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458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制氮装置、储氮瓶、主管道,制氮装置与储氮瓶相连,储氮瓶连接主管道;储氮瓶上设有用于检测储氮瓶内压力值的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监测电池箱的第一探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此设计,实现对公共交通工具发生火灾应急情况的预警、发现与干预;减少二次伤害的状况发生,实现安全联动,可持续抑制火灾发生,并可通过持续监控避免二次险情。免二次险情。免二次险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为了方便人员运输,公共交通工具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部分,常见的公共交通工具包含新能源公交、客运车、旅游巴士、校车、机场摆渡车、专用车、轨道交通等,然而现有的公共交通工具出现应急情况时,例如撞车、追尾、落水、人为纵火、劫持、动力电池着火、高压电器件着火、低压舱体着火,发生火灾险情,司机、乘客和救援人员无法与车辆形成安全配置联动,实现紧急避险将危险降到低值,从而导致司机和救援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匆忙被动操作,车内人员错过最佳逃生时间,同时,在出现误操作情况下,还会导致人员的二次伤害。
[0003]现有公共交通工具当出现火灾或应急险情后,整车的安全配置无法实现联动,无法在较快时间内完成紧急通道打开,无法打开或瞬间打开车门,从而保证司机和乘客的逃生时间,同时,无法及时将险情告知消防和应急部门,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救援,消除危险。
[0004]现有新能源车辆电池箱采用筒装干粉灭火剂外置在电池箱体外部,出现火情时无法对火源针对性灭火;或者采用六氟丙烷、七氟丙烷和全氟乙酮,出现火情时喷射在箱体内部实现灭火,上述外置式和内喷式的灭火方式,均为动力电池箱体内出现火情后进行被动灭火,不能主动抑制动力电池箱内出现着火隐患,存在安全风险。
[0005]现有公共交通工具当出现火灾险情后,容易出现二次复燃的情况,无法彻底解决灭火问题;无法对易燃点或可燃点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预警,需要等到明火或冒浓烟状态,增加灭火难度和风险;无法自动紧急打开车内照明设施,光线较暗区域,容易造成人员拥挤、踩踏等二次伤害;除了司机将乘客门打开外,无其他逃生出口,容易造成车内人员在乘客门区域拥挤、踩踏等二次伤害;无法自动紧急打开警示报警装置,提醒救援人员即时识别车辆或将险情上传至救援平台。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9]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制氮装置、储氮瓶、主管道,所述制氮装置与所述储氮瓶相连,所述储氮瓶连接所述主管道;
[0010]所述储氮瓶上设有用于检测储氮瓶内压力值的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连接主控制器;
[0011]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电池箱的第一探测装置,所述第一探测装置包括用于
检测电池箱内氢气浓度的氢气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烟雾浓度的第一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VOC浓度的第一VOC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CO浓度的第一CO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氧气浓度的的氧气传感器和用于检测电池箱内压力值的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
[0012]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箱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
[0013]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车厢的第二探测装置,所述第二探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车厢内烟雾浓度的第二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VOC浓度的第二VOC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CO浓度的第二CO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0014]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用于连接车厢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
[0015]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高压舱的第三探测装置,所述第三探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高压舱内烟雾浓度的第三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舱内VOC浓度的第三VOC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舱内CO浓度的第三CO传感器和用于检测高压舱内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
[0016]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用于连接高压舱的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
[0017]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低压舱的第四探测装置,所述第四探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低压舱内烟雾浓度的第四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低压舱内VOC浓度的第四VOC传感器、用于检测低压舱内CO浓度的第四CO传感器和用于检测低压舱内温度的第四温度传感器;
[0018]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用于连接低压舱的第四支管,所述第四支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
[0019]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连接所述主管道。
[0020]所述储氮瓶中的高压氮气经稳压系统降压后输送至主管道内。
[0021]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公共交通工具的车辆控制器。
[0022]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车身外侧的第一报警装置与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车身内侧的第二报警装置。
[0023]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车身侧窗上的自动破玻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车身内侧的车内喷淋装置。
[0024]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发送报警和位置信息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进而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将报警和位置信息发送至车辆运营平台和车辆应急救援平台。
[0025]所述主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并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开度,进而将储氮瓶中的氮气不间断向充入电池箱内,将电池箱内的氧气逼出,减少电池箱内的氧气浓度。
[0026]所述制氮装置将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后储存在储氮瓶中,通过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监测储氮瓶中压力并反馈压力值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所监测的压力值与预设定的压力值的比对,判断制氮装置是否工作;
[0027]所述主控制器通过第一探测装置实时监测电池箱内的参数指标,通过氢气传感器检测电池箱内氢气浓度,通过第一烟雾传感器检测电池箱内烟雾浓度,通过第一VOC传感器检测电池箱内VOC浓度,通过第一CO传感器检测电池箱内CO浓度,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电池箱内温度,通过氧气传感器检测电池箱内氧气浓度,通过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电
池箱内压力值,主控制器根据第一探测装置所监测电池箱内的参数指标与预设定的参数比对,判断第一电磁阀是否开启,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的时间和第一电磁阀的开度,进而将储氮瓶中的氮气或灭火装置中的灭火剂充入电池箱内;
[0028]所述主控制器通过第二探测装置实时监测车厢内的参数指标,通过第二烟雾传感器检测车厢内烟雾浓度,通过第二VOC传感器检测车厢内VOC浓度,通过第二CO传感器检测车厢内CO浓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厢内温度,主控制器根据第二探测装置所监测车厢内的参数指标与预设定的参数比对,判断第二电磁阀是否开启,并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的时间和第二电磁阀的开度,进而将储氮瓶中的氮气或灭火装置中的灭火剂充入车厢内;
[0029]所述主控制器通过第三探测装置实时监测高压舱内的参数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制氮装置、储氮瓶、主管道,所述制氮装置与所述储氮瓶相连,所述储氮瓶连接所述主管道;所述储氮瓶上设有用于检测储氮瓶内压力值的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连接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电池箱的第一探测装置,所述第一探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电池箱内氢气浓度的氢气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烟雾浓度的第一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VOC浓度的第一VOC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CO浓度的第一CO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内氧气浓度的的氧气传感器和用于检测电池箱内压力值的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池箱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车厢的第二探测装置,所述第二探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车厢内烟雾浓度的第二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VOC浓度的第二VOC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CO浓度的第二CO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用于连接车厢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高压舱的第三探测装置,所述第三探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高压舱内烟雾浓度的第三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舱内VOC浓度的第三VOC传感器、用于检测高压舱内CO浓度的第三CO传感器和用于检测高压舱内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用于连接高压舱的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低压舱的第四探测装置,所述第四探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低压舱内烟雾浓度的第四烟雾传感器、用于检测低压舱内VOC浓度的第四VOC传感器、用于检测低压舱内CO浓度的第四CO传感器和用于检测低压舱内温度的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主管道上设有用于连接低压舱的第四支管,所述第四支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连接所述主管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氮瓶中的高压氮气经稳压系统降压后输送至主管道内。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公共交通工具的车辆控制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车身外侧的第一报警装置与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车身内侧的第二报警装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车身侧窗上的自动破玻器;所述主控制器控制连接安装在公共交通工具车身内侧的车内喷淋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发送报警和位置信息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进而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将报警和位置信息发送至车辆运营平台和车辆应急救援平台。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火灾应急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处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绍奚海波张静飞张小丽张新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安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