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49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侧围外板总成、C柱加强件总成以及C柱内板总成,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与C柱内板总成形成空腔结构;所述侧围外板总成包括侧围外板本体以及侧围外板补板;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上设置有铰链安装让位孔,所述侧围外板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配合车门运动包络的包络凸起;所述侧围外板补板包括铰链安装板和补板搭接结构;所述铰链安装板上设置有上铰链安装凸台以及下铰链安装凸台;所述铰链安装板和侧围外板本体均与所述补板搭接结构连接,所述铰链安装板与铰链安装让位孔对应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冲压成型,美观度高,还能够保证车门铰链以及车门限位器安装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和稳定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开门汽车是目前少数豪华车型的配置,其独特的造型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对开门汽车与生活中常见的传统车门汽车最大的不同是后门的铰链安装位置由B柱调整到了C柱,现目前对开门技术应用和发展较少,关于对开门汽车C柱结构专利几乎没有,这极大的限制其发展。传统车型B柱的结构需满足侧碰、顶压等碰撞性能要求,其结构强度从设计初期就需要很高,相反的是C柱的强度要求并没那么高,后门铰链的安装位置调整为C柱后,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C柱结构将无法满足后门铰链的安装以及强度、刚度要求,因此,如何提高C柱结构的强度是实现该技术的重要前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技术难点,即侧围外板为避让后门铰链和满足对开门向车后开启的运动包络,铰链安装位置的侧围外板需要向内凹,这将导致该处的侧围外板无法成型。
[0003]CN208473524U公开了一种铰链加强件结构,包括侧围外板、C柱加强板、铰链加强板、上铰链加强件、下铰链加强件、后门上铰链和后门下铰链;所述铰链加强板的外侧上设置有上焊接面和下焊接面,所述上铰链加强件焊接在所述铰链加强板的上焊接面上,所述下铰链加强件焊接在所述铰链加强板的下焊接面上,所述铰链加强板、上铰链加强件和下铰链加强件与所述C柱加强板的内侧焊接固定;所述侧围外板焊接在所述C柱加强板的外侧上,并且所述C柱加强板和侧围外板上对应设置有后门上铰链安装面和后门下铰链安装面,所述后门上铰链安装在所述C柱加强板和侧围外板的上铰链安装面上,所述后门下铰链安装在所述C柱加强板和侧围外板的下铰链安装面上。该铰链加强件结构通过在C柱加强板与铰链加强板之间增加铰链加强件,显著提高了铰链安装位置刚度。
[0004]CN209111907U公开了一种对开门后门铰链安装板安装结构,包括侧围外板、C柱加强板、铰链加强板和铰链支撑块;侧围外板与C柱加强板焊接固定,C柱加强与铰链加强板上均设置有安装孔,且在C柱加强与铰链加强板的安装孔之间设置具有安装孔的铰链支撑块,铰链加强板与铰链支撑块之间焊接固定,而承面螺栓穿过C柱加强板、铰链支撑块和铰链加强板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固定。本技术的对开门后门铰链安装板安装结构在C柱加强板与铰链加强板之间增加铰链支撑块,可以保证对后门有效的支撑,进而在后门铰链安装板疲劳试验中较明显的提升了疲劳强度,利于后门耐久性。
[0005]毋庸置疑,上述两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冲压成型,美观度高,还能够保证车门铰链以及车门限位器安装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07]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侧围外板总成、
C柱加强件总成以及C柱内板总成,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与C柱内板总成形成空腔结构;所述侧围外板总成包括侧围外板本体以及侧围外板补板;所述侧围外板本体上设置有铰链安装让位孔,所述侧围外板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配合车门运动包络的包络凸起;所述侧围外板补板包括铰链安装板和补板搭接结构;所述铰链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车门铰链的上铰链安装凸台以及下铰链安装凸台;所述铰链安装板和侧围外板本体均与所述补板搭接结构连接,所述铰链安装板与铰链安装让位孔对应配合;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包括C柱加强件本体,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上设置有铰链支撑板,所述铰链支撑板用于与所述铰链安装板相抵靠。
[0008]进一步,所述补板搭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搭边和第二连接搭边;所述第一连接搭边的靠内一侧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搭边的靠外一侧与所述铰链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搭边的靠内一侧与所述铰链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搭边的靠外一侧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侧围外板本体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侧围板、第二侧围板和第三侧围板,所述铰链安装让位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围板与第三侧围板连接处的中部,所述第一侧围板与第一连接搭边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三侧围板与第二连接搭边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包络凸起向前凸出于所述第三侧围板。
[0010]进一步,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还包括铰链加强件,所述铰链加强件设置在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的内侧,所述铰链支撑板设置在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上,所述铰链支撑板上对应所述上铰链安装凸台以及下铰链安装凸台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铰链加强凸台,所述铰链加强件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铰链加强凸台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铰链加强凸台。
