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储吉旺专利>正文

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25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它由蓄电池放电指示器与相连接的控制电路装置组成,放电指示器设置有内部电量测试电路以及10个由所述的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内部电量测试电路驱动依次排列的发光二极管,控制电路装置设置有多个引出端点以及多个三极管、一集成控制块、发光二极管、蜂鸣器与继电器,控制电路装置引出端点与配套控制的设备相连接,控制电路装置的多个引出端点与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入端点连接在同一个插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设计结构合理,能有效保护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应用范围广泛,可灵活配套应用于以蓄电池作为电源的各种各样设备;控制性能可靠,安装、使用与维修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它广泛适宜于蓄电池托盘搬运车、蓄电池堆垛车和蓄电池叉车配套控制使用;也适宜于以蓄电池作为电源的各种各样设备配套控制使用。
技术介绍
蓄电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当放电至其总能量的百分之八十时,如果没能得到及时充电而继续使用,则最终为导致所述的蓄电池过放电后果;由于所述的蓄电池过放电为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轻则造成所述的蓄电池总充放电次数减少,重则在短期内造成所述的蓄电池总能量急剧下降,甚至损坏而无法再恢复所述的蓄电池总能量。而目前在很多蓄电池的使用场合大多没有装接专门用来保护蓄电池过放电的控制装置,包括目前蓄电池用量较大的蓄电池托盘搬运车、蓄电池堆垛车及蓄电池叉车生产行业;较多的只是使用蓄电池放电指示器指示的形式,而没有强制控制功能。目前国外使用蓄电池的一些设备,大都是将这一功能与其它控制电路组合在一起设计;例如国外的蓄电池叉车都将蓄电池保护功能与叉车的组合仪表结合在一起,其缺点是无法单独作为一个通用的器件灵活运用至各个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在所述的蓄电池放电超过其总能量的百分之八十时,可自动关闭其所配套使用的设备并且强制请求充电从而可有效保护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设计与实施方案的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而实现的所述的蓄电池各设置一蓄电池正极与蓄电池负极,所述的蓄电池连接一放电指示器,所述的蓄电池与被配套控制的设备相连接。所述的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连接一控制电路装置。所述的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设置有内部电量测试电路,所述的放电指示器的内部电量测试电路连接有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为10个由所述的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内部电量测试电路驱动依次排列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设置有多个三极管与一发光二极管、一蜂鸣器与一继电器。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设置有控制电路装置第一端点、控制电路装置第二端点、控制电路装置第三端点、控制电路装置第四端点与控制电路装置第五端点。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四端点与所述的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五端点与所述的蓄电池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分别设置一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出端点与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入端点;所述的引出端点与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一端点相连接,所述的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入端点与所述的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二端点、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三端点与所述的配套控制的设备相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20)设置有相互依次连接的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与第五三极管;所述的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的继电器相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一端点与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相连接。所述的第四三极管连接一集成控制块,所述的集成控制块与所述的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五三极管分别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的蜂鸣器相连接;所述的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五端点相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装置第一端点、控制电路装置第二端点、控制电路装置第三端点、控制电路装置第四端点、控制电路装置第五端点连接在同一个插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设计结构合理,能有效保护蓄电池的使用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2.应用范围广泛,可灵活配套应用于以蓄电池作为电源的各种各样设备;3.性能可靠、安装、使用与维修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图2出了本专利技术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的一个实施方式。