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式前照灯组装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40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0
一种组装件,包括外壳、嵌框和配光镜,或外壳散热器、外壳边缘、嵌框和配光镜,其中所述外壳或所述外壳散热器包括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嵌框或所述外壳边缘包括第二表面,所述外壳或所述外壳散热器的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模制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界面表面,所述界面表面具有界面角,从垂直于嵌框和外壳且嵌框和外壳绕其进行模制的中心轴起测得对于围绕所述中心轴的所有界面角偏离均不超过90度。轴的所有界面角偏离均不超过90度。轴的所有界面角偏离均不超过90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三件式前照灯组装件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照灯组装件,其具有至少三个部件:外壳、嵌框和配光镜。
[0002]专利技术概述一种组装件包括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嵌框包括第二表面,将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模制到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界面表面,所述界面表面具有界面角,从垂直于嵌框和外壳且嵌框和外壳绕其进行模制的中心轴起测得对于围绕所述中心轴的所有界面角偏离均不超过90度。
[0003]一种不同的组装件包括导热性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其中所述嵌框包括热塑性组合物部分,根据DIN ISO 13468

2:2006(D65,10
°
)在4mm的层厚上测定,所述热塑性组合物部分在380nm至780nm范围内具有小于20%的透光率(light transmission),并且其中根据DIN ISO 13468

2: 2006测定,基底层以其相应厚度对于800nm至1600nm的IR辐射具有至少40%的透光率。
[0004]一种组装件包括外壳散热器、外壳边缘、嵌框和配光镜,其中所述外壳散热器包括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外壳边缘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模制到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界面表面,所述界面表面具有界面角,从垂直于外壳边缘且外壳边缘绕其进行模制的中心轴起测得对于围绕中心轴的所有界面角偏离均不超过90度。
[000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散热器和外壳边缘,并且所述第一表面是外壳边缘的表面。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配光镜热焊接、优选激光焊接至所述嵌框或所述外壳。在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彼此相容或混溶的聚合物。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散热器、外壳边缘、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彼此相容或混溶的聚合物。
[0006]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大于50重量%的聚碳酸酯。在再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散热器、外壳边缘、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大于50重量%的聚碳酸酯。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配光镜包含大于80%的聚碳酸酯。在再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或所述外壳散热器具有1 W/m

K至40 W/m

K的热导率。在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或所述外壳散热器包含20重量%至60重量%的膨胀石墨和40重量%至80重量%的聚碳酸酯。在另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至少80重量%的聚碳酸酯。在另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或所述外壳散热器模制到反光镜。
[0007]在另一个尚未公开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嵌框是不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嵌框包括热塑性组合物部分,根据DIN ISO 13468

2:2006(D65,10
°
)在4mm的层厚上测定,所述热塑性组合物部分在380nm至780nm范围内具有小于20%的透光率,并且其中根据DIN ISO 13468

