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403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能够在使大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时防止在一对屏蔽件的一方发生磁饱和而损害检测结果的直线性,能够高精度地测定大电流,该电流检测装置具备:板状的汇流条,供被测定电流流动;磁传感器,配置于在汇流条的厚度方向与汇流条对置的位置,对因被测定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而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及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由磁性材料构成,在汇流条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夹住汇流条和磁传感器,第一屏蔽件被配置于磁传感器侧,第二屏蔽件被配置于汇流条侧,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被构成为在被测定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的状态下,第一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与第二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的比率成为1:1至1:2。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流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测定在汇流条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流传感器具备:一对屏蔽板,被配置为在厚度方向上夹住汇流条,并且由磁性材料构成;以及磁检测元件,配置于汇流条与一方的屏蔽板之间,对因在汇流条中流动的电流而产生的磁场的强度进行检测,屏蔽板被设为长度20mm以上、宽度24mm以上且38mm以下。由此,使得能够在测定大电流的用途中抑制磁饱和从而获得足够的屏蔽性能。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693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流传感器中,为了获得规定的屏蔽效果,将屏蔽板的宽度设为24mm以上,为了抑制磁饱和化率,将屏蔽板的宽度设为38mm以下,但在使大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时,与磁检测元件侧的屏蔽板相比汇流条侧的屏蔽板处容易较早地发生磁饱和,若在一方的屏蔽板发生磁饱和,则通过磁检测元件获得的检测结果的直线性容易受损,存在无法维持高检测精度的问题。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检测装置,该电流检测装置能够通过一对屏蔽件获得足够的屏蔽效果,并且能够在使大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时防止在一对屏蔽件的一方发生磁饱和而损害检测结果的直线性,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测定大电流。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具备:板状的汇流条,供被测定电流流动;磁传感器,配置于在汇流条的厚度方向与汇流条对置的位置,对因被测定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而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以及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由磁性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在汇流条的厚度方向上,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夹住汇流条和磁传感器,第一屏蔽件配置于磁传感器侧,第二屏蔽件配置于汇流条侧,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被构成为:在被测定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的状态下,第一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与第二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的比率成为1:1至1:2。
[0011]这样一来,将汇流条侧的第二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设为相对于磁传感器侧的第一屏蔽件相同至磁传感器侧的第一屏蔽件的二倍的范围,由此,能够防止在一方的屏蔽件处先发生磁饱和,从而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直线性,即使是大电流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检测。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汇流条呈带板状延伸,第一屏蔽件和第二
屏蔽件分别被配置为平行于汇流条,从第一屏蔽件至汇流条的距离比从第二屏蔽件至汇流条的距离短,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由相同的材质构成,并且俯视形状彼此相同,第二屏蔽件的厚度比第一屏蔽件的厚度大。在该构成中,优选的是,第一屏蔽件的厚度与第二屏蔽件的厚度的比率为1:1至1:2.5。
[0013]由此,能够将第一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与第二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的比率控制在1:1至1:2的范围,因此,在使大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时,也能够防止在一对屏蔽件的一方发生磁饱和,从而能够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直线性的高精度的检测。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汇流条呈带板状延伸,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分别被配置为与汇流条平行,从第一屏蔽件至汇流条的距离比从第二屏蔽件至汇流条的距离短,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由相同的材质构成,并且沿着汇流条的延伸设置方向的长度和厚度彼此相同,在与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第二屏蔽件的宽度比第一屏蔽件的宽度小。在该构成中,优选的是,第一屏蔽件的宽度尺寸与第二屏蔽件的宽度尺寸的比率为1:1至1:0.3。
[0015]由此,能够将第一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与第二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的比率控制在1:1至1:2的范围,因此,在使大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时,也能够防止在一对屏蔽件的一方发生磁饱和,从而能够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直线性的高精度的检测。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中,优选的是,汇流条呈带板状延伸,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分别被配置为与汇流条平行,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由相同的材质构成,并且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从第一屏蔽件至汇流条的距离为从第二屏蔽件至汇流条的距离以下。在该构成中,优选的是,从第一屏蔽件至汇流条的距离与从第二屏蔽件至汇流条的距离的比率为1:0.2至1:1。
[0017]由此,能够将第一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与第二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的比率控制在1:1至1:2的范围,因此,在使大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时,也能够防止在一对屏蔽件的一方发生磁饱和,从而能够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直线性的高精度的检测。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一对屏蔽件获得足够的屏蔽效果,并且能够在使大电流在汇流条中流动时防止在一对屏蔽件的一方发生磁饱和而损害检测结果的直线性,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测定大电流。
附图说明
[0020]图1(a)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装置的基本构成的立体图,图1(b)为电流检测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2(a)为沿着图1(a)的A-A

线的剖视图,图2(b)为沿着图1(a)的B-B

线的剖视图。
[0022]图3(a)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磁传感器以及上下一对屏蔽件的位置与大小的关系的侧视图,图3(b)为表示一对屏蔽件的、磁通密度的比相对于厚度的比的关系的图表。
[0023]图4(a)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磁传感器以及上下一对屏蔽件的位置与大小的关系的侧视图,图4(b)为表示一对屏蔽件的、磁通密度的比相对于宽度的比的关系的
图表。
[0024]图5(a)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汇流条、磁传感器以及上下一对屏蔽件的位置与大小的关系的侧视图,图5(b)为表示一对屏蔽件的磁通密度的比相对于各自与汇流条的距离的比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装置详细地加以说明。
[0026]首先,基于图1和图2,对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装置10的基本的构成加以说明。各部件的大小或相对位置是参照图3~5针对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图1(a)为表示电流检测装置10的基本构成的立体图,图1(b)为电流检测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图2(a)为沿图1(a)的A-A

线的剖视图,图2(b)为图1(a)的B-B

线的剖视图。
[0027]如图1(a)、图1(b)所示,电流检测装置10具备将上侧(图1的Z1侧)的盖部件11a与下侧(图1(a)、图1(b)的Z2侧)的外壳部件11b彼此固定而构成的大致长方体状的壳体11,三根汇流条21、22、23沿上述壳体11的宽度方向(图1(a)、图1(b)的Y1-Y2方向)贯通外壳部件11b。
[0028]三根汇流条21、22、23是彼此同一形状的导电性的板材,被配置为对置的两个板面分别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流检测装置,具备:板状的汇流条,供被测定电流流动;磁传感器,配置于在上述汇流条的厚度方向上与上述汇流条对置的位置,对因上述被测定电流在上述汇流条中流动而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以及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由磁性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汇流条的厚度方向上,以上述第一屏蔽件和上述第二屏蔽件夹住上述汇流条和上述磁传感器的方式,上述第一屏蔽件被配置于上述磁传感器侧,上述第二屏蔽件被配置于上述汇流条侧,上述第一屏蔽件和上述第二屏蔽件被构成为:在上述被测定电流在上述汇流条中流动的状态下,上述第一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与上述第二屏蔽件的内部的磁通密度的比率成为1:1至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检测装置,其中,上述汇流条呈带板状延伸,上述第一屏蔽件和上述第二屏蔽件分别被配置为与上述汇流条平行,从上述第一屏蔽件至上述汇流条的距离比从上述第二屏蔽件至上述汇流条的距离短,上述第一屏蔽件和上述第二屏蔽件由相同的材质构成,并且俯视形状彼此相同,上述第二屏蔽件的厚度比上述第一屏蔽件的厚度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检测装置,其中,上述第一屏蔽件的厚度与上述第二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学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