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退扭野战光缆收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型野战光缆自动收放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退扭收缆、整齐排缆的箱式退扭野战和普通光缆收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野战光缆收放装置存在以下问题:收放光缆距离短,制式收放车和自动收放装置一般较短,长距通信损耗大、中继短,难以实施长距大容量通信;性能单一、通用性差,仅能收放一种野战光缆,尤其不能收放重型、长距野战及普通光缆,难以建立稳定长距光缆线路;制式野战光缆自动收放装置技术繁杂、易损难修、性能单一,成本在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难以大量推广应用;现用自动收放装置仅适用于收放无扭光缆,无法回收长距有扭光缆,因而不能采用无轴存扭放缆方法实现重型长距快速放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适用性强,能够严格保证收缆的速度与车轮行进速度一致,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大节省人力的长距重型光缆自动退扭收缆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箱式退扭野战光缆收缆装置,包括箱体、收缆装置、排缆退扭装置、调速控制装置、缆盘、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箱体用于贮存、安装、固定收缆装置、排缆退扭装置、调速控制装置、控制电路;所述收缆装置用于自动收缆,收缆装置上套装缆盘;所述排缆退扭装置用于自动退扭收缆和整齐排缆;所述调速控制装置用于缓冲、检测光缆松紧状况,给控制电路提供控制信号,保证收缆的速度与车轮行进速度一致;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退扭野战光缆收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收缆装置、排缆退扭装置、调速控制装置、缆盘、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箱体用于贮存、安装、固定收缆装置、排缆退扭装置、调速控制装置、控制电路;所述收缆装置用于自动收缆,收缆装置上套装缆盘;所述排缆退扭装置用于自动退扭收缆和整齐排缆;所述调速控制装置用于缓冲、检测光缆松紧状况,给控制电路提供控制信号,保证收缆的速度与车轮行进速度一致;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收缆装置和排缆退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退扭野战光缆收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主箱、箱盖、导向吊轮和箱盖支架;其中,所述主箱前侧板可打开;所述箱盖一侧用铰链固定在主箱上;所述导向吊轮固定在箱盖内侧外边沿中间处;所述箱盖支架包括对称放置、使用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所述左侧支架前端转动连接在箱体左侧板内,箱盖打开时,左侧支架后端抬起与箱盖前角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退扭野战光缆收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缆装置包括转盘底座、中心立轴、转盘转桶、转盘齿轮、转盘电机、计数脉冲开关;其中,所述转盘底座呈“凹”型四面体,四周突出边沿用于与箱体侧板固定;所述中心立轴固定在转盘底座中央;所述转盘转桶由转盘和中间圆桶构成“凸”型,所述中间圆桶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中心立轴上;所述转盘齿轮与中间圆桶底部连接固定,所述转盘电机固定在转盘底座上,转盘电机输出轴端的齿轮与转盘齿轮啮合,所述计数脉冲开关固定在转盘齿轮下方的底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退扭野战光缆收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缆退扭装置包括升降丝杆、升降圆环、升降电机、导缆轮架、导缆轮、防脱护盖、圆环滑轮、摇臂齿轮、摇臂电机、摇臂、上导缆环、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其中,所述升降丝杆共2个,左右对称直立固定在箱体内侧,并分别垂直穿过升降圆环的丝母座螺纹孔,其转动时带动升降圆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电机共2个,其轴分别连接固定在两个升降丝杆下面,带动两个升降丝杆同步同向转动;所述导缆轮架转动连接在摇臂上;所述导缆轮直立转动连接在导缆轮架上,周边有导缆槽;所述防脱护盖转动固定在导缆轮上,其轴与导缆轮同轴,可转动120度,用于取放光缆;所述圆环滑轮转动连接在摇臂上,外侧滑动连接在升降圆环上;所述摇臂齿轮在转盘转桶的转盘与转盘齿轮之间,并与其同轴,转动连接在转盘转桶外侧;所述摇臂电机固定的转盘底座上,其轴上的齿轮与摇臂齿轮啮合;所述摇臂固定在摇臂齿轮一侧,并穿过导缆轮架和圆环滑轮滑动孔,带动导缆轮架、导缆轮、圆环滑轮沿升降圆环圆周滑动;所述上导缆环固定在摇臂的上端,环中间设开闭锁扣,用于取放光缆;所述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安装固定在升降丝杆上下两端,用于控制升降圆环活动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退扭野战光缆收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导向轮组、滑动杆、舞蹈轮组拉簧、余缆探测轮、余缆探测支架、余缆探测拉簧、防脱护轮、减速开关、停止开关、加速开关、光缆限位杆、计速开关;其中,所述底座挂在箱体外侧上部或箱体内侧;所述固定导向轮组的导缆轮同轴安装在底座上端;所述滑动杆竖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舞蹈轮组的导缆轮同轴且通过支架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舞蹈轮组拉簧连接在底座下端和舞蹈轮组之间;所述余缆探测支架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余缆探测轮转动固定在余缆探测支架上;所述余缆探测拉簧连接在底座上端和余缆探测支架之间;所述防脱护轮分别设置在导向轮组、舞蹈轮组上;所述减速开关设置在固定导向轮组与舞蹈轮组之间,且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停止开关设置在减速开关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忠,徐舒宇,郝国斌,王钰,李戈,彭发波,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一四零一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