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53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混合槽、集水槽和集油槽,混合槽内分别设置有混合腔、集水腔和集油腔,集水腔的下部与混合腔的下部连通,集油腔的下部与混合腔的中部或上部连通,集水腔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集油腔的上部设置有溢油口,在竖直方向上,溢油口高于溢水口;集水槽通过溢水口与集水腔连通,集水槽内设置有排水管,在竖直方向上,排水管的进水口高于溢水口;集油槽通过溢油口与集油腔连通,集油槽设置有排油口,在竖直方向上,排油口高于溢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需消耗电能且油水分离效果好的优点。效果好的优点。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水分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无需消耗能耗的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该废水中含有润滑油,润滑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润滑油会浮于水面上。若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工厂内一般配备除油装置。工厂内常用的除油装置为刮油机,刮油机又称为撇油机、油水分离机、浮油捞除机等,刮油机是利用油和水之间特定的物理特性,通过环形钢带连续工作吸附去除废水中表面的浮油。但是,刮油机需要通电才能工作,刮油机长期工作需消耗大量电能,对于含油废水量较大的工厂来说,刮油机的长期连续使用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成本。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有无需消耗电能的油水分离装置,该油水分离装置一般设置有分离槽、出水管和出油口,出油口位于出水管上方,由于油漂浮在水面上,油从出油口排出,水从出水管排走。但是该油水分离装置在连续作业过程中,由于废水持续排入分离槽,使得分离槽表面产生波浪波动,容易使得液面部分水跟随油一起从出油口排出,使得分离后的油液里包含一定量的水,分离后的水里包含一定量的油,导致油水分离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消耗电能、且油水分离效果好的油水分离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油水分离器,包括混合槽、集水槽和集油槽,混合槽内分别设置有混合腔、集水腔和集油腔,混合腔的下部与集水腔的下部连通,集油腔与混合腔连通,集水腔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集油腔的上部设置有溢油口,在竖直方向上,溢油口高于溢水口;集水槽通过溢水口与集水腔连通,集水槽内设置有排水管,在竖直方向上,排水管的进水口高于溢水口;集油槽通过溢油口与集油腔连通,集油槽设置有排油口,在竖直方向上,排油口高于溢油口。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混合腔的下部与集水腔的下部连通,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及油和水的物理特性,对混合腔内的液体进行油水分离;通过设置高于溢油口的排油口,可对集油槽内的液体进行第二次分离,通过设置排水管的进水口高于溢水口,在排水管排水过程中,集水腔内的液面会高于溢水口,利用溢水口对集水腔内的液体进行第二次分离,有利于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通过设置排油口高于溢油口,在集油槽向外排油时,集油槽内的油液淹没溢油口,即集油腔内的油液表面高于溢油口,使得集油腔内的油液对其下方的水及整个混合腔内的水产生较大的向下的压力,而集油腔、混合腔及集水腔相互连通,在该压力的作用下,将集水腔内的水通过溢水口压入集水槽内并从排水管向外排走,实现排水和排油的同时进行,方便及时排走分离完成的油和水,使得本专利技术可长期连续不间断地工作,且工作过程中无需消耗电能,有利于节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工厂中,用于分离工业废水中的油液,也适用于餐饮行业,用于分离餐饮行业废水中的油液。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集水槽的面积大于集油槽的面积。
[0008]由上述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利用集水槽与集油槽的面积比来达到油与水的高度差要求,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集水槽与集油槽的面积比越大,油与水的高度差越大,对提高集油腔内油液厚度越有利,即集油腔内油液向下产生的压力越强,越能将集水腔内的水压入集水槽内并能加速集水槽内水向外的排放速度。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集油槽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驱动排油口上下移动。
[0010]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升降组件,壳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排油口的所在高度,进而调节集油槽及集油腔内的油液厚度,以调节其向下的压力大小,以适应油含量不同的废水的实际压力需求,保证油和水能正常分离并及时排走。
[00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座、楔块和活动座,固定座设置有横向滑动槽和两个纵向滑动槽,活动座的两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纵向滑动槽内,楔块滑动地设置在横向滑动槽内,且楔块位于活动座的下方,楔块推动活动座上下移动,排油口设置在活动座的中部上。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竖直方向上,排油口高于排水管的进水口。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排水管沿纵向设置在集水槽的槽底,排水管的上部凸起于集水槽的槽底。
[0014]进一步的方案是,混合槽内设置有隔板和缓冲板,隔板位于混合腔和集水腔之间,缓冲板连接在隔板的一侧,缓冲板位于混合腔的中部或下部内。
[001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缓冲板,用于缓冲从污水管的废水对混合槽的冲击力,特别是当废水开始进入混合槽时,即废水注满混合槽前,能有效防止废水中的油冲过隔板的底部进入集水腔内,有利于提高集水腔内的油水分离效果。
[00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缓冲板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第一倾斜部从缓冲板背向隔板的一侧边缘倾斜向上延伸,第二倾斜部从与隔板相邻的一侧边缘倾斜向上延伸。
[0017]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倾斜部,当废水冲刷缓冲板时,被缓冲板阻挡反射的废水沿倾斜部表面向上流动,倾斜部起到导引作用,使得废水中的油液与缓冲板冲击时能向上移动,有利于避免油液向下飞溅而意外穿过隔板的底部进入集水腔内,进一步提高集水腔内的油水分离效果。
[0018]进一步的方案是,混合腔内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位于缓冲板的上方。
[0019]进一步的方案是,混合腔和集油腔之间设置有挡板部,挡板部与溢油口对应布置。
[0020]由上述方案可见,在废水注满混合槽后,连续注入废水导致混合槽的液面不断产生波浪,通过设置挡板部,能有效防止阻挡波浪直接冲向溢油口,避免水跟随油一起穿过溢油口,有利于提高油水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2]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4]图4是图3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5]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0026]图6是图3中D

D处的剖视图。
[0027]图7是图6中E处的放大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升降组件的分解图。
[002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油水分离器包括混合槽1、集水槽2和集油槽3,混合槽1、集水槽2和集油槽3排列成矩形,以节省空间。
[0031]混合槽1设为矩形,混合槽1内设置有混合腔11、集水腔12和集油腔13,混合腔11的面积大于集水腔12的面积,混合腔11的面积也大于集油腔13的面积。集水腔12沿混合腔11的长度方向延伸地设置在混合腔11的一侧,集水腔12的下部与混合腔11的下部连通,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实现集水腔12的第一次油水分离。集油腔13沿混合腔11的宽度方向延伸地设置在混合腔11的一端,集油腔13与混合腔11连通,进入混合腔11内的浮油可直接进入集油腔13内。混合腔11内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组件5,用于过滤废水中的废屑等固体杂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槽,所述混合槽内分别设置有混合腔、集水腔和集油腔,所述混合腔的下部与所述集水腔的下部连通,所述集油腔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集水腔的上部设置有溢水口,所述集油腔的上部设置有溢油口,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溢油口高于所述溢水口;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所述溢水口与所述集水腔连通,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排水管,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高于所述溢水口;集油槽,所述集油槽通过所述溢油口与所述集油腔连通,所述集油槽设置有排油口,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排油口高于所述溢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的面积大于所述集油槽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排油口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座、楔块和活动座,所述固定座设置有横向滑动槽和两个纵向滑动槽,所述活动座的两端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纵向滑动槽内,所述楔块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横向滑动槽内,且所述楔块位于所述活动座的下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三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