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包括杆架和防护机构,所述杆架底端搭接在弧形板内壁,所述弧形板外壁底端固定连接下空腔板外壁顶端中心处,所述杆架顶端搭接在弧形槽内壁,所述弧形槽嵌在上空腔板板内壁底端中心处,所述上空腔板外壁顶端固定连接瞄准镜本体,所述瞄准镜本体左侧安装有目镜本体,所述瞄准镜本体右侧安装有目镜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二主动轴转动,第二主动轴带动第二主动轴锥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二从动轴转动,第二从动轴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和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随着上空腔板下移,带动弧形板和弧形槽相互靠近,直至实现瞄准镜本体的固定,同时也方便瞄准镜本体的拆卸。本体的拆卸。本体的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
[0001]本技术涉及瞄准镜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
技术介绍
[0002]瞄准镜又称光学瞄准装置,其起源已经很难考证。据说至少在16世纪的欧洲,就已经有人尝试过在枪托上固定眼镜镜片,有文字记载,在19世纪以前,火器上已经有了望远镜式的瞄准装置,可用于在弱光条件下的瞄准。
[0003]现有的夜视瞄准镜不方便安装和拆卸,造成使用不便,并且瞄准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缺乏保护措施,容易造成目镜以及物镜的损坏。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通过转动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二主动轴转动,第二主动轴带动第二主动轴锥齿轮转动,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二从动轴转动,第二从动轴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和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随着上空腔板下移,带动弧形板和弧形槽相互靠近,直至实现瞄准镜本体的固定,同时也方便瞄准镜本体的拆卸。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包括杆架和防护机构,所述杆架底端搭接在弧形板内壁,所述弧形板外壁底端固定连接下空腔板外壁顶端中心处,所述杆架顶端搭接在弧形槽内壁,所述弧形槽嵌在上空腔板板内壁底端中心处,所述上空腔板外壁顶端固定连接瞄准镜本体,所述瞄准镜本体左侧安装有目镜本体,所述瞄准镜本体右侧安装有目镜本体;
[0008]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软垫,所述软垫有两个,两个所述软垫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两个所述缓冲板分别滑动套接在凹槽内腔,两个所述凹槽分别水平嵌在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上方,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多个弹簧一端,多个所述弹簧另一端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凹槽内壁一侧,两个所述软垫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搭接在目镜一侧和物镜一侧,两个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一端,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螺纹套接在螺纹套筒内腔,两个所述螺纹套筒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上空腔板外壁左右两侧。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外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轴左右两端,所述第一从动轴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套接且贯穿上空腔板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从动轴中心处固定套接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啮合配合第一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动轴后端,所述第一主动轴前端转动套接且贯穿上空腔板前
侧中心处,且所述第一主动轴前端固定连接第一转动块后端中心处。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板底端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连接块顶端,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一端,两个所述限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滑动套接在空腔轴内腔,两个所述空腔轴外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上空腔板外壁左右两侧。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板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块,两组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套接在滑槽内腔,两组所述滑槽分别水平嵌在凹槽内壁顶端和底端。
[0012]优选的,所述下空腔板外壁顶端前后两侧中心处分别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底端,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分别螺纹套接在螺纹槽内腔,两个所述螺纹槽分别竖直嵌在上空腔板底端前后两侧中心处。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轴顶端,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轴底端分别转动套接且贯穿下空腔板顶端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轴底端分别固定套接第二从动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分别啮合配合第二主动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主动锥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二主动轴前后两侧,所述第二主动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下空腔板内壁前后两侧中心处,所述第二主动轴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转动块,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块分别转动套接且贯穿下空腔板前后两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1、通过转动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二主动轴转动,第二主动轴带动第二主动轴锥齿轮转动,和第二主动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从动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带动第二从动轴转动,第二从动轴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和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随着上空腔板下移,带动弧形板和弧形槽相互靠近,直至实现瞄准镜本体的固定,同时也方便瞄准镜本体的拆卸;
[0016]2、通过转动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带动第一主动轴转动,第一主动轴带动第一主动锥齿轮转动,和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一从动轴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一从动轴锥齿轮带动第一从动轴转动,第一从动轴带动螺纹套筒转动,和螺纹套筒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杆在限位杆和空腔轴的限制下水平移动,带动两个移动板分别靠近目镜和物镜,并通过软垫配合缓冲垫,软垫在弹簧的作用下分别抵住目镜和物镜,实现对目镜和物镜的遮挡保护,同时也具有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中的下空腔板连接结构侧视图。
[0021]附图标记:1、杆架;2、第一主动轴;3、下空腔板;4、限位杆;5、空腔轴;6、移动板;7、第一从动轴;8、第一从动锥齿轮;9、上空腔板;10、第一主动锥齿轮;11、瞄准镜本体;12、目镜本体;13、螺纹套筒;14、第一螺纹杆;15、连接块;16、螺纹槽;17、第二螺纹杆;18、第二从动轴;19、第二从动锥齿轮;20、弧形板;21、第二主动锥齿轮;22、第二主动轴;23、第一转动块;24、第二转动块;25、弧形槽;26、物镜;27、滑槽;28、滑块;29、缓冲板;30、弹簧;31、凹槽;
32、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包括杆架1和防护机构,所述杆架1底端搭接在弧形板20内壁,所述弧形板20外壁底端固定连接下空腔板3外壁顶端中心处,所述杆架1顶端搭接在弧形槽25内壁,所述弧形槽25嵌在上空腔板9板内壁底端中心处,所述上空腔板9外壁顶端固定连接瞄准镜本体11,所述瞄准镜本体11左侧安装有目镜本体12,所述瞄准镜本体11右侧安装有目镜本体12;
[0024]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软垫32,所述软垫32有两个,两个所述软垫3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29,两个所述缓冲板29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杆架(1)和防护机构,所述杆架(1)底端搭接在弧形板(20)内壁,所述弧形板(20)外壁底端固定连接下空腔板(3)外壁顶端中心处,所述杆架(1)顶端搭接在弧形槽(25)内壁,所述弧形槽(25)嵌在上空腔板(9)板内壁底端中心处,所述上空腔板(9)外壁顶端固定连接瞄准镜本体(11),所述瞄准镜本体(11)左侧安装有目镜本体(12),所述瞄准镜本体(11)右侧安装有目镜本体(12);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软垫(32),所述软垫(32)有两个,两个所述软垫(3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缓冲板(29),两个所述缓冲板(29)分别滑动套接在凹槽(31)内腔,两个所述凹槽(31)分别水平嵌在移动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上方,两个所述移动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多个弹簧(30)一端,多个所述弹簧(30)另一端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凹槽(31)内壁一侧,两个所述软垫(3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搭接在目镜一侧和物镜(26)一侧,两个所述移动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14)一端,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螺纹套接在螺纹套筒(13)内腔,两个所述螺纹套筒(1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上空腔板(9)外壁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夜视瞄准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套筒(13)外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从动轴(7)左右两端,所述第一从动轴(7)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套接且贯穿上空腔板(9)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从动轴(7)中心处固定套接第一从动锥齿轮(8),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8)啮合配合第一主动锥齿轮(10),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10)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动轴(2)后端,所述第一主动轴(2)前端转动套接且贯穿上空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腾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