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涉及航测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四组扇叶,每组所述扇叶的一端均设置有一组防护架,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无人机主体之间设置有二号对接头,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帽,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缓冲底座,所述对接帽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对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设置的防护架,用于保护扇叶,设置的调节马达与锥形盒,方便保护摄像头,盒盖方便保护锥形盒与摄像头,避免无人机不适用的时候灰尘进入摄像头内部,支撑架方便调节盒的安装以及无人机的降落。支撑架方便调节盒的安装以及无人机的降落。支撑架方便调节盒的安装以及无人机的降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航测无人机
,特别涉及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航测是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无人机与数码相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数字航摄技术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无人机与航空摄影测量相结合使得“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成为航空遥感领域的一个崭新发展方向,无人机航拍可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灾害应急与处理、国土监察、资源开发、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尤其在基础测绘、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测绘数据获取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0003]现有的航测无人机在安装使用时,不方便摄像头的保护,摄像头长期裸露在外界人,灰尘容易进入到摄像头,影响拍摄,并且扇叶缺少保护装置,受到撞击后容易损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我们提出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四组扇叶,每组所述扇叶的一端均设置有一组防护架,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无人机主体之间设置有二号对接头,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帽,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设置有缓冲底座,所述对接帽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对接头,所述一号对接头位于调节盒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调节盒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下端内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盒盖,所述调节盒的内部设置有调节马达,所述调节马达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杆。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外壁设置有空心螺纹杆,所述空心螺纹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锥形盒,所述锥形盒的内部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空心螺纹杆与调节杆之间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空心螺纹杆的内壁通过连接螺纹与调节杆的外壁活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盒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螺丝,所述调节盒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螺丝与支撑架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无人机主体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螺丝,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螺丝与无人机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架与无人机主体之间设置有三号固定螺丝,所述防护架的下端
内表面通过三号固定螺丝与无人机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盒盖与保护盒之间设置有活动弹簧,所述盒盖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动弹簧与保护盒的一侧内表面活动连接。
[0012]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防护架,用于保护扇叶,由于无人机的飞行需要靠扇叶转动来带动,当扇叶受到撞击损坏后会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如果扇叶受损严重,还会使得无人机从空中掉落受到猛烈撞击直接损坏,这里在扇叶的正下发,通过螺丝将防护架拧在无人机主体的下端,通过边侧弯折的部分挡住扇叶,避免扇叶受到撞击,间接保护无人机,并且防护架为质量较轻的架子,不会影响扇叶的转动以及无人机主体的质量。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调节马达与锥形盒,方便保护摄像头,以往的无人机,摄像头大都是长期裸露在外面,若不慎被行人踢到,容易受损,影响拍摄,这里将摄像头装在锥形盒的内部,当使用无人机的时候,通过控制调节盒内部的调节马达带动调节杆旋转,将空心螺纹杆向下推动带动锥形盒顶开盒盖,将摄像头放出,在不使用无人机的时候,控制调节马达反转,将锥形盒收回保护盒的内部,这样可以避免摄像头受到直接撞击,这里将调节盒安装在支撑架的下端,并将支撑架安装在无人机主体的下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盒盖与保护盒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调节马达与锥形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无人机主体;2、防护架;3、扇叶;4、调节盒;5、缓冲底座;6、支撑架;7、锥形盒;8、摄像头;9、盒盖;10、保护盒;11、一号对接头;12、二号对接头;13、对接帽;14、调节马达;15、调节杆;16、空心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
‑
3所示,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无人机主体1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四组扇叶3,每组扇叶3的一端均设置有一组防护架2,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6,支撑架6与无人机主体1之间设置有二号对接头12,支撑架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帽13,支撑架6的端部设置有缓冲底座5,对接帽1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对接头11,一号对接头11位于调节盒4的上端外表面,调节盒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盒10,保护盒10的下端内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盒盖9,调节盒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马达14,调节马达1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杆15。
[0023]调节杆15的外壁设置有空心螺纹杆16,空心螺纹杆1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锥形盒7,锥形盒7的内部设置有摄像头8,空心螺纹杆16与调节杆15之间设置有连接螺纹,空心螺纹杆16的内壁通过连接螺纹与调节杆15的外壁活动连接。
[0024]调节盒4与支撑架6之间设置有一号固定螺丝,调节盒4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一号固定螺丝与支撑架6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25]支撑架6与无人机主体1之间设置有二号固定螺丝,支撑架6的上端外表面通过二号固定螺丝与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26]防护架2与无人机主体1之间设置有三号固定螺丝,防护架2的下端内表面通过三号固定螺丝与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
[0027]盒盖9与保护盒10之间设置有活动弹簧,盒盖9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动弹簧与保护盒10的一侧内表面活动连接。
[0028]具体实施例一:设置的盒盖9方便保护锥形盒7与摄像头8,避免无人机不适用的时候灰尘进入摄像头8内部。
[0029]具体实施例二:设置的支撑架6方便调节盒4的安装以及无人机的降落。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使用时,设置的防护架2,用于保护扇叶3,由于无人机的飞行需要靠扇叶3转动来带动,当扇叶3受到撞击损坏后会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如果扇叶3受损严重,还会使得无人机从空中掉落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四组扇叶(3),每组所述扇叶(3)的一端均设置有一组防护架(2),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与无人机主体(1)之间设置有二号对接头(12),所述支撑架(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对接帽(13),所述支撑架(6)的端部设置有缓冲底座(5),所述对接帽(1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一号对接头(11),所述一号对接头(11)位于调节盒(4)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调节盒(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盒(10),所述保护盒(10)的下端内表面对称设置有两组盒盖(9),所述调节盒(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马达(14),所述调节马达(1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杆(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航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5)的外壁设置有空心螺纹杆(16),所述空心螺纹杆(16)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锥形盒(7),所述锥形盒(7)的内部设置有摄像头(8),所述空心螺纹杆(16)与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学海,姜彦如,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大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