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869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6
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包括在补光灯支架上安装有分别呈环形的导光片、扩散罩,扩散罩安装在导光片前方,补光灯支架还配合有光源位于导光片后方,导光片底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的锯齿状齿条,导光片正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状的内凹弧形曲面,扩散罩正面的环面上形成多个连续的环形凸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少LED灯珠的使用数量,且能达到整圈光斑均匀,光线柔和且无黄斑。黄斑。黄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

技术介绍

[0002]LED光源凭借着着功耗低,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摄影补光灯作为摄影光线补偿设备,能增加拍摄时拍摄物各个角度的光线、光源点,使拍摄物需要的位置得到充足的光线,以达到拍出人所需要的效果。
[0003]现在的补光灯一般是由原来的卤素灯泡替换成LED光源,随着人们对拍照要求越来越高,LED摄像补光灯越来越流行。传统LED补光灯为了得到整圈均匀的光斑,大都采用多颗LED灯珠密集排布,外加一个乳白扩散罩方案。这种设计方案会导致灯珠成本增加,过多灯珠也会限制产品结构上的设计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其可减少LED灯珠的使用数量,且能达到整圈光斑均匀,光线柔和且无黄斑。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包括在补光灯支架上安装有分别呈环形的导光片、扩散罩,扩散罩安装在导光片前方,补光灯支架还配合有光源位于导光片后方,导光片底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的锯齿状齿条,导光片正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状的内凹弧形曲面,扩散罩正面的环面上形成多个连续的环形凸纹。
[0007]进一步,导光片正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状的凹凸曲面,相邻的内凹弧形曲面之间形成一弧形的凸起部。
[0008]进一步,扩散板正面上的多个环形凸纹之间形成波浪形纹路。
>[0009]进一步,扩散罩中添加有扩散粉。
[0010]进一步,光源包括在一光源板上设有环形阵列2835贴片LED灯珠。
[0011]进一步,呈环形的补光灯支架中凹设有供导光片及扩散罩插置限位的环槽,光源位于环槽下方且透过环槽的底面发光至导光片。
[0012]进一步,导光片的外周缘上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凸柱,扩散罩的外周缘上凸设有至少一第二凸柱,补光灯支架上设有可分别供第一凸柱、第二凸柱插入限位的限位槽。
[0013]进一步,扩散罩的外周缘上凹设有至少一个卡槽,补光灯支架上设有至少一可插入到卡槽中定位的卡块。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补光灯采用导光片加扩散罩散射的方式来增大发光角度,使灯光照射范围更大,改变空间光强分布,光斑均匀分布且无黄斑,可以减少光源的颗数及占用的位置,降低成本且减小光源占用位置,方便产品结构多样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光源仅示出贴片灯珠);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导光片的正面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导光片的背面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导光片的剖面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中扩散罩的正面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中扩散罩的背面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中扩散罩的剖面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的配光曲线图;
[0025]图11为本技术的光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7]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包括在补光灯支架1上安装有分别呈环形的导光片3、扩散罩4,扩散罩4安装在导光片3前方,补光灯支架1还配合有光源位于导光片3后方。本实施例中,光源包括在一光源板上设有环形阵列2835贴片LED灯珠21,以降低成本且减小光源占用位置,方便产品结构多样化设计。结合图2至图4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补光灯支架呈环形,补光灯支架1中凹设有供导光片3及扩散罩4插置限位的环槽11,光源位于环槽11下方且透过环槽11的底面发光至导光片3,可以是在环槽11的底面设有多个供LED灯珠穿过的穿孔。导光片3的外周缘上凸设有至少一第一凸柱301,扩散罩4的外周缘上凸设有至少一第二凸柱401,补光灯支架1上(具体为环槽11中)设有可分别供第一凸柱、第二凸柱插入限位的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同时,扩散罩4的外周缘上还可凹设有至少一个卡槽402,补光灯支架1上设有至少一可插入到卡槽402中定位的卡块102,从而令导光片3及扩散罩4定位在补光灯支架1中进行安装。
[0028]结合图4至图6所示,本技术中,导光片3形成一个环形的透镜结构,导光片3底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的锯齿状齿条31,导光片正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状的内凹弧形曲面32。使得导光片3正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状的凹凸曲面,相邻的内凹弧形曲面32之间形成一弧形的凸起部33。由于导光片3的背面采用锯齿状微结构设计,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锯齿状齿条的微结构会向两边发生大角度折射,改变原来的光路,减小两颗光源之间的暗区,使整圈光斑亮度更加均匀。而导光片3的正面采用内凹弧形曲面32的微结构设计,可使导光片3底下灯珠发出的光线再次发散,使光线更加柔和,亮度均匀,降低眩光。由于导光片3采用了双面微结构设计,可加大发光角度,使光线往两边扩散,减小两颗光源之间的暗区,使整圈光斑亮度更加均匀,且降低眩光。
[0029]结合图7至图9所示,本技术中,扩散罩4正面的环面上形成有多个连续的环形凸纹41,令扩散板4正面上的多个环形凸纹之间形成波浪形纹路,形成起伏状的波浪形凹凸曲面。其中,扩散罩4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在扩散罩4中添加有扩散粉,以使光强分布更均匀。
扩散罩4的正面采用环状纹理结构,可使得光线更加柔和,且外观更加好看。
[0030]本技术可以是相机用的补光灯,补光灯可设置在相机背面的位置。结合图10及图11可看出,本技术的补光灯整圈光斑过渡均匀,无明显暗斑,符合补光效果。
[003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环形补光灯,采用了导光片加扩散罩散射的方式来增大发光角度,使光线照射范围更大,改变空间光强分布,光斑均匀分布且无黄斑。由于导光片背面设计成齿状微结构,正面设计成弧形曲面微结构,光线经过导光片后会向两边发生大角度折射,改变原来的光路,减小光源之间的暗区,可以加大两颗光源的间距,从而可减少光源颗数,也能得到整圈光斑均匀发光。而添加扩散粉的扩散罩可使光强分布更均匀,灯光更柔和,防眩光且无黄斑。通过这种组合光学设计,可以减少光源的颗数及占用的位置,降低成本,使产品结构设计更加丰富,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0032]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包括在补光灯支架上安装有分别呈环形的导光片、扩散罩,扩散罩安装在导光片前方,补光灯支架还配合有光源位于导光片后方,其特征在于:导光片底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的锯齿状齿条,导光片正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状的内凹弧形曲面,扩散罩正面的环面上形成多个连续的环形凸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其特征在于:导光片正面沿周向形成连续状的凹凸曲面,相邻的内凹弧形曲面之间形成一弧形的凸起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扩散板正面上的多个环形凸纹之间形成波浪形纹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匀发光的环形补光灯,其特征在于:扩散罩中添加有扩散粉。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轶群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广盛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