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天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470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天线系统,包括:第一PCB板、与第一PCB板呈正交设置的第二PCB板,第一PCB板的设有控制器、第一偶极子天线、第二偶极子天线、第一反射器及第二反射器;第一偶极子天线和第二偶极子天线相交,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以第二偶极子天线为中轴线对称布置在第一PCB板的两侧;第二PCB板设有第三反射器及第四反射器,其中,第三反射器和第四反射器以第二偶极子天线为中轴线对称布置在第二PCB板的两侧;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偶极子天线和第二偶极子天线之间的切换,并控制第一反射器、第二反射器、第三反射器及第四反射器的启闭,以实现天线不同方向辐射,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同时所述智能天线系统组装难度低。智能天线系统组装难度低。智能天线系统组装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天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天线是无线通信产品中重要的元件之一,其对无线通信产品的通信范围、通信质量等均有重大影响。如今无线通信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场景越来越多,辐射场型固定或极少可切换的辐射场型的天线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无线通信产品的设计需求。为了获得更大的通信范围或更优的通信质量,让无线通信产品能够改变天线辐射场型,现有天线系统的常规设计是:设置一个垂直方向的偶级子天线、以为围绕该偶级子天线且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环形基板、以及垂直设置在该环形基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引向器、反射器,通过控制引向器、反射器的通断可以实现辐射方向的切换。但是,现有的天线系统组装难度大,且天线最大辐射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不能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天线系统,其能有效降低天线的组装难度,同时实现天线不同方向辐射,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通信需求。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天线系统,包括: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呈正交设置的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的设有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偶极子天线、第二偶极子天线、第一反射器以及第二反射器;其中,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相交,所述第一反射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以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为中轴线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两侧;所述第二PCB板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反射器以及第四反射器,其中,所述第三反射器和所述第四反射器以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为中轴线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二PCB板的两侧;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之间的切换,并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器、所述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三反射器及所述第四反射器的启闭。
[000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沿斜45
°
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反射器、所述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三反射器、所述第四反射器与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平行设置。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第一开关单元以及第二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一接地部以及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一接地部之间;所述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二接地部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辐射部和所述第二接地部之间;所述第一接地部与所述第二接地部通过覆铜通孔连接。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包括第三辐射部、第四辐射部、第三接
地部、第四接地部、第三开关单元以及第四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三辐射部、所述第三接地部以及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三辐射部和所述第三接地部之间;所述第四辐射部、所述第四接地部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四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四辐射部和所述第四接地部之间;所述第三接地部与所述第四接地部通过所述覆铜通孔连接。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反射器包括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反射部的第五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反射器包括第三反射部、第四反射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三反射部和所述第四反射部的第六开关单元。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反射器包括第五反射部、第六反射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五反射部和所述第六反射部的第七开关单元;所述第四反射器包括第七反射部、第八反射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七反射部和所述第八反射部的第八开关单元。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PCB板包括第一竖直基板、第二竖直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基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竖直基板的底部之间的水平基板,所述第三反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基板上,所述第四反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基板上。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PCB板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卡槽,所述水平基板的上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二PCB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第七开关单元以及第八开关单元为Pin二极管。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第七开关单元以及第八开关单元的通断;
[0014]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第七开关单元和第八开关单元断开时,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进入工作状态,智能天线系统切换至水平全向辐射;
[0015]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断开,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第七开关单元和第八开关单元断开或者其中任意一个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进入工作状态,智能天线系统切换至倾斜45
°
辐射;
[0016]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导通,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断开,且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第七开关单元和第八开关单元中任意一个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进入工作状态,智能天线系统切换至水平定向辐射;
[0017]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导通,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断开,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和第六开关单元中任意一个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七开关单元和第八开关单元中任意一个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进入工作状态,智能天线系统切换至水平定向辐射。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智能天线系统,包括: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呈正交设置的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的设有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偶极子天线、第二偶极子天线、第一反射器以及第二反射器;其中,所述第
一偶极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相交,所述第一反射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以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为中轴线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两侧;所述第二PCB板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反射器以及第四反射器,其中,所述第三反射器和所述第四反射器以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为中轴线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二PCB板的两侧;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之间的切换。由于所述控制器、第一偶极子天线、第二偶极子天线、第一反射器以及第二反射器印制在所述第一PCB板上,所述第三反射器以及第四反射器印制在所述第二PCB板上,只需组合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即可完成天线系统的安装,组装难度低,同时设置两组偶极子天线,通过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呈正交设置的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的设有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偶极子天线、第二偶极子天线、第一反射器以及第二反射器;其中,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相交,所述第一反射器和所述第二反射器以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为中轴线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两侧;所述第二PCB板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反射器以及第四反射器,其中,所述第三反射器和所述第四反射器以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为中轴线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二PCB板的两侧;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之间的切换,并控制所述第一反射器、所述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三反射器及所述第四反射器的启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沿斜45
°
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反射器、所述第二反射器、所述第三反射器、所述第四反射器与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偶极子天线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第一接地部、第二接地部、第一开关单元以及第二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一接地部以及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一辐射部和所述第一接地部之间;所述第二辐射部、所述第二接地部以及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辐射部和所述第二接地部之间;所述第一接地部与所述第二接地部通过覆铜通孔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偶极子天线包括第三辐射部、第四辐射部、第三接地部、第四接地部、第三开关单元以及第四开关单元;其中,所述第三辐射部、所述第三接地部以及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三辐射部和所述第三接地部之间;所述第四辐射部、所述第四接地部以及所述第四开关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PCB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四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四辐射部和所述第四接地部之间;所述第三接地部与所述第四接地部通过所述覆铜通孔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器包括第一反射部、第二反射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射部和所述第二反射部的第五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反射器包括第三反射部、第四反射部以及连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洲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