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铅黄铜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316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铅黄铜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针对主要干扰因素铜、锌、铝离子,采用先沉淀再溶解的方法依次过滤去除铝离子、锌离子、铜离子;最后使剩余的硫化铅沉淀全部转换为硫酸铅沉淀,调节pH后使硫酸铅沉淀溶解,加入二甲酚橙做指示剂,加入邻二氮菲水溶液屏蔽残留的铜、锌、铝离子,再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铅离子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适用于洗铅槽液中微量铅离子(ppm级)的浓度测定,能达到在几乎不损失铅离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去除铜、锌、铝等干扰离子的效果,并且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易于判断,准确度高。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铅黄铜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中铅含量测定方法的
,具体涉及一种铸造铅黄铜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厨卫等领域中对黄铜产品的铅含量有严格的要求,例如,水龙头常用的材料是铸造用铅黄铜HPb59

1,含有0.8%~1.9%的铅,为满足GB 18145

2014规定的铅析出统计值(Q)应小于5μg/L的要求,通常会对其进行洗铅处理,即,将水龙头于洗铅槽中浸泡数十分钟,使铅生成络合物溶解析出,从而减少水龙头内腔和外表面的铅含量。同时,洗铅过程中,水龙头中的其他金属离子(主要是铜、锌、铝离子)也会部分溶解至槽液中。当其离子浓度达到饱和时,将失去除铅效果,此时需要更换洗铅槽液。为方便生产日常管控并确认换槽时间,需定期测定洗铅槽中的铅浓度。
[0003]目前对铅含量的测定多采用EDTA滴定法,如CN105842390A公开一种金精矿、铅精矿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CN108444929A公开一种多金属矿石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这些专利有如下局限:一是只适用于矿石中这类铅含量较高的情况(百分级别),不适用于微量铅含量的测定;二是加入稀硫酸和硫酸盐使铅离子沉淀,然而室温下硫酸铅沉淀的溶度积Ksp偏大(约为2.8*10
‑8),当铅含量为ppm级(百万分级别)时,即使加入大量硫酸根也难以使铅离子完全沉淀,并且在洗涤沉淀时易溶解出游离态的铅离子,难以回收,使滴定结果偏小;三是需要将试样蒸发浓缩以提高铅离子浓度,除了费时间外,加热沸腾还易使杯壁残留离子,增大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液体中铅含量低,并存在铜、锌、铝等诸多干扰元素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铅黄铜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能在几乎不损失铅离子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去除铜、锌、铝等干扰离子,并且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易于判断,准确度高。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铸造铅黄铜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所述洗铅槽液还含有洗铅时析出的铜、锌、铝离子,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向体积为V0的洗铅槽液试样中加入九水硫化钠固体,搅拌溶解,静置;
[0008]2)过滤并洗涤混合沉淀;
[0009]3)将混合沉淀与浓度为7%~10%的稀盐酸混合搅拌至混合沉淀中的白色沉淀全部溶解,过滤出余下沉淀并洗涤沉淀;
[0010]4)将余下沉淀与浓度为15%~20%的稀硝酸混合,加热煮沸至沉淀中的黑褐色沉淀全部溶解,过滤出余下沉淀并洗涤沉淀;
[0011]5)将余下沉淀与双氧水混合并充分搅拌,待深蓝灰色沉淀全部转化为白色沉淀时,停止加入双氧水,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调节pH,加热煮沸,保温搅拌,冷却至室
温,稀释至体积为V0,静置;
[0012]6)加入0.1%~0.3%的邻二氮菲水溶液、0.5%~1.5%的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由酒红色至亮黄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V,计算出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质量浓度。
[0013]可选的,所述洗铅槽液是铸造铅黄铜水龙头的洗铅槽液,铅离子的浓度范围为1~100μg/mL,pH<1。
[0014]可选的,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向体积为V0的洗铅槽液试样中加入九水硫化钠固体,搅拌溶解,静置至少30min;
[0016]2)过滤出混合沉淀,用水多次洗涤混合沉淀;
[0017]3)将混合沉淀与浓度为7%~10%的稀盐酸混合搅拌至混合沉淀中的白色沉淀全部溶解,过滤出余下沉淀,用浓度为3%~5%的稀盐酸多次洗涤沉淀;
[0018]4)将余下沉淀与浓度为15%~20%的稀硝酸混合,加热煮沸20~30min至沉淀中的黑褐色沉淀全部溶解,过滤出余下沉淀,用浓度为5%~10%的稀硝酸多次洗涤沉淀;
[0019]5)将余下沉淀与双氧水混合并充分搅拌,待深蓝灰色沉淀全部转化为白色沉淀时,停止加入双氧水,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调节pH至5.4~5.9,加热煮沸,保温搅拌1~3min,冷却至室温,稀释至体积为V0,静置5~10min;
[0020]6)加入0.1%~0.3%的邻二氮菲水溶液、0.5%~1.5%的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由酒红色至亮黄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V,计算出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质量浓度。
[0021]可选的,步骤1)中,所述洗铅槽液的体积V0和九水硫化钠固体的比例为100mL:6~10g。
[0022]可选的,步骤3)中,所述浓度为7%~10%的稀盐酸的用量与所述洗铅槽液的体积V0的体积比为40~60:100。
[0023]可选的,步骤4)中,所述浓度为15%~20%的稀硝酸的用量与所述洗铅槽液