[0011]进一步,所述铰链加强件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三加强板均通过焊接与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铰链加强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
[0012]进一步,所述C柱内板总成包括后轮毂包外板和三角窗内板,所述后轮毂包外板的上部与所述三角窗内板连接,所述后轮毂包外板与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的下部连接,所述三角窗内板与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的上部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后轮毂包外板上对应所述第二铰链加强凸台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铰链安装过孔。
[0014]进一步,所述后轮毂包外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减重孔;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减重孔;所述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三加强板以及后轮毂包外板上均设置有防变形凸台。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围板上设置有车门限位器安装孔,所述铰链支撑板对应所述车门限位器安装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器加强凸台,所述铰链加强件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器加强凸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器加强凸台。
[0016]进一步,所述铰链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车门线束过孔,所述铰链支撑板上对应所述第一车门线束过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车门线束过孔,所述铰链加强件上对应第二车门限位过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车门线束过孔。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侧围外板本体以及侧围外板补板分别加工成型后焊接在一起,能够分别加工出用于安装车门铰链的特征以及包络凸起,防止在冲压成型时用于安装车门铰链的特征以及包络凸起出现冲突;(2)本专利技术的包络凸起用于保证车门铰链以及车门后端边缘在车门运动过程中不外露,能够提高美观度;(3)本专利技术具有强度较高的空腔结构,并且用于安装车门铰链以及车门限位器的区域均进行了局部加强,能够保证车门铰链以及车门限位器安装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的侧围外板本体、侧围外板补板、C柱加强件本体以及铰链加强件均形成连续弯折的形状,强度和刚度高;(5)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减重孔以及第二减重孔,在减轻零件重量的同时能够保证电泳更加充分;(6)本专利技术在多个位置还设置有防变形凸台,能够提高刚度,防止零件冲压成型后回弹,并且还能够使C柱加强件本体与铰链加强件的连接贴合区域的电泳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侧围外板总成、C柱加强件总成以及C柱内板总成,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与C柱内板总成形成空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总成包括侧围外板本体(1)以及侧围外板补板(2);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上设置有铰链安装让位孔(11),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配合车门运动包络的包络凸起(12);所述侧围外板补板(2)包括铰链安装板(21)和补板搭接结构;所述铰链安装板(2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车门铰链的上铰链安装凸台(22)以及下铰链安装凸台(23);所述铰链安装板(21)和侧围外板本体(1)均与所述补板搭接结构连接,所述铰链安装板(21)与铰链安装让位孔(11)对应配合;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包括C柱加强件本体(3),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3)上设置有铰链支撑板(31),所述铰链支撑板(31)用于与所述铰链安装板(21)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板搭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搭边(24)和第二连接搭边(25);所述第一连接搭边(24)的靠内一侧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搭边(24)的靠外一侧与所述铰链安装板(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搭边(25)的靠内一侧与所述铰链安装板(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搭边(25)的靠外一侧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本体(1)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侧围板(13)、第二侧围板(14)和第三侧围板(15),所述铰链安装让位孔(11)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围板(14)与第三侧围板(15)连接处的中部,所述第一侧围板(13)与第一连接搭边(24)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第三侧围板(15)与第二连接搭边(25)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包络凸起(12)向前凸出于所述第三侧围板(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开门汽车的C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加强件总成还包括铰链加强件(4),所述铰链加强件(4)设置在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3)的内侧,所述铰链支撑板(31)设置在所述C柱加强件本体(3)上,所述铰链支撑板(31)上对应所述上铰链安装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孔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