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363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包括:热量传递组件、温度传感器和保温罩;其中,热量传递组件的一部分用于置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待检测部分,另一部分用于延伸出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保温罩盖设于所述热量传递组件延伸出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部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热量传递组件上靠近所述保温罩盖顶部的位置,用以检测热量传递组件的温度,以便获取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通过热量传递组件将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热量传递至保温罩内,再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热量传递组件的温度,即可得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简单、快捷、准确,可及时掌握混凝土中心温度。混凝土中心温度。混凝土中心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2008)中4.1.27中明确要求:混凝土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20℃。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较大,表面系数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较为集中,内部升温比较快,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而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0003]现有技术多采用预埋测温管或预埋温度传感器于混凝土中心位置,通过温度计或传感器传出的数据确定混凝土的中心温度,现有技术中智慧化测温技术经常因混凝土振捣时导致预埋的测温线路被损坏而无法测温的现象,施工时工人需加强对预埋测温仪器和线路的保护,一旦造成损坏智慧化测温技术就无法测得混凝土中心温度,且经常会发生无补救措施的局面;在现有的普通测温技术中因不同位置混凝土温度不同而在提起温度计读取温度时发生的温度波动而导致的测量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效率较低且测温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包括:热量传递组件、温度传感器和保温罩;其中,所述热量传递组件的一部分用于置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待检测部分,另一部分用于延伸出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所述保温罩盖设于所述热量传递组件延伸出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部分;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热量传递组件上靠近所述保温罩盖顶部的位置,用以检测所述热量传递组件的温度,以便获取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0006]进一步地,上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中,所述热量传递组件采用铜板制成。
[0007]进一步地,上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中,所述热量传递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段和水平段;其中,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的一个端头相连接,且二者连接部位设置有过渡圆角。
[0008]进一步地,上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中,还包括:绝热结构;其中,所述绝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热量传递组件上位于所述大体积混凝土表面以下的区间段。
[0009]进一步地,上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中,所述绝热结构的高度为所述热量传
递组件的竖直段的高度的2/3

4/5。
[0010]进一步地,上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中,所述绝热结构为绝热套或绝热层。
[0011]进一步地,上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中,所述绝热层为涂覆于所述热量传递组件外部的绝热涂层。
[0012]进一步地,上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中,还包括:温度记录装置;其中,所述温度记录装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以记录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数据。
[0013]进一步地,上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中,所述保温罩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设置有保温密封圈。
[0014]进一步地,上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中,所述保温罩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制成。
[0015]本专利技术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通过热量传递组件将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热量传递至保温罩内,再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热量传递组件的温度,即可得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再需要预埋温度传感器或测温管,直接在混凝土外部通过温度传感器直接测得温度数据,简单、快捷,可大大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效率。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装置的实际使用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8]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包括:热量传递组件1、温度传感器2和保温罩3;其中,所述热量传递组件1的一部分用于置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待检测部分,另一部分用于延伸出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 所述保温罩3盖设于所述热量传递组件1延伸出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部分;所述温度传感器2设置在所述热量传递组件1上靠近所述保温罩3盖顶部的位置,用以检测所述热量传递组件1的温度,以便获取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0019]具体而言,所述热量传递组件1可以选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采用铜板制成。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待检测部分可以包括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和表面等部位。使用时,将热量传递组件1放入大体积混凝土中,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热量会通过热量传
递组件1传递至保温罩3内,再通过温度传感器2采集热量传递组件1的温度,即可得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
[0020]较具体的,所述热量传递组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段11和水平段12;其中,所述水平段12与所述竖直段11的一个端头相连接,且二者连接部位设置有过渡圆角。
[0021]具体而言,竖直段11和水平段12可以均为板状、柱状或管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热量传递组件可以为带有“L型”转角的铜板。竖直11段和水平段12的长度比例可以为3~5:1。为了防止热量传递组件1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发生晃动,优选的,在水平段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用以通过锚固钉与大体积混凝土的钢筋网相锚固。
[0022]本实施例中,保温罩3可以为底部开口的柱状结构,所述保温罩3上开设有穿线孔,以便于温度传感器2通过连接线与外部电路或其他监测设备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内设置有保温密封圈,防止热量传递组件1的热量向外部扩散,也能防止外部环境对测温过程造成影响。保温密封圈可以为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的O型圈。所述保温罩3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制成,以便于作业人员观测测温装置的测温情况。
[0023]上述显然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通过热量传递组件将大体积混凝土中的热量传递至保温罩内,再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热量传递组件的温度,即可得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量传递组件、温度传感器和保温罩;其中,所述热量传递组件的一部分用于置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待检测部分,另一部分用于延伸出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所述保温罩盖设于所述热量传递组件延伸出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部分;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热量传递组件上靠近所述保温罩盖顶部的位置,用以检测所述热量传递组件的温度,以便获取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递组件采用铜板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传递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竖直段和水平段;其中,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竖直段的一个端头相连接,且二者连接部位设置有过渡圆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热结构;其中,所述绝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热量传递组件上位于所述大体积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玲玉罗彬杨伟源孙健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