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雨水蓄存设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及地埋蓄水装置,包括由聚丙烯材料制成基部和立柱,基部的正面排列设置若干行立柱,每行内设有若干组立柱,每组立柱由两个立柱组成,每组内两个立柱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立柱排列形成的行,每个立柱的顶端设有凸起,基部的背面设有若干与凸起配合的凹槽,基部上在远离立柱和凹槽处设有若干通孔,通孔贯穿基部的正面和反面,每行内相邻的两组凸起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的两行立柱之间的间距,每组立柱上的两个凸起配合一个凹槽,解决了现有的蓄水模块在构成地埋蓄水装置的骨架时由于柱与柱之间存在的受力盲区导致骨架的整体稳定性差、抗侧压能力不强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及地埋蓄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雨水蓄存设施制造
,具体为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及地埋蓄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埋蓄水装置是一种环保的雨水蓄存设施。完全埋藏地下,不占用有效使用空间,且可重复使用,有利于水质的保持,是目前雨水蓄存性价比最高的地下空间蓄水设施,也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的设施,可以对雨水进行调蓄、渗透、储存、回用。
[0003]地埋蓄水装置在制作时,有采用众多的蓄水模块组合形成骨架,然后用防水土工布包裹住骨架埋于地下进行蓄水;也有采用一个整体的骨架被防水土工布包裹住埋于地下进行蓄水。后者由于整体的骨架体积庞大,因而导致运输不方便导致运输成本很高,并且施工时复杂,需要动用吊机等工程机械;因此在制作地埋蓄水装置时都偏向于采用前者,但是现有技术中制作的蓄水模块上只是简单的将立柱设于基部上,然后进行垒叠;因此,蓄水模块组合形成地埋蓄水装置时是并排平行码放,模块单体之间用卡件连接。从而导致单体检测时垂直承压有优势,但模块在柱与柱之间存在受力盲区,当受力不均匀时易造成盲区破坏,且用外加卡件连接整体稳定性较差、抗侧压能力不强,受施工过程控制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在基部上将立柱设置成行与组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使得在蓄水模块组成地埋蓄水装置的骨架时,能够通过将骨架内纵向相邻的两块蓄水模块上的立柱排列形成的行相互垂直方式消除模块在柱与柱之间存在的受力盲区,从而增加骨架的稳定性和抗侧压能力,解决了现有的蓄水模块在构成地埋蓄水装置的骨架时由于柱与柱之间存在的受力盲区导致骨架的整体稳定性差、抗侧压能力不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包括由聚丙烯材料制成基部和立柱,所述基部的正面排列设置若干行所述立柱,每行内设有若干组立柱,每组立柱由两个立柱组成,每组内两个立柱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立柱排列形成的行,每个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凸起,所述基部的背面设有若干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基部上在远离所述立柱和凹槽处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基部的正面和反面,每行内相邻的两组凸起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的两行立柱之间的间距,每组立柱上的两个凸起配合一个所述凹槽。
[0007]优选的,每组内两个所述立柱上的凸起分别设于靠近两个所述立柱相邻的一面。
[0008]优选的,所述立柱为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凹槽为所述立柱的开口。
[0009]优选的,所述基部的长和宽均为1000mm,所述蓄水模块的高度为220mm。
[0010]优选的,所述立柱在垂直于所述基部正面的平面上的投影为等腰梯形。
[0011]一种地埋蓄水装置,包括防水土工布、竖直的管道、骨架,所述骨架由上述的蓄水模块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配合垒叠形成,所述防水土工布密闭包裹所述骨架,所述管道从所述地埋蓄水装置的上方贯穿至所述骨架的内部,所述骨架内纵向相邻的两块所述蓄水模块上的立柱排列形成的行相互垂直。
[0012]优选的,所述管道的下端贯穿至所述骨架内倒数第二层的基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采用在基部上将立柱设置成行与组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使得在蓄水模块组成地埋蓄水装置的骨架时,能够通过将骨架内纵向相邻的两块蓄水模块上的立柱排列形成的行相互垂直方式消除模块在柱与柱之间存在的受力盲区,从而增加骨架的稳定性和抗侧压能力,解决了现有的蓄水模块在构成地埋蓄水装置的骨架时由于柱与柱之间存在的受力盲区导致骨架的整体稳定性差、抗侧压能力不强的问题。
