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干化机、气力输送组件、冷却混合装置、第一给料机构和干污泥仓;干化机的卸料口与气力输送组件连通;冷却混合装置包括冷却仓以及均与冷却仓连接的水冷结构和风冷结构,气力输送组件与冷却仓连通,气力输送组件用于将干化机排出的干污泥气力输送至冷却仓;第一给料机构的进料端与冷却混合装置连通,第一给料机构的出料端与干污泥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中物料在高压气流冲击下以流态化输送到料仓中,对污泥含水率要求较低,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且冷却效率高,实现污泥的快速输送。送。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污泥处理厂干化车间中通常配备有若干套污泥干化系统,用于板框脱水后污泥(含水率60%)的干化作业,每套干化系统包含:干化机进料螺旋、卧式薄层干化机、冷却螺旋、无轴输送螺旋、斗式提升机、双向螺旋、干污泥料仓等。板框脱水后的污泥从湿泥料仓经干化机进料螺旋输送到干化机内部,污泥中的水分在干化机中蒸发后,出料污泥含水率降至40%、温度约为90度,干化后污泥经冷却螺旋将温度降至50度以下,再经无轴输送螺旋输送至斗式提升机料斗中,最后由斗式提升机将污泥由地面垂直运送至干泥料仓中。
[0003]由于现有出料系统由“冷却螺旋+无轴螺旋+斗式提升机+双向螺旋”的串联多级污泥输送方式构成,干化机卸料后的污泥传输效率与稳定性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因其结构与传输方式对传输污泥的含水率较严格,适用含水率范围较窄,输送污泥含水率不得高于40%,然而当外来污泥泥质出现小幅波动时,干化污泥经冷却螺旋输送期间,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凝结造成返潮,易于堵塞系统,为保证干化后污泥的持续稳定的输送,不得不降低输送系统与干化机进料螺旋输送速率,情况严重时导致整条干化线停产,且造成安全隐患;
[0005]2)系统输送能力较低。该出料系统设计输送能力为7m3/h,而实际运行中为保证整体平稳运行必须将负荷限制在2m3/h以内;
[0006]3)故障率高、稳定性差,由于输送系统包括的设备单元与工段较多,其中任一级设备故障都将导致整条干化生产线停产,且输送系统各级设备体积较大,维修作业空间较狭窄,给设备故障维修带来一定的难度,设备故障恢复时间较长,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长,维护、维修工作量日益增长,设备维修挤占了干化系统正常运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对污泥含水率要求以及系统维护成较低,且具有较高的污泥输送效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技术提供一种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干化机、气力输送组件、冷却混合装置、第一给料机构和干污泥仓;
[0010]所述干化机的卸料口与所述气力输送组件连通;
[0011]所述冷却混合装置包括冷却仓以及均与所述冷却仓连接的水冷结构和风冷结构,所述气力输送组件与所述冷却仓连通,所述气力输送组件用于将所述干化机排出的干污泥气力输送至所述冷却仓;
[0012]所述第一给料机构的进料端与所述冷却混合装置连通,所述第一给料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干污泥仓连通,所述第一给料机构用于将冷却的所述干污泥转排至所述干污泥
仓。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气力输送组件包括分料器、第一星型给料机、第一风机以及与冷却混合装置连通的喷射器;
[0014]所述分料器连接于所述干化机和所述第一星型给料机之间,所述分料器用于控制所述干化机和所述第一星型给料机之间的连通状态;
[0015]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一星型给料机均与所述喷射器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用于令所述喷射器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喷射器将所述第一星型给料机排出的干污泥流态化并输送至所述冷却混合装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喷射器具有前压力检测器、后压力检测器和真空度检测器,所述前压力检测器位于所述喷射器与所述第一风机连接的端部,所述后压力检测器位于所述喷射器与所述冷却混合装置连通的端部,所述真空度检测器位于所述前压力检测器和所述后压力检测器之间。
[0017]进一步地,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冷却水管路,所述冷却仓的外壁具有冷却腔,所述冷却水管路与所述冷却腔连通。
[0018]进一步地,所述风冷结构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与所述冷却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向所述冷却仓内吹冷却风。
[001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仓具有料位检测器和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料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冷却仓内的料位信息,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冷却仓内的温度信息。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料位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料位信息和所述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料位信息和所述温度信息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给料机构包括第二星型给料机和螺旋送料器,所述第二星型给料机连接于所述冷却混合装置与所述螺旋送料器之间,所述干污泥仓与所述螺旋送料器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干污泥仓配置为两个,所述螺旋送料器为双螺旋送料器,所述双螺旋送料器的两个卸料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干污泥仓连接。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与所述冷却混合装置连通,用于排出所述冷却混合装置中的气体。
[0024]本技术提供的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0025]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技术提供的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采用气力输送技术,物料在高压气流冲击下以流态化输送到料仓中,对污泥含水率要求较低,无需设置输送螺旋,从而避免了采用螺旋输送方法时,因干污泥与机槽、叶片摩擦,所造成的单位动力消耗过大,电机过载现象,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且输送过程中,冷却混合装置通过水冷以及风冷双重冷却方式对流态化的干污泥进行降温,冷却效率高,实现污泥的快速输送。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报警原理框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标:1
‑
干化机;2
‑
气力输送组件;21
‑
分料器;22
‑
第一星型给料机;23
‑
第一风机;24
‑
喷射器;241
‑
前压力检测器;242
‑
后压力检测器;243
‑
真空度检测器;3
‑
冷却混合装置;31
‑
冷却仓;311
‑
冷却腔;312
‑
料位检测器;313
‑
温度检测传感器;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干化机(1)、气力输送组件(2)、冷却混合装置(3)、第一给料机构(4)和干污泥仓(5);所述干化机(1)的卸料口与所述气力输送组件(2)连通;所述冷却混合装置(3)包括冷却仓(31)以及均与所述冷却仓(31)连接的水冷结构和风冷结构,所述气力输送组件(2)与所述冷却仓(31)连通,所述气力输送组件(2)用于将所述干化机(1)排出的干污泥气力输送至所述冷却仓(31);所述第一给料机构(4)的进料端与所述冷却混合装置(3)连通,所述第一给料机构(4)的出料端与所述干污泥仓(5)连通,所述第一给料机构(4)用于将冷却的所述干污泥转排至所述干污泥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输送组件(2)包括分料器(21)、第一星型给料机(22)、第一风机(23)以及与冷却混合装置(3)连通的喷射器(24);所述分料器(21)连接于所述干化机(1)和所述第一星型给料机(22)之间,所述分料器(21)用于控制所述干化机(1)和所述第一星型给料机(22)之间的连通状态;所述第一风机(23)和所述第一星型给料机(22)均与所述喷射器(24)连接,所述第一风机(23)用于令所述喷射器(24)形成负压,以使所述喷射器(24)将所述第一星型给料机(22)排出的干污泥流态化并输送至所述冷却混合装置(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化污泥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24)具有前压力检测器(241)、后压力检测器(242)和真空度检测器(243),所述前压力检测器(241)位于所述喷射器(24)与所述第一风机(23)连接的端部,所述后压力检测器(242)位于所述喷射器(24)与所述冷却混合装置(3)连通的端部,所述真空度检测器(243)位于所述前压力检测器(241)和所述后压力检测器(242)之间。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河,姜龙,刘宝玉,侯汉宗,张振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英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