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头以及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23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5
本申请公开一种光纤连接头和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头包括:外壳、压接结构和插芯组件;其中,外壳套设在所述插芯组件的外围,所述压接结构可拆卸式地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插芯组件包含插芯、插芯固定部、压纤板和套管,插芯固定在所述插芯固定部中,压纤板与插芯固定部之间相互配合后可形成一个轴向方向的间隙,该间隙和插芯内部的孔洞也是贯通的,套管可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所述压纤板运动,当套管被运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光纤承受的挤压力为第一挤压力;当套管被运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光纤承受的挤压力为第二挤压力;其中,所述第一挤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挤压力。实现了光纤连接头的现场组装。头的现场组装。头的现场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连接头以及光纤连接器


[0001]本申请涉及光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头以及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量的爆炸增长,人们对网络吞吐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光传输凭借其独有的超高带宽,低电磁干扰等特性,逐渐成为现代通信的主流方案,尤其是现阶段新建的网络,以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为代表的接入网,正在大规模的部署。
[0003]在光纤到户网络建设中,从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到用户的光纤终端盒(access terminal box,ATB),中间需要依次经过馈线段光缆、配线段光缆以及入户段光缆,其中,入户段光缆用于连接分纤盒和光纤终端盒,在FTTH网络的入户段光缆的布放过程中,一种做法是熔接,即在分纤盒内分配好对应每户的光纤端头,将每户的光纤端头和入户光缆用光纤熔接机在分纤盒内进行熔接,再将入户光缆铺设到每家每户。在入户光缆的另一端,也需要进行一次现场熔接,以便和每家每户的光纤终端盒连接起来。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是需要专用的光纤熔接设备,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操作起来过程繁琐、不便利。
[0004]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一种可自主组装的光纤连接器,此类光纤连接器需要在光纤连接器内部预埋一段光纤。当在施工现场需要加装该类光纤连接器时,首先将外接光缆进行开剥,露出光纤,将光纤穿入光纤连接器内部,并通过匹配液与光纤连接器内部原先预埋的那一段光纤对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光纤连接器的现场组装。由于匹配液与光纤反射率比较相近,因此在对接点可以获得较小的损耗。但是匹配液容易挥发,挥发后光纤对接处会出现空隙,进而影响光学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因此此类光纤连接器一旦使用较长时间后,光纤连接器的损耗将变大,导致光纤连接器的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头以及光纤连接器,使得该光纤连接头方便在室外与适配器即插即用,操作简单快捷,光纤连接器的损耗较低,可靠性较高。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头,包括:外壳、压接结构和插芯组件;其中,外壳套设在所述插芯组件的外围,所述压接结构可拆卸式地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比如压接结构通过卡扣方式固定在外壳上;插芯组件包含插芯、插芯固定部、压纤板和套管,插芯固定在所述插芯固定部中,压纤板与插芯固定部之间相互配合后可形成一个轴向方向的间隙,该间隙和插芯内部的孔洞也是贯通的,因此从尾套穿入的光纤可以贯穿该间隙并延伸到插芯的孔洞处,套管可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所述压纤板运动,第一位置可以是光纤被插芯固定部和压纤板相互挤压程度最小的状态,此时光纤可以在轴向上方向能被外力抽拉;第二位置可以是光纤被插芯固定部和压纤板相互挤压程度最严重的状态,此时光纤可以在轴向上方向较难被外力或者不能被外力抽拉;当套管被运动到第一
位置时,即套管位于第一位置,所述套管与所述压纤板之间可以具有第一区域,所述光纤承受的挤压力为第一挤压力;当套管被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即套管位于压纤板的第二位置,套管与压纤板之间可以具有第二区域,所述光纤承受的挤压力为第二挤压力;其中,所述第一挤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挤压力。
[0007]在该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纤连接头由于采用插芯组件来接入光纤,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或者安装现场实际需要的光缆长度,由安装人员灵活裁剪进而得到实际所需长度的光缆,在安装现场即可对剪裁后的光缆端部进行组装。可见,本实施例中的光纤连接头的光缆长度可以在施工现场灵活设置,有利于节约光缆,且组装方便快捷。另外,由于光缆的皮线缆和加强件等被开剥后的光纤从尾套穿入到光纤连接头中,并直接贯穿插芯组件,这样当光纤露出插芯后,可以用研磨设备来处理插芯端面,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匹配液来连接光纤连接头中预埋的光纤和来自外部光缆的光纤,从而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现场组装的光纤连接头的损耗和提高了光学特性的可靠性,实现稳定可靠的光学对接。由于通过插芯组件内部的套管的运动,可以实现套管位于不同的位置上,从而实现了插芯组件对其内部的光纤不同的挤压力,从而实现了对光纤的解锁或者锁定,这样方便光纤连接头的组装。另外,由于采用插芯组件的光纤连接头,由于可以现场组装和拆卸,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插芯组件或者插芯组件的某个部件损坏,仅需要更换插芯组件或者插芯组件的某个部件即可,不需要更换光纤连接头的其它部件,大大降低了后期维护费用,节约成本。