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括处理池和分别设置于处理池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处理池内部设置有两滤板,两个所述滤板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过滤室和通道之间转动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的转动方向与污水的流动方向相反;当过滤部件逆着水流的方向转动时,会逐渐将堆积淤泥的底层朝着水流的反方向带动,从而使得淤泥在过滤部件的水平面上铺开,此装置中,流动的污水对淤泥的牵引力以及逆着水流转动的过滤部件对淤泥的摩擦力达到一动态平衡,从而使得污水的淤泥能够较为均匀的落在过滤部件的水平面上,从而避免淤泥的堆积对过滤部件造成的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一道工序为污水和污泥分离,需要用到分离装置。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2206579A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水和污泥分离装置,针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沉淀池进行污泥的沉淀,使得其与污水分离,便于进行后续的污水处理,但是,在进行污泥的沉淀时,随着其位于沉淀池中的高度的增加,其对过滤板造成的挤压力越大,同时,对过滤板造成的阻拦范围越广,不仅会对过滤板造成损坏,同时影响污水过滤效果,使得污水长期滞留在污泥沉淀处,影响整体分离效果,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沉淀箱、喷板和高压气泵。通过设置有支撑板、二号气缸和拦截板,拦截板进行污泥沉淀的拦截,当污水和污泥分离结束后,调节二号气缸带动拦截板下移,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拦截板上的污泥收集,提高污泥收集的便捷性。
[0004]而上述的污水处理采用滤网对污水中的淤泥进行过滤,在使用过程中淤泥由于重力作用会逐渐下落,而流动的污水对淤泥又具有一定的牵引力,使得淤泥会逐渐堆积在滤网上,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大量的淤泥会以斜坡的方式对接在滤网的一侧,从而影响滤网的正常使用。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传统的污水处理采用滤网对污水中的淤泥进行过滤,在使用过程中淤泥由于重力作用会逐渐下落,而流动的污水对淤泥又具有一定的牵引力,使得淤泥会逐渐堆积在滤网上,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大量的淤泥会以斜坡的方式对接在滤网的一侧,从而影响滤网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7]基于上述思路,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括处理池和分别设置于处理池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处理池内部设置有两滤板,两个所述滤板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过滤室和通道之间转动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的转动方向与污水的流动方向相反;
[0008]所述过滤部件经过水平延伸和纵向延伸之后到达通道顶端,进入通道内部并经过弯折后延伸至通道的外侧,延伸出通道外侧的过滤部件沿着与之前路线相平行的方向迂回后首尾相连。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部件靠近滤板的弯折处设置有第一限位轴,
上下两层的过滤部件均绕过第一限位轴后改变延伸方向,所述通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轴。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部件的首尾相连处设置有一卷轴,所述卷轴外侧套设有一卷筒,所述过滤部件缠绕在卷筒上,所述卷轴的一端延伸至处理池的外部且外接第二电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部件由多个滤布组成,相邻两个滤布之间通过连接带进行连接,过滤部件的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皮带。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带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部件在通道内部的弯折处设置有横轴,所述横轴设置于通道内部,所述过滤部件从横轴的外侧绕过,所述横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块,所述横轴与导向块转动连接,所述处理池内壁靠近导向块处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于导向槽内部,所述导向槽内部还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导向块并与导向块滑动连接,所述导向块的顶部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导向杆的外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部件上设置有第四限位轴,两个第四限位轴两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处理池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穿过滑块并与滑块螺纹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处理池内部位于两丝杆之间设置有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处理池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出处理池并与处理池转动连接,所述丝杆延伸至处理池外侧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机。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部件在第一限位轴的拐弯处设置为清淤部,所述处理池的侧面位于清淤部处设置有排污口。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第二电机驱动过滤部件的转动方向与水流的方向相反,当淤泥顺着水流逐渐堆积在过滤部件的一侧时,堆积淤泥的底层与过滤部件的顶面相接触,存在一定的摩擦力,因此,当过滤部件逆着水流的方向转动时,会逐渐将堆积淤泥的底层朝着水流的反方向带动,从而使得淤泥在过滤部件的水平面上铺开,此装置中,流动的污水对淤泥的牵引力以及逆着水流转动的过滤部件对淤泥的摩擦力达到一动态平衡,从而使得污水的淤泥能够较为均匀的落在过滤部件的水平面上,从而避免淤泥的堆积对过滤部件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部件在处理池内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部件走向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部件主视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横轴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部件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带和凸起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A部结构放大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B部结构放大图;
[0029]图10是本专利技术图5的C部结构放大图。
[0030]图中:1、处理池;2、过滤部件;3、第一限位轴;4、传动轴;5、滑槽;6、主动锥齿轮;7、进水口;8、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排污口;11、滤板;12、排水口;13、第二限位轴;14、从动锥齿轮;15、支撑块;16、丝杆;17、卷轴;18、卷筒;19、第三限位轴;20、滑块;21、支撑板;22、清淤部;23、导向杆;24、导向块;25、弹簧;26、皮带;27、滤布;28、连接带;29、横轴;30、凸起;31、第四限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
‑
2所示,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1和设置于处理池1中心位置的两个滤板11,两个滤板11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处理池1进行固定,并且两个滤板11之间形成一通道,有利于后期过滤部件2的安装,而处理池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此通道将处理池1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通道靠近进水口7的一侧为过滤室,通道靠近排水口12的一侧为静置室。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括处理池和分别设置于处理池两侧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内部设置有两滤板,两个所述滤板之间形成一通道,通道将处理池分为过滤室和静置室,所述过滤室和通道之间转动设置有过滤部件,所述过滤部件的转动方向与污水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过滤部件经过水平延伸和纵向延伸之后到达通道顶端,进入通道内部并经过弯折后延伸至通道的外侧,延伸出通道外侧的过滤部件沿着与之前路线相平行的方向迂回后首尾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靠近滤板的弯折处设置有第一限位轴,上下两层的过滤部件均绕过第一限位轴后改变延伸方向,所述通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限位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的首尾相连处设置有一卷轴,所述卷轴外侧套设有一卷筒,所述过滤部件缠绕在卷筒上,所述卷轴的一端延伸至处理池的外部且外接第二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由多个滤布组成,相邻两个滤布之间通过连接带进行连接,过滤部件的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皮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市政污水污泥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义江,孙宪锡,孙宪江,郑流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滨特尔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