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647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所述燃烧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由送风系统、点火系统、监测系统、燃料系统、控制系统共同组成,且所述送风系统与燃料系统之间设有燃油通道、一次风通道及二次风通道,所述监测系统包括第一测温套管、第二测温套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控制显装置,且所述装置主体分为两部分,所述装置主体前端设为耐热段,所述装置主体后端设为耐磨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送风系统、点火系统、监测系统、燃料系统、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减少了局部高温区的产生,使得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抑制燃烧了过程中NOx的生成、减少NOx的排放量,保证了燃烧平稳、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NOx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引发酸雨、雾霾的重要因素。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对于NOx排放量的限制也日趋严格。近些年,人们仍在努力寻找着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各种技术手段。因此,燃烧器结构的设计对于组织燃烧、降低污染物排放尤为重要;燃烧器通过将燃料和空气进行混合并组织燃烧来达到释放热量的目的;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2944342A的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新型燃烧器,其虽然采用分级燃烧,具有超低NOx排放、节能减排、高效环保等优点,但是操作较为复杂,现有燃烧器燃料和空气的掺混效果差,存在影响组织燃烧和降低污染物生成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送风系统、点火系统、监测系统、燃料系统、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减少了局部高温区的产生,使得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抑制燃烧了过程中NOx的生成、减少NOx的排放量,保证了燃烧平稳、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运行。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所述燃烧器包括
[0006]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由送风系统、点火系统、监测系统、燃料系统、控制系统共同组成,且所述送风系统与燃料系统之间设有燃油通道、一次风通道及二次风通道,所述监测系统包括第一测温套管、第二测温套管,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控制显装置,且所述装置主体分为两部分,所述装置主体前端设为耐热段,所述装置主体后端设为耐磨段。
[0007]优选的,所述耐磨段设置有入口弯头,所述入口弯头采用异径结构,且所述入口弯头连接有一次风管,所述一次风管设有一次风管前段,所述一次风管两侧设有丘体,且所述一次风管内中心设有中心筒。
[0008]优选的,所述中心筒前端设有火焰稳燃器,所述火焰稳燃器内壁设有火焰稳燃环,且所述中心筒前端外壁表面等距离设有火焰稳燃齿。
[0009]优选的,所述中心筒外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呈径向分布,且所述支撑板与火焰稳燃齿相互交叉径向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燃油通道由微油入口、中心筒、大小头共同组成,且所述大小头处于中心筒前端内侧,所述微油入口处于中心筒的末端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二次风通道由二次风喷口与二次风旋流器共同组成,所述二次风旋流器分左旋与右旋,且所述二次风喷口外侧设有顶紧装置。
[0012]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设有观火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送风系统、点火系统、监测系统、燃料系统、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减少了局部高温区的产生,使得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抑制燃烧了过程中NOx的生成、减少NOx的排放量,保证了燃烧平稳、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运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送风系统;2、点火系统;3、监测系统;4、燃料系统;5、控制系统;6、耐热段;7、耐磨段;8、入口弯头;9、微油入口;10、中心筒;11、第一拉杆;12、第二拉杆;13、控制显装置;14、一次风管;15、大小头;16、火焰稳燃齿;17、火焰稳燃环;18、支撑板;19、一次风管前段;20、观火口;21、顶紧装置;22、二次风喷口;23、火焰稳燃器;24、二次风旋流器;25、第一测温套管;26、第二测温套管;27、丘体;41、燃油通道;42、一次风通道;43、二次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燃烧器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由送风系统1、点火系统2、监测系统3、燃料系统4、控制系统5共同组成,且送风系统1与燃料系统4之间设有燃油通道41、一次风通道42及二次风通道43,监测系统3包括第一测温套管25、第二测温套管26,控制系统5包括第一拉杆11、第二拉杆12、控制显装置13,且装置主体分为两部分,装置主体前端设为耐热段6,装置主体后端设为耐磨段7;耐磨段7设置有入口弯头8,入口弯头8采用异径结构,且入口弯头8连接有一次风管14,一次风管14设有一次风管前段19,一次风管14两侧设有丘体27,且一次风管14内中心设有中心筒10;燃油通道41由微油入口9、中心筒10、大小头15共同组成,且大小头15处于中心筒10前端内侧,微油入口9处于中心筒10的末端位置;中心筒10前端设有火焰稳燃器23,火焰稳燃器23内壁设有火焰稳燃环17,且中心筒10前端外壁表面等距离设有火焰稳燃齿16;中心筒10外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18,且支撑板18呈径向分布,且支撑板18与火焰稳燃齿16相互交叉径向分布;
[0023]通过将入口弯头8设置成异径结构,使一次风进入一次风管14进行缓冲,丘体27同样使用变径方式使气流更稳定,支撑板18径向多块均布,一方面可以支撑中心筒10,另一方面利于分布气流,同样火焰稳燃齿16均布在中心筒10前段的外壁上,使得气流均布稳定,支
撑板18与火焰稳燃齿16相互交叉径向布置,增强了稳定效果,大小头15同样采用变径方式使气流更稳定;控制系统5通过第一拉杆11、第二拉杆12调节相对位置,改变通道的截面,实现气体的流通量,且相对位置通过控制显装置13显示;监测系统3包括第一测温套管25、第二测温套管26,通过安装热电偶进行测量不同点的温度并反馈,以达实现自动化目的;入口弯头8、中心筒10、一次风管14处于耐磨段7位置,入口弯头8与一次风管14内壁衬氧化铝耐磨陶瓷,中心筒10外壁衬氧化铝耐磨陶瓷,大小头15、火焰稳燃齿16、火焰稳燃环17、支撑板18、一次风管前段19、火焰稳燃器23处于耐热段6位置,均采用耐热钢铸件。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

2所示,二次风通道43由二次风喷口22与二次风旋流器24共同组成,二次风旋流器24分左旋与右旋,且二次风喷口22外侧设有顶紧装置21;其占燃烧所需的大量助燃气约7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由送风系统(1)、点火系统(2)、监测系统(3)、燃料系统(4)、控制系统(5)共同组成,且所述送风系统(1)与燃料系统(4)之间设有燃油通道(41)、一次风通道(42)及二次风通道(43),所述监测系统(3)包括第一测温套管(25)、第二测温套管(26),所述控制系统(5)包括第一拉杆(11)、第二拉杆(12)、控制显装置(13),且所述装置主体分为两部分,所述装置主体前端设为耐热段(6),所述装置主体后端设为耐磨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段(7)设置有入口弯头(8),所述入口弯头(8)采用异径结构,且所述入口弯头(8)连接有一次风管(14),所述一次风管(14)设有一次风管前段(19),所述一次风管(14)两侧设有丘体(27),且所述一次风管(14)内中心设有中心筒(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10)前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李兴初张刚张晴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鹿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