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光纤连接头的套管的外壁设置拨杆,那么套管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所述压纤板运动,可以具体为:拨杆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对所述压纤板做周向方向的运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外力拨动套管上的拨杆做周向运动,即围绕着压纤板做旋转运动,从而方便地通过调节套管处于第一位置还是处于第二位置,实现了对光纤的锁定或者解锁。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纤板的外壁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套管的内壁设置限位配合部;当所述限位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则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压纤板的第一位置;当所述限位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则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压纤板的第二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位于套管的限位配合部可以与压纤板的第一限位部的配合,也可以与压纤板的第一限位部的配合,这样就能够实现套管处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从而实现对光纤的解锁或锁定,进一步地可以实现对光纤连接器的拆卸或组装。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与限位配合部的结构是可以相互配合的,例如: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具体可以为凹槽型结构,所述限位配合部可以为凸起型结构;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具体可以为凸起型结构,所述限位配合部可以为凹槽型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与限位配合部的结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套管处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从而实现对光纤的解锁或锁定,进一步地,可以实现对光纤连接器的拆卸或组装。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压纤板不同的周向方向上。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周向方向是不同的,因此通过旋转套管的拨杆就可以实现限位配合部是位于第一限位部或者第二限位部,操作简单方便。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
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位于所述外壳的侧面,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是连通的;在装配所述光纤连接头时,所述拨杆从所述第二开口滑入到所述第一开口处,在所述光纤连接头装配完成后,所述限位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开口周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周向方向的尺寸。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开口周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周向方向的尺寸,因此拨杆可以在第一开口处进行拨动或者旋转,从而实现套管的位置的调整,进一步实现对光纤连接器的拆卸或组装。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压接结构和插芯组件;其中,所述外壳呈套筒状,套设在所述插芯组件的外侧,所述压接结构可拆卸式地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插芯组件包含插芯、插芯固定部、压纤板和套管,所述插芯固定在所述插芯固定部中,所述压纤板与所述插芯固定部相互配合后形成间隙,光纤贯穿所述间隙,所述光纤通过所述间隙延伸到所述插芯中;所述套管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所述压纤板运动;当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光纤承受的挤压力为第一挤压力;当所述套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光纤承受的挤压力为第二挤压力;其中,所述第一挤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挤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外壁设置拨杆;所述套管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所述压纤板运动,具体为:所述拨杆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对所述压纤板做周向方向的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纤板的外壁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套管的内壁设置限位配合部;当所述限位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则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压纤板的第一位置;当所述限位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时,则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压纤板的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具体为凹槽型结构,所述限位配合部为凸起型结构;或者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具体为凸起型结构,所述限位配合部为凹槽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压纤板不同的周向方向上。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光纤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位于所述外壳的侧面,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是连通的;在装配所述光纤连接头时,所述拨杆从所述第二开口滑入到所述第一开口处,在所述光纤连接头装配完成后,所述限位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开口周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开口周向方向的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吴丹李秀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