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350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4
本公开涉及用于将第五代(5G)通信系统与用于物联网(IoT)的技术聚合起来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所述5G通信系统用于支持超过第四代(4G)系统的更高的数据速率。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包括配置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参数的第一信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识别指示终端是否跳过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在第一信息中;在寻址到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7月15日、申请号为201680042621.3、专利技术 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3]提供基于语音的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进化到能够提供基于高质量和 高速度的分组数据服务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诸如:在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定义的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或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E

UTRA)、先进的LTE(LTE

Advanced,LTE

A)或EUTRA 演进、高速分组接入(High Speed Packet Access,HSPA);在3GPP2中定义 的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高速分组数据(High RatePacket Data,HRPD);通信标准IEEE 802.16e等等。LTE

A是指从LTE演进 而来的系统。除了LTE的功能之外,LTE

A还包括诸如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高阶多输入多输出(高阶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的功能。在下面的描述中,只要没有被具体指示, 术语LTE和LTE

A将以相同的含义被使用。
[0004]作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典型示例的LTE和LTE

A系统在下行链路中采 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并且 在上行链路中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SC

FDMA)。多址接入根据用户来执行携载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时频 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以便不彼此重叠,即以便实现它们之间的正交性,从而 区分各个用户之间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0005]为了满足4G通信系统商用化后对无线数据通信量需求的增长,已经付 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来开发前

5G通信系统或改进的5G通信系统。这就是为什 么

5G通信系统





5G通信系统

被称为

超4G网络通信系统


ꢀ‘
后LTE系统

的一个原因。为了实现高数据发送速率,正在开发5G通信 系统,以在极高频率或毫米波(mmWave)的频带(例如,60GHz的频带) 中实现5G通信系统。为了在5G通信系统中减少极高频率频带中的杂散电波 的出现并增加电波的发送距离,正在探索各种技术,例如:波束成形、大规 模MIMO、全维MIMO(Full Dimensional MIMO,FD

MIMO)、阵列天线、 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等。为了改进5G通信系统的系统网络,已经开 发了各种技术,例如:演进的小小区、高级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云RAN (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电接入网))、超密网、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 Device,D2D)、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同通信、协作多点(CoordinatedMulti

Points,CoMP)、干扰消除等。另外,对于5G通信系统,已经开发了 其它技术,例如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dvanced Coding Modulation,ACM)的 混合FSK与QAM调制(FSK and QAM Modulation,FQAM)和滑动窗口叠 加编码(Sliding Window Superposition Coding,SWSC)、以及滤波器组多载 波(Filter Bank Multi Carrier,FBMC)、非正交多址(non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稀疏码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等。
[0006]互联网已经从其中人创造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基础的连接网络演进为物 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其中诸如物体的分布的配置彼此交换信息以 处理信息。与IoT有关的技术正在开始与例如用于通过与云服务器的连接来 处理大数据的技术相结合,这被称为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 技术。为了体现(manifest)IoT,需要各种技术组件,诸如传感技术、有线/ 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技术、服务接口技术、安全技术等。近年来,已经研究 了用于连接物体的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 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等。在IoT环境下,可 以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IT)服务来收集和分析从彼此连接的物体获得的数 据,从而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由于现有的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相融合 和相结合,IoT也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 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健康保健、智能家电、高质量的医疗 服务等。
[0007]已经做出了各种尝试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与传感器 网络、机器对机器(M2M)、机器类型通信(MTC)等有关的各种技术已经 通过作为5G通信技术的波束成形、MIMO、阵列天线等被实现。上述的云 RAN作为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是5G技术和IoT技术的混合的示例。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在软件或硬件方面发展以提供更高质量的通信。例如,已 经开发了通信技术以采用多个天线。有效地从物理信号恢复数据的技术已经 取得了进展。
[0008]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大通信容量的需求,已经提出了多个技术,例如提 供多个连接的方法。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载波聚合(CA)技术使用 多个载波提供多个连接,使得用户能够经由多个资源接收各种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技术问题
[0010]已经做出本专利技术来解决以上问题和缺点并且提供至少下述优点。本专利技术 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彼此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RAT)来提供双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0011]技术方案
[0012]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包括配置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参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包括配置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参数的第一信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识别指示终端是否跳过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包括在第一信息中;在寻址到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

RNTI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许可;和基于所述第二信息,识别是否跳过与所述上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生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满足以下的情况下,跳过MAC PDU的生成:用于MAC PDU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不存在;和用于MAC PDU的MAC控制元素CE仅包括预定类型的缓冲器状态报告BSR。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类型的BSR包括填充BSR。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MAC PDU的生成没有被跳过情况下,生成与所述上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MAC PDU;和在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生成的MAC PDU。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或接收信号;和控制器,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包括配置终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参数的第一信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识别指示所述终端是否跳过上行链路传输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被包括在第一信息中,在寻址到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

RNTI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从基站接收上行链路许可,以及基于所述第二信息,识别是否跳过与所述上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MAC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生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中,在满足以下的情况下,跳过MAC PDU的生成:用于MAC PDU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不存在;和用于MAC PDU的MAC控制元素CE仅包括预定类型的缓冲器状态报告BSR。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预定类型的BSR包括填充BSR。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MAC PDU的生成没有被跳过情况下,生成与所述上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MAC PDU,和在基于所述上行链路许可调度的上行链路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生成的MAC PDU。9.一种由包括终端和基站的系统执行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勋金相范张宰赫GJ范利舒特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