上导管的远端部分设置在由锁定件限定的内腔内;当致动器使导管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推进时,在导管的近端部分上施加与第一力不同的第二力,第二力由致动器施加在导管的近端部分上;当导管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推进时,响应于第二力而使导管的一部分偏转第一量,导管的所述一部分设置在致动器和锁定件之间;当导管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推进时,响应于(1)第二力以及(2)导管的远端部分撞击留置外周静脉管线内障碍物和血管壁二者至少之一,使导管的所述一部分偏转大于第一量的第二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致动器包括设置在导引器外部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导引器内并联接到导管的近端部分的第二部分,第一力由用户施加在致动器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威蓝诺血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