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轧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74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碾轧管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推送单元、旋轮单元和拉拔单元;推送单元包括芯棒和能够沿该芯棒的轴向进行移动以将套在芯棒上的管向旋轮单元进给的第一移动元件;旋轮单元包括多个围绕芯棒沿周向布置的旋轮,旋轮能够围绕各自的中心轴进行自转和围绕芯棒进行周向转动;拉拔单元用于沿芯棒的轴向拉拔管。该装置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可保证金属塑性成形性能,特别是可以针对难变形金属进行塑性加工;该装置在加工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废料,且该进程中的金属塑性流动与挤压,使得管件成品组织与力学性能也能显著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碾轧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碾轧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针对管件加工,常见的有拉拔、强力旋压、热轧等加工工艺。其中,拉拔与旋压都可对管件性能有较大改良,而拉拔主要针对塑性好、易变形的金属,旋压加工可加工材料范围较广,但其效率较低。因此,为了保证加工管件时的效率以及可加工范围,有必要对现有的加工装置进行改良与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碾轧管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推送单元、旋轮单元和拉拔单元;推送单元包括芯棒和能够沿该芯棒的轴向进行移动以将套在芯棒上的管向旋轮单元进给的第一移动元件;旋轮单元包括多个围绕芯棒沿周向布置的旋轮,旋轮能够围绕各自的中心轴进行自转和围绕芯棒进行周向转动;拉拔单元用于沿芯棒的轴向拉拔管。
[000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轮的中心轴平行于芯棒的轴向,多个旋轮中的部分或全部旋轮能够在同一个垂直于芯棒的平面上绕芯棒进行周向转动。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旋轮分成在管的进给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至少两组,每组中的各旋轮能够在同一个垂直于芯棒的平面上绕芯棒进行周向转动,每组旋轮对应一个公共的外切圆,这些公共的外切圆的半径能够被设置成在管的进给方向上逐渐减小。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送单元还包括:支承芯棒和第一移动元件的第一支架;以及与第一移动元件连接以驱动第一移动元件在芯棒的轴向上移动的第一动力机构。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被第一支架支承并与第一移动元件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以及与第一丝杆传动连接的减速器和电机;第一支架上设有与芯棒的轴向平行的导轨,第一移动元件与导轨滑动配合。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送单元还包括在芯棒的轴向上前后设置的能够选择性地夹持和脱离芯棒的两个夹持装置。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芯棒两侧的一对夹持部和致动该对夹持部使它们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第二动力机构。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元件设置在两个夹持装置之间,第一移动元件上具有通孔,芯棒从通孔中穿过,通孔处设有用于改变通孔的开度大小的闸板以及致动闸板的第三动力机构。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轮单元包括:与芯棒同轴并能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的空心的主轴;以及与主轴传动连接的第四动力机构;其中,旋轮可转动地被主轴的壁支承并部分地伸入主轴的空腔内,旋轮在主轴的径向上的位置可调。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轴的壁具有贯通该壁的槽,旋轮可转动地设置在块体上,块体上具有可转动的第二丝杆,块体置入槽中,槽的口部设有槽盖,第二丝杆贯穿槽盖并向外
延伸,第二丝杆与槽盖螺纹配合,块体与槽的内壁形成沿主轴的径向引导块体的导向结构。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拔单元包括用于夹持管的夹钳、用于支承夹钳的第二移动元件以及带动第二移动元件沿管的进给方向直线移动的第五动力机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装置结合了旋压、挤压和拉拔加工工艺,二者结合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还可保证金属塑性成形性能,特别是可以针对难变形金属进行塑性加工,提供了新的思路,扩展了金属加工方式;该装置在加工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废料,且该进程中的金属塑性流动与挤压,使得管件成品组织与力学性能也能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轧管装置的侧示图。
[0016]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轧管装置的推送单元和旋轮单元的侧视图。
[0017]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主轴的侧视图。
[0018]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旋轮布置图。