[0015]2、本技术中立柱的设置方式能够在将蓄水模块拼接成地埋蓄水装置的骨架时,可以将上一层的蓄水模块与下一层的蓄水模块采用以与基部的正面垂直的轴旋转90
°
叠压链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使得上一层蓄水模块的受力盲区通过旋转90
°
叠压方式由下一层蓄水模块的支点承压受力,分散均匀受力。与传统平行连接的蓄水模块相比,交错连接的蓄水模块无承压盲点,面式均匀受力,抗侧压变型能力强,整体稳定性好并随着蓄水模块体量的增大逐渐加强(即地埋蓄水装置越大整体稳定性越好)。单体蓄水模块之间自然咬合对位,无需外加卡件连接、自成一体,受施工过程控制影响小。
[0016]3、本技术中基部的长和宽均为1000mm,所述蓄水模块的高度为 220mm,这样设置之后,也就是基部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这样方便工人手工施工。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蓄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俯视图以及主视图和左视图;
[0019]图3为图1的仰视图;
[0020]图4为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地埋蓄水装置切除一部分防水土工布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基部;2、立柱;3、凸起;4、凹槽;5、防水土工布;6、管道;7、骨架;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见图1
‑
5,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包括由聚丙烯材料制成基部 1和立柱2,所述基部1的正面排列设置若干行所述立柱2,每行内设有若干组立柱2,每组立柱2由两个立柱2组成,每组内两个立柱2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立柱2排列形成的行,每个所述立柱2的顶端设有凸起3,所述基部1 的背面设有若干与所述凸起3配合的凹槽4,所述基部1上在远离所述立柱2 和凹槽4处设有若干通孔8,所述通孔8贯穿所述基部1的正面和反面,每行内相邻的两组凸起3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的两行立柱2之间的间距,每组立柱2上的两个凸起2配合一个所述凹槽4。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聚丙烯材料制成基部1和立柱2,能够使得蓄水模块的密度
小,从而减轻重量,方便工人在建造地埋蓄水装置时单纯人力进行拼接蓄水模块,同时,聚丙烯材料对水没有污染、耐化学成分、耐水性优异,通孔8的设置能够使得水渗透每一层基部1,立柱2的设置方式能够在将蓄水模块拼接成地埋蓄水装置的骨架7时,如图4所示,可以将上一层的蓄水模块与下一层的蓄水模块采用以与基部1的正面垂直的轴旋转90
°
叠压链接,形成一个整体,这样使得上一层蓄水模块的受力盲区通过旋转90
°
叠压方式由下一层蓄水模块的支点承压受力,分散均匀受力。与传统平行连接的蓄水模块相比,交错连接的蓄水模块无承压盲点,面式均匀受力,抗侧压变型能力强,整体稳定性好并随着蓄水模块体量的增大逐渐加强(即地埋蓄水装置越大整体稳定性越好)。单体蓄水模块之间自然咬合对位,无需外加卡件连接、自成一体,受施工过程控制影响小。
[002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每组内两个所述立柱2上的凸起3分别设于靠近两个所述立柱2相邻的一面,这样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聚丙烯材料制成基部(1)和立柱(2),所述基部(1)的正面排列设置若干行所述立柱(2),每行内设有若干组立柱(2),每组立柱(2)由两个立柱(2)组成,每组内两个立柱(2)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立柱(2)排列形成的行,每个所述立柱(2)的顶端设有凸起(3),所述基部(1)的背面设有若干与所述凸起(3)配合的凹槽(4),所述基部(1)上在远离所述立柱(2)和凹槽(4)处设有若干通孔(8),所述通孔(8)贯穿所述基部(1)的正面和反面,每行内相邻的两组凸起(3)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的两行立柱(2)之间的间距,每组立柱(2)上的两个凸起(3)配合一个所述凹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每组内两个所述立柱(2)上的凸起(3)分别设于靠近两个所述立柱(2)相邻的一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蓄水装置的蓄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华,蔡敏君,李晨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蕊海绵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