图中编号说明10---蓄电池放电指示器 20---控制电路装置19---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发光二极管1----控制电路第一端点2----控制电路第二端点3----控制电路第三端点4----控制电路第四端点5----控制电路第五端点6----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出端点7----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入端点V1---第一三极管V2---第二三极管V3---第三三极管V4---第四三极管V5---第五三极管J----继电器V+ --蓄电池的正极V- --蓄电池负极NE---集成控制块R1、R2、R3、R4、R5、R6、R7、R8、R9---电阻器D1---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C1、C2---电容器F1---蜂鸣器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主要由蓄电池放电指示器10与相连接的控制电路装置20组成,如图1所示。蓄电池各设置一蓄电池正极V+与蓄电池负极V-。蓄电池与被配套控制的设备相连接。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10设置有内部电量测试电路以及相连接的10个发光二极管所。控制电路装置20设置有5个三极管V1、V2、V3、V4、V5与一发光二极管D2、一蜂鸣器F1、一继电器J与一集成控制块NE。控制电路装置20设置有5个端点脚第一端点1、第二端点2、第三端点3、第四端点4与第五端点5。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10分别设置一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出端点6与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入端点7;引出端点6与控制电路装置第一端点1相连接,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入端点7与蓄电池的正极V+相连接。第二端点、第三端点与所述的配套控制的设备相连接。控制电路装置第一端点1与第一三极管V1相连接。第四三极管V4连接集成控制块NE,集成控制块NE与蓄电池的正极V+相连接。控制电路装置第四端点4与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入端点7连接在蓄电池的正极V+上;控制电路装置第五端点5连接在蓄电池的负极V-上。控制电路装置第二端点2和控制电路装置第三端点3与被配套控制的设备的工作回路相连接。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出端点6与控制电路装置第一端点1相接。第一三极管V1基极连接一电阻R1,第一三极管V1发射极连接分别连接第二三极管V2与电阻R2。第二三极管V2分别连接一电阻R3与第三三极管V3。电阻R3分别连接一二极管D1与继电器J,继电器J与控制电路第二端点2相连接。电阻R4连接第四三极管V4,第四三极管V4连接一集成控制块NE,集成控制块NE分别连接一电阻R6、可变电阻R7、电容器C1、C2、电阻R8。电阻R6连接一电阻R5,电阻R5与蓄电池的正极V+相连接。电阻R8连接一第五三极管V5,第五三极管V5分别连接一发光二极管D2、蜂鸣器F1。蜂鸣器F1连接一电阻R9。发光二极管D2与控制电路第五端点5相连接。蓄电池放电指示器10由内部电量测试电路和10个发光二极管19所组成。当蓄电池满负荷时,蓄电池放电指示器的10个发光二极管全被点亮,随着使用过程中蓄电池能量的逐渐下降,蓄电池放电指示器的发光二极管19将自右至左逐个熄灭。本专利技术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当蓄电池放电接近其总能量的百分之八十时,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只剩最后2个发光二极管19被点亮,提醒使用者必须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如果此时还将继续使用蓄电池,等到蓄电池放电至其总能量的百分之八十时,最后2个发光二极管19将出现交替闪烁;此时,蓄电池放电指示器第一三极管V1截止,第二三极管与第三三极管V2、V3导通,并驱动继电器J吸合,使控制电路装置第二端点2与控制电路装置第三端点3断开,从而自动关闭其所配套使用的设备,即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所述的蓄电池各设置一蓄电池正极V+与蓄电池负极V-,所述的蓄电池连接一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所述的蓄电池与被配套控制的设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10)连接一控制电路装置(20),所述的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10)设置有内部电量测试电路以及相连接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所组成;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20)设置有多个三极管与一发光二极管(D2)、一蜂鸣器(F1)与一继电器(J)。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所述的蓄电池各设置一蓄电池正极V+与蓄电池负极V-,所述的蓄电池连接一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所述的蓄电池与被配套控制的设备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10)连接一控制电路装置(20),所述的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10)设置有内部电量测试电路以及相连接的多个发光二极管所组成;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20)设置有多个三极管与一发光二极管(D2)、一蜂鸣器(F1)与一继电器(J)。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为10个由所述的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内部电量测试电路驱动依次排列的发光二极管(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20)设置有控制电路装置第一端点(1)、控制电路装置第二端点(2)、控制电路装置第三端点(3)、控制电路装置第四端点(4)与控制电路装置第五端点(5),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四端点(4)与所述的蓄电池的正极V+相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五端点(5)与所述的蓄电池的负极V-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过放电保护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的放电指示器(10)分别设置一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出端点(6)与蓄电池放电指示器引入端点(7);所述的引出端点(6)与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第一端点(1)相连接,所述的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敏
申请(专利权)人:储吉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