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52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包括:步骤(1):隐伏溶洞施工前进行施工勘察;步骤(2):在完成步骤(1)的基础上,当隐伏溶洞的顶板厚度小于等于2m时,采用回填碎石的方式对隐伏溶洞进行处理;步骤(3):在完成步骤(1)的基础上,当隐伏溶洞的顶板厚度大于2m时,对于未充填或半充填类型的洞体,采用施工设备在地面搅拌后高压灌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步骤(4):在完成步骤(1)的基础上,当隐伏溶洞的顶板厚度大于2m时,对于全部填充的洞体,采用强夯法施工处理。相对溶洞上部浇筑钢筋混凝土梁、梁板跨越等其他处理工艺,本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保护环境等多方面优点。等多方面优点。等多方面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及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未来五年内中国内陆西南片区将新建一批大型民用机场,而我国西南片区地形地貌多以丘陵地貌为主,尤其是以贵州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岩溶丘陵地貌更是常见。在已有高填方机场中,九寨、吕梁等高填方机场填筑体以土料为主,还有的原地基相对均匀,而贵阳龙洞堡机场场区地形起伏大,原地基为岩溶地质,原地面不稳定,土石方工程以石方为主。同时勘察区岩溶发育有以竖向发育为主,水平发育较少的特性。岩溶主要形态为竖向落水洞、漏斗、溶蚀裂隙带(或称作视大溶洞)、溶沟溶槽、溶隙溶缝发育。经定性分析,多数溶洞顶板均不稳定,在强夯施工及填方荷载作用下,发生岩溶顶板塌陷的可能。针对隐伏溶洞洞内填充状态不同,处理工艺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包括:
[0005]步骤(1):隐伏溶洞施工前进行施工勘察;
[0006]步骤(2):在完成步骤(1)的基础上,当隐伏溶洞的顶板厚度小于等于2m时,采用回填碎石的方式对隐伏溶洞进行处理;
[0007]步骤(3):在完成步骤(1)的基础上,当隐伏溶洞的顶板厚度大于2m时,对于未充填或半充填类型的洞体,采用施工设备在地面搅拌后高压灌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
[0008]步骤(4):在完成步骤(1)的基础上,当隐伏溶洞的顶板厚度大于2m时,对于全部填充的洞体,采用强夯法施工处理。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所述步骤(3)中灌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未充填或半充填洞体的设计要求如下:利用施工设备在地面将混合料预先搅拌成低标号混凝土,然后利用高压混凝土泵由钻孔注入隐伏洞体中,充填扩散范围较大,易充填密实。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所述步骤(3)中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施工放样

