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筒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3301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纱筒加湿装置,通过内加湿构件和外加湿构件的设置能够同时对纱筒上的棉纱进行内外加湿,提升加湿效果,通过多个加湿口,既能够传递加湿雾气又能够将纱筒加湿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滴及时排进回收室。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承载板、底座,雾化装置,雾化装置能够提供充足的雾气对纱筒进行加湿,第一壳体和承载板形成加湿室,第二壳体、底座和所述承载板形成回收室,回收室用于回收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外限位构件和多个内限位构件,外限位构件和内限位构件呈一一对应设置,外限位构件和内限位构件共同用于存放纱筒,内限位构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实现所述纱筒的全面加湿。以实现所述纱筒的全面加湿。以实现所述纱筒的全面加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筒加湿装置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加湿装置
,具体是一种纱筒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纺织车间进行生产作业时,通常会使用棉花作为原材料,生产成各式各样的纱线,将生产的纱线缠绕在纱管上形成纱筒,之后再对其进行加工分工处理,但是由于纱管表面粗糙,纱管和纱线之间的磨损,纱线和纱线的磨损会使得纱线断裂,再加上纱线本身材质的干燥,更容易引起纱线断线,因此目前大多厂家都会对缠绕在纱管上的纱线进行湿润,同时会在纱筒存放时对其进行加湿处理,增加棉纱的韧性,以避免纱线过于干燥而在纺织过程中断线。但是,现有加湿装置无法对纱筒进行全面的加湿,只能由纱筒最外面向内加湿,加湿速度慢,效果不好,同时,现有加湿装置在加湿雾化时容易产生水滴,水滴汇集后长期不处理会产生异味,变成废水,影响产品质量,现有加湿装置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0003]综上所述,现有加湿装置无法对纱筒进行全面的加湿,只能由纱筒最外面向内加湿,加湿速度慢,效果不好,同时,现有加湿装置在加湿雾化时容易产生水滴,水滴汇集后长期不处理会产生异味,变成废水,影响产品质量,现有加湿装置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纱筒加湿装置,通过内加湿构件和外加湿构件的设置能够同时对纱筒上的棉纱进行内外加湿,提升加湿效果,通过多个加湿口,既能够传递加湿雾气又能够将纱筒加湿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滴及时排进回收室,通过回收室的设置,既能够收集废水,又能够将加湿雾气进行传递。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纱筒加湿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承载板、底座,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能够提供充足的雾气对纱筒进行加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承载板形成加湿室,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底座和所述承载板形成回收室,所述回收室用于回收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外限位构件和多个内限位构件,所述外限位构件和所述内限位构件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限位构件和所述内限位构件共同用于存放纱筒,所述内限位构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实现所述纱筒的全面加湿。
[0007]本技术如上述的纱筒加湿装置,进一步,所述内限位构件为内筒,所述外限位构件为外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且所述内筒的筒径小于所述外筒的筒径,且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呈同轴设置。
[0008]本技术如上述的纱筒加湿装置,进一步,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湿口,所述第一通湿口和所述内筒连通,所述承载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湿口和多个第三通湿口,所述第一通湿口、所述第二通湿口和所述第三通湿口的数量相等。
[0009]本技术如上述的纱筒加湿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和所述雾化装置相连,且其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
[0010]本技术如上述的纱筒加湿装置,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最顶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小于所述连接口最低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
[0011]本技术如上述的纱筒加湿装置,进一步,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风机相连,且其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
[0012]本技术如上述的纱筒加湿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通过转轴和所述第一壳体相连。
[0013]本技术如上述的纱筒加湿装置,进一步,所述内限位构件和所述外限位构件的数量均为六个,所述承载板呈圆盘状,所述内限位构件和所述外限位构件均围绕所述承载板的圆心一周且呈均匀设置。
[0014]本技术如上述的纱筒加湿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湿口、所述第二通湿口和所述第三通湿口的数量均为六个,且围绕所述承载板的圆心一周均匀设置。
[0015]本技术如上述的纱筒加湿装置,进一步,所述加湿室内设置有湿度感应器。
[0016]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通过设置有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承载板、底座,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能够提供充足的雾气对纱筒进行加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承载板形成加湿室,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底座和所述承载板形成回收室,所述回收室用于回收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外限位构件和多个内限位构件,所述外限位构件和所述内限位构件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限位构件和所述内限位构件共同用于存放纱筒,所述内限位构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实现所述纱筒的全面加湿。
[0018]通过上述可知,在进行实际应用中,通过内加湿构件和外加湿构件的设置能够同时对纱筒上的棉纱进行内外加湿,提升加湿效果,通过多个加湿口,既能够传递加湿雾气又能够将纱筒加湿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滴及时排进回收室,通过回收室的设置,既能够收集废水,又能够将加湿雾气进行传递。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0020]附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另一视角爆炸图;
[0021]附图3是本技术的限位构件和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4是本技术的限位构件和承载板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3]附图5是本技术的限位构件的剖面图;
[0024]附图中所示标号:1、第一壳体;11、翻盖;2、承载板;21、外限位构件;22、内限位构件;221、第一通湿口;23、第二通湿口;24、第三通湿口;3、第二壳体;31、连接口;4、底座;41、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6]如图1

5所示,本技术一种纱筒加湿装置,包括: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3、承载板2、底座4,雾化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雾化装置能够提供充足的雾气对纱筒进行加湿,第一壳体1和承载板2形成加湿室,第二壳体3、底座4和所述承载板2形成回收室,所述回收室用于回收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承载板2上设置有多个外限位构件21和多个内限位构件22,外限位构件21和内限位构件22呈一一对应设置,外限位构件21和内限位构件22共同用于存放纱筒,内限位构件2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实现所述纱筒的全面加湿。
[0027]具体地,作为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内限位构件22为内筒,外限位构件21为外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且所述内筒的筒径小于所述外筒的筒径,且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呈同轴设置。将纱筒的纱管套于所述内筒上,需要说明的是,和内筒相匹配的纱管上需开有和所述通孔相匹配的孔,以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孔对所述纱筒进行从内到外的加湿,所述外筒能够对所述纱筒进行限位保护,同时还能实现对所述纱筒的从外到内的加湿。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筒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承载板、底座,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能够提供充足的雾气对纱筒进行加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承载板形成加湿室,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底座和所述承载板形成回收室,所述回收室用于回收加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外限位构件和多个内限位构件,所述外限位构件和所述内限位构件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限位构件和所述内限位构件共同用于存放纱筒,所述内限位构件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实现所述纱筒的全面加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筒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限位构件为内筒,所述外限位构件为外筒,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上均设置有多个通孔,且所述内筒的筒径小于所述外筒的筒径,且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呈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筒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湿口,所述第一通湿口和所述内筒连通,所述承载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湿口和多个第三通湿口,所述第一通湿口、所述第二通湿口和所述第三通湿口的数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筒加湿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朱士峰徐黎黎
申请(专利权)人:东阿县华鑫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