2: 2006测定,基底层以其相应厚度对于800nm至1600nm的IR辐射具有至少40%的透光率。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嵌框包括具有1.0mm至6.0mm的厚度的热塑性组合物部分。
[0008]在再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组装件进一步包括功能元件,其连接至所述外壳或所述外壳散热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功能元件模制到外壳。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所
述外壳不包含金属。在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嵌框之间,或所述外壳散热器和所述嵌框之间,或所述外壳边缘和所述嵌框之间,或所述外壳散热器和所述外壳边缘之间没有连接件(attachment)。在另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嵌框和所述配光镜之间没有连接件。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嵌框之间,或所述外壳边缘和所述嵌框之间,或所述外壳散热器和所述外壳边缘之间没有胶粘剂。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嵌框和所述配光镜之间没有胶粘剂。在另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汽车前照灯或汽车前端包括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件。
[0009]专利技术详述在
中,存在对在应用设计中提供高度灵活性(包括低能耗、轻量设计和可再利用性)同时还以非常有效的方式生产的多功能部件的增长的需求。
[0010]这是在不同的领域如电子或汽车应用中所期望的。本文公开了一种包括不同模块的功能前照灯组装件,所述模块可以牢固地组装,优选不需要额外的紧固装置或胶粘剂(例如螺钉、紧固件、胶粘剂,统称为“连接件”),其在组装部件的寿命期内提供高机械稳定性和功能性,同时易于拆卸,例如用于使用后的后续再利用。因此,本公开内容教导了使用高份额的彼此相容或混溶的材料来生产整体组装件及其相应模块。这不但允许在组装件的每个模块中所使用的材料的再利用,而且还允许将整个组装件作为一个部件的再利用。
[0011]许多汽车前照灯由以下材料制成:外壳中的铸造或冲压的金属或玻璃纤维填充的聚丙烯材料,同时在其它部件中可以使用其它聚合物,例如用于配光镜的聚碳酸酯。因此,胶合步骤是必要的以使外壳与配光镜或其它部件结合。由于这两种不同的聚合物组分的不相容性,因此它们不能一起机械地再利用。此外,高度期望的是减少组件的重量和整个组装件的碳足迹,这在使用铸造或冲压的金属部件(例如用于外壳散热器)时是难以实现的。
[0012]本文公开的是一种包括外壳部件的前照灯组装件,所述外壳部件包括由导热热塑性材料制成的散热器和由具有高机械稳定性、优选高冲击强度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外壳边缘,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件包括集成在所述外壳部件中的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功能元件,例如灯和传感器。一个或多个功能元件可以通过注射成型或通过嵌件成型来无缝集成至外壳中。
[0013]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采用注射成型工艺来有效地制造本专利技术的组装件的方法。
[0014]由热塑性树脂产生模制品的注射成型工艺在本领域是已知的。在这样的工艺中,将热塑性树脂熔化并注射到模具中或“射入”模具中,在该模具中固体部件通过模具的轮廓成型。过去已存在二次注射成型工艺以允许两种不同的热塑性树脂被包括在一个模具中。注射第一热塑性材料(thermoplastic),然后允许其冷却。然后,将第二热塑性材料注射到模具中,并除了相对模具的轮廓模制外相对第一(冷却的)热塑性材料模制。第二射入热塑性材料通过进入模具的第一(冷却的)热塑性材料的轮廓成型。该方法具有若干优点,包括产生两个独立的模制品,它们的外表面具有平整平面或成型表面以配合在一起。然而,仅通过平整表面分离两个模制的热塑性材料存在局限性。例如,在第二射入的冷却过程中,材料在其收缩和冷却时可能从第一射入材料上脱落,限制了穿过表面发生的传热能力。另外,穿过平整表面的传热受到该表面积的限制,考虑到两种材料接触的可用空间,该表面积往往是可行的最小表面积。为了克服该局限性,将热塑性材料共混物在还热时彼此模制,其中第二射入材料具有比第一射入材料高的热导率。通过该方式,在两种材料(其然后冷却在一
起)之间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组装件,包括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嵌框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模制到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界面表面,所述界面表面具有界面角,从垂直于所述嵌框和所述外壳且所述嵌框和所述外壳绕其进行模制的中心轴起测得对于围绕所述中心轴的所有界面角偏离均不超过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散热器和外壳边缘,并且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壳边缘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配光镜热焊接至所述嵌框或所述外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配光镜激光焊接至所述嵌框或所述外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彼此相容或混溶的聚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大于50重量%的聚碳酸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配光镜包含大于80%的聚碳酸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具有1W/m

K至40W/m

K的热导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包含20重量%至60重量%的膨胀石墨和40重量%至80重量%的聚碳酸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模制到反光镜。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散热器具有1W/m

K至40W/m

K的热导率。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散热器包含20重量%至60重量%的膨胀石墨和40重量%至80重量%的聚碳酸酯。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至少80重量%的聚碳酸酯。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配光镜是透明的,并且所述嵌框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嵌框包括热塑性组合物部分,根据DIN ISO 13468

2:2006(D65,10
°
)在4mm的层厚上测定,所述热塑性组合物部分在380nm至780nm范围内具有小于20%的透光率,并且其中根据DIN ISO 13468

2: 2006测定,基底层以其相应厚度对于800nm至1600nm的IR辐射具有至少40%的透光率。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嵌框包括具有1.0mm至6.0mm的厚度的热塑性组合物部分。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外壳的功能元件。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功能元件模制到所述外壳。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不包含金属。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嵌框之间没有连接件。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嵌框和所述配光镜之间没有连接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嵌框之间没有胶粘剂。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嵌框和所述配光镜之间没有胶粘剂。24.一种汽车前照灯或汽车前端,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件。
25.一种组装件,包括导热性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其中所述嵌框包括热塑性组合物部分,根据DIN ISO 13468

2:2006(D65,10
°
)在4mm的层厚上测定,所述热塑性组合物部分在380nm至780nm范围内具有小于20%的透光率,并且其中根据DIN ISO 13468

2: 2006测定,基底层以其相应厚度对于800nm至1600nm的IR辐射具有至少40%的透光率。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嵌框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模制到所述第二表面的一部分以形成界面表面,所述界面表面具有界面角,从垂直于所述嵌框和所述外壳且所述嵌框和所述外壳绕其进行模制的中心轴起测得对于围绕所述中心轴的所有界面角偏离均不超过90度。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散热器和外壳边缘,并且所述第一表面是所述外壳边缘的表面。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嵌框热焊接至所述配光镜。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嵌框激光焊接至所述配光镜。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彼此相容或混溶的聚合物。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外壳、嵌框和配光镜各自包含大于50重量%的聚碳酸酯。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组装件,其中所述配光镜包含大于80%的聚碳酸酯。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科思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