勘查复核

清除溶洞洞顶表土覆盖物

钻孔

灌注低标号混凝土

回填碎石

碾压密实。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所述施工放样的要点如下:根据设计图纸,对区域内溶洞进行施工放样,并由地勘单位进行复勘,复核溶洞信息,确定溶
洞充填类型、洞体体积、洞泾以及洞深的信息,以确定隐伏溶洞处理方法、溶洞体积方量。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装置,所述混凝土生产装置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车以及混凝土输送部,所述混凝土搅拌站用于将水泥、粉煤灰、砂、细石搅拌混合为低标号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泵车用于将上述低标号混凝土运输至混凝土输送部,所述混凝土输送部用于将上述混凝土高压注入隐伏溶洞内。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所述混凝土输送部包括混凝土移动输送车,所述混凝土移动输送车上设置有料斗仓、高压混凝土泵以及导料筒,所述高压混凝土泵设置在所述料斗仓的外端,所述导料筒与所述高压混凝土泵的出料筒连接,所述导料筒可延伸至钻孔内向隐伏溶洞注入混凝土。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所述料斗仓配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减速机、第一搅拌轴部、第二搅拌轴部以及第三搅拌轴部,所述减速机设置在所述料斗仓的上端,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减速机上,并与所述减速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部、第二搅拌轴部以及第三搅拌轴部均布设置在所述料斗仓内,并且所述第一搅拌轴部、第二搅拌轴部以及第三搅拌轴部均与所述减速机转动连接。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所述高压混凝土泵的出料筒配设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出料筒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固定座、第一锁紧机构、第二锁紧机构以及支撑机构,所述出料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移动输送车上,所述出料固定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翅板,所述横向翅板通过多个所述第一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移动输送车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料固定座上,所述第二锁紧机构设置两个并与所述支撑机构将所述出料筒固定住,所述出料固定座的上端中部设置有两个第一竖直孔,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竖直弹簧、两个竖直支杆以及两个第一C型支板,所述第一竖直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孔的内部,所述竖直支杆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孔内并与所述第一竖直弹簧连接,所述第一C型支板铰接在所述竖直支杆的上端,并且两个第一C型支板之间铰接,所述第一C型支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耐磨层。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竖直扣板、第二C型支板、内绞盘、内从动轮以及绞线,所述出料固定座上设置两个第二竖直孔,所述竖直扣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孔内,所述内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孔的底部,所述内绞盘设置在所述出料固定座的内底部,并且所述内绞盘通过绞线与所述竖直扣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C型支板设置在所述竖直扣板的上端并抵顶所述出料筒,所述第二C型支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二耐磨层,其中一个所述第二C型支板上设置有第一锁扣斜板,另一个所述第二C型支板上设置有第二锁扣斜板,所述第一锁扣斜板上设置有第三竖直孔、第一锁扣槽,所述第三竖直孔,所述第三竖直孔内设置有竖直锁杆,所述第一锁扣槽内设置有可动锁杆以及支撑所述可动锁杆的第三弹簧,所述竖直锁杆的下端抵顶所述可动锁杆,所述第二锁扣斜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可动锁杆对应的第二锁扣槽。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竖直锁紧筒、螺杆、第三竖直弹簧、下压锥块以及两个横向锥块,所述横向翅板上设置有第四竖直孔,所述竖直锁紧筒穿设在所述第四竖直孔内,并且所述竖直锁紧筒上设置有
凸出环,所述竖直锁紧筒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混凝土移动输送车的第四竖直孔内,所述竖直锁紧筒的下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开孔,所述螺杆、第三竖直弹簧、下压锥块以及两个横向锥块设置在所述竖直锁紧筒内,并且所述螺杆抵顶所述第三竖直弹簧,使得所述下压锥块的下端抵顶两个所述横向锥块穿过所述开孔延伸至所述第四竖直孔的锁紧内环槽中,并且两个所述横向锥块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隐伏溶洞根据埋深不同,顶板厚度不同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其中埋深浅采用清爆换填+强夯+碎石保护层+土工布+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隐伏溶洞施工前进行施工勘察;步骤(2):在完成步骤(1)的基础上,当隐伏溶洞的顶板厚度小于等于2m时,采用回填碎石的方式对隐伏溶洞进行处理;步骤(3):在完成步骤(1)的基础上,当隐伏溶洞的顶板厚度大于2m时,对于未充填或半充填类型的洞体,采用施工设备在地面搅拌后高压灌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步骤(4):在完成步骤(1)的基础上,当隐伏溶洞的顶板厚度大于2m时,对于全部填充的洞体,采用强夯法施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灌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未充填或半充填洞体的设计要求如下:利用施工设备在地面将混合料预先搅拌成低标号混凝土,然后利用高压混凝土泵由钻孔注入隐伏洞体中,充填扩散范围较大,易充填密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施工放样

勘查复核

清除溶洞洞顶表土覆盖物

钻孔

灌注低标号混凝土

回填碎石

碾压密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放样的要点如下:根据设计图纸,对区域内溶洞进行施工放样,并由地勘单位进行复勘,复核溶洞信息,确定溶洞充填类型、洞体体积、洞泾以及洞深的信息,以确定隐伏溶洞处理方法、溶洞体积方量。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装置,所述混凝土生产装置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车以及混凝土输送部(10),所述混凝土搅拌站用于将水泥、粉煤灰、砂、细石搅拌混合为低标号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泵车用于将上述低标号混凝土运输至混凝土输送部(10),所述混凝土输送部(10)用于将上述混凝土高压注入隐伏溶洞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输送部(10)包括混凝土移动输送车(20),所述混凝土移动输送车(20)上设置有料斗仓(30)、高压混凝土泵(40)以及导料筒(50),所述高压混凝土泵(40)设置在所述料斗仓(30)的外端,所述导料筒(50)与所述高压混凝土泵(40)的出料筒(41)连接,所述导料筒(50)可延伸至钻孔内向隐伏溶洞注入混凝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仓(30)配设有搅拌机构(31),所述搅拌机构(31)包括搅拌电机(311)、减速机(312)、第一搅拌轴部(313)、第二搅拌轴部(314)以及第三搅拌轴部(315),所述减速机(312)设置在所述料斗仓(30)的上端,所述搅拌电机(311)设置在所述减速机(312)上,并与所述减速机(3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部(313)、第二搅拌轴部(314)以及第三搅拌轴部(315)均布设置在所述料斗仓(30)内,并且所述第一搅拌轴部(313)、第二搅拌轴部(314)以及第三搅拌轴部(315)均与所述减速机(312)转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伏溶洞土方回填施工工艺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混凝土泵(40)的出料筒(41)配设有出料机构(60),所述出料机构(60)与所述出料筒(41)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料机构(60)包括出料固定座(601)、第一锁紧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丽刘爱军毛国奇张健王海荣金敏张文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