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394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用于制备保险管,将帽盖压入熔丝管体的两端,包括旋转轮和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旋转轮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外壁通过平键连接有一级压帽机构,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壁通过平键连接有二级压帽机构,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和所述二级压帽机构对称分布,且所述旋转轮位于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和所述二级压帽机构之间,所述转轴的末端连接有链传动和驱动电机,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旋转轮、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和所述二级压帽机构旋转。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各部件互相配合即可完成整个压帽工序,大大节省了人力,减少了人工误差,在提高加工质量的同时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有利于提高产品合格率。有利于提高产品合格率。有利于提高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作保险管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保险管,是一种安装在电路中,保证电路安全运行的电器元件,也被称为熔断器,其结构包括管体、帽盖以及熔丝,帽盖设置于管体两端,熔丝位于管体内且与管体两端的帽盖相连。当通过保险管的电流较大时,熔丝具有自动熔断的特性,因此保险管安装于电路中时,起到过载保护、受热自动熔断的作用。
[0003]自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爱迪生专利技术了第一个插塞式保险丝之后,保险管的种类和应用变得越来越多和广,在很多电气设备中,都离不开保险管。然而,现有保险管的生产大都采用半手工半自动化模式,需要人工逐一将熔丝插入管体内,再将帽盖压入管体的两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的同时,还经常会出现漏插或者多插、帽盖压不到位的情况,在大批量生产中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且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
[0005]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用于制备保险管,将帽盖压入熔丝管体的两端,包括旋转轮和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旋转轮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外壁通过平键连接有一级压帽机构,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壁通过平键连接有二级压帽机构,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和所述二级压帽机构对称分布,且所述旋转轮位于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和所述二级压帽机构之间,
[0006]所述转轴的末端连接有链传动和驱动电机,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旋转轮、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和所述二级压帽机构旋转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轮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熔丝管体的导料槽。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包括一级顶帽单元和一级压帽单元,所述一级顶帽单元包括一级旋转座,所述一级旋转座靠近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帽盖的一级导槽,所述一级旋转座的远离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一级沉头孔,所述一级沉头孔内设有一级顶杆、第一弹簧和第一钢球,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一级顶杆上,所述第一钢球位于所述一级顶杆远离所述旋转轮的一侧。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压帽单元包括一级套筒、一级轴承座、一级调节螺杆、一级弹簧座、一级浮动压头、第二弹簧和第二钢球,所述第二钢球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钢球相接,所述第二钢球的另一侧连接所述一级浮动压头,所述一级浮动压头远离所述第二钢球的一侧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一级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一级浮动压头与所述一级弹簧座之间,所述一级弹簧座固定在所述一级套筒内,所述一级套筒固定在所述一级轴承座上,并与所述一级调节螺杆通过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压帽机构包括二级顶帽单元和二级压帽单元,所
述二级顶帽单元包括二级旋转座,所述一级旋转座靠近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帽盖的二级导槽,所述二级旋转座的远离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二级沉头孔,所述二级沉头孔内设有二级顶杆、第三弹簧和第三钢球,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所述二级顶杆上,所述第三钢球位于所述二级顶杆远离所述旋转轮的一侧。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压帽单元包括二级套筒、二级轴承座、二级调节螺杆、二级弹簧座、二级浮动压头、第四弹簧和第四钢球,所述第四钢球的一侧与所述第三钢球相接,所述第四钢球的另一侧连接所述二级浮动压头,所述二级浮动压头远离所述第四钢球的一侧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二级套筒的一端,所述第四弹簧位于所述二级浮动压头与所述二级弹簧座之间,所述二级弹簧座固定在所述二级套筒内,所述二级套筒固定在所述二级轴承座上,并与所述二级调节螺杆通过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熔丝管体自动送料装置的料道上,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帽盖自动送料装置的料道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一侧分别设有驱动器与控制元件,所述传感器、所述驱动器和所述控制元件电性相连。
[0014]上述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在对保险管进行压帽时,所述转轴通过所述驱动电机提供动力进行转动,所述转轴转动的同时带动所述旋转轮进行转动,在所述熔丝管体自动送料单元的协助下,熔丝管体落入所述导料槽内,待所述旋转轮顺时针旋转18
°
后,端帽在所述帽盖自动送料单元的协助下分别落入所述一级导槽和所述二级导槽内,接着,在所述一级顶帽单元和所述二级顶帽单元的共同配合下,两端帽被顶向熔丝管体,然后,所述旋转轮继续旋转,在所述一级压帽单元和所述二级压帽单元的共同配合下,使端帽与熔丝管体内的熔丝实现充分接触,最后压帽完毕的保险管随着所述旋转轮的转动落入保险管成品放置区。
[0015]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各部件互相配合即可完成整个压帽工序,大大节省了人力,减少了人工误差,在提高加工质量的同时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有利于提高保险管的生产效率以及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的一级旋转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的二级旋转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旋转轮,11、导料槽,2、一级压帽机构,21、一级顶帽单元, 211、一级旋转座,2111、一级导槽,212、一级顶杆,213、第一弹簧,214、第一钢球,22、一级压帽单元,221、一级套筒,222、一级轴承座,223、一级调节螺杆,224、一级弹簧座,225、一级浮动压头,226、第二弹簧,227、第二钢球,3、二级压帽机构,31、二级顶帽单元,311、二级旋转座,3111、二级沉头孔,312、二级顶杆,313、第三弹簧,314、第三钢球,32、二级压帽单元,321、二级套筒,322、二级轴承座,323、二级调节螺杆,324、二级弹簧座,325、二级浮动压头,326、第四弹簧,327、第四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用于制备保险管,将帽盖压入熔丝管体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轮和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旋转轮通过平键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外壁通过平键连接有一级压帽机构,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外壁通过平键连接有二级压帽机构,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和所述二级压帽机构对称分布,且所述旋转轮位于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和所述二级压帽机构之间,所述转轴的末端连接有链传动和驱动电机,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旋转轮、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和所述二级压帽机构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熔丝管体的导料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压帽机构包括一级顶帽单元和一级压帽单元,所述一级顶帽单元包括一级旋转座,所述一级旋转座靠近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帽盖的一级导槽,所述一级旋转座的远离所述旋转轮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一级沉头孔,所述一级沉头孔内设有一级顶杆、第一弹簧和第一钢球,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一级顶杆上,所述第一钢球位于所述一级顶杆远离所述旋转轮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管自动压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压帽单元包括一级套筒、一级轴承座、一级调节螺杆、一级弹簧座、一级浮动压头、第二弹簧和第二钢球,所述第二钢球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钢球相接,所述第二钢球的另一侧连接所述一级浮动压头,所述一级浮动压头远离所述第二钢球的一侧通过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一级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一级浮动压头与所述一级弹簧座之间,所述一级弹簧座固定在所述一级套筒内,所述一级套筒固定在所述一级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淑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