[0019]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夹持装置在夹持芯棒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0020]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夹持装置在脱离芯棒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0021]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闸板减小通孔开度事时的状态图。
[0022]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的闸板分离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推送单元100、旋轮单元200、拉拔单元300、管400、芯棒101、第一移动元件102、第一支架103、减速器和电机104、导轨105、第一丝杆106、夹持装置107、夹持部108、第二动力机构109、通孔110、闸板111、第三动力机构112、第二支架201、主轴202、旋轮204、轴承205、皮带轮206、块体207、第二丝杆208、槽209、槽盖210、夹钳301、第二移动元件302、电机303、减速器304、链轮链条机构30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请参考图1所示,碾轧管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推送单元100、旋轮单元200和拉拔单元300。
[0027]请参考图2,推送单元100包括芯棒101和能够沿该芯棒101的轴向进行移动以将套在芯棒101上的管向旋轮单元200进给的第一移动元件102。芯棒101呈圆柱状,其延伸到旋轮单元200中,在推送和碾轧的过程中能够为管提供支承。第一移动元件102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芯棒101沿着芯棒101的轴向移动,用于将套在芯棒101上的管推入旋轮单元200进行压力加工。
[0028]请继续参考图2,推送单元100还包括第一支架103和第一动力机构。第一支架103用于支承芯棒101和第一移动元件102。具体而言,第一移动元件102以可沿管的进给方向移
动的方式被第一支架103支承,例如在第一支架103上设有与芯棒101的轴向平行的导轨105,第一移动元件102与该导轨105滑动配合,使第一移动元件102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架103滑动。进一步地,在第一移动元件102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根导轨105。
[0029]第一动力机构与第一移动元件102连接,用以驱动第一移动元件102在芯棒101的轴向上移动。举例而言,第一动力机构包括沿管的进给方向延伸的第一丝杆106和与第一丝杆106传动连接的减速器和电机104。第一丝杆10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被第一支架103支承,例如第一丝杆106的两端分别通过滚珠轴承连接在第一支架103上。第一丝杆106与减速器可通过联轴器相连。减速器和电机104可以是通过联轴器相连的两个部件,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集成体(又称减速电机)。进一步地,第一动力机构具有两组,该两组第一动力机构的第一丝杆106分别与设置在第一移动元件102上的两个丝杆螺母螺纹连接。
[0030]在向旋轮单元200进给管400时,减速器和电机104驱动第一丝杆106转动,将第一移动元件102向旋轮单元200方向推进。第一移动元件102在前进的同时,推着管400的后端,将管沿芯棒101的轴向向着旋轮单元200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碾轧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推送单元、旋轮单元和拉拔单元;所述推送单元包括芯棒和能够沿该芯棒的轴向进行移动以将套在所述芯棒上的管向所述旋轮单元进给的第一移动元件;所述旋轮单元包括多个围绕所述芯棒沿周向布置的旋轮,所述旋轮能够围绕各自的中心轴进行自转和围绕所述芯棒进行周向转动;所述拉拔单元用于沿所述芯棒的轴向拉拔所述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碾轧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轮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芯棒的轴向,所述多个旋轮中的部分或全部旋轮能够在同一个垂直于所述芯棒的平面上绕所述芯棒进行周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碾轧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旋轮分成在所述管的进给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至少两组,每组中的各旋轮能够在同一个垂直于所述芯棒的平面上绕所述芯棒进行周向转动,每组旋轮对应一个公共的外切圆,这些公共的外切圆的半径能够被设置成在管的进给方向上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碾轧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单元还包括:支承所述芯棒和所述第一移动元件的第一支架;以及与所述第一移动元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元件在所述芯棒的轴向上移动的第一动力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碾轧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被所述第一支架支承并与所述第一移动元件螺纹配合的第一丝杆;以及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的减速器和电机;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芯棒的轴向平行的导轨,所述第一移动元件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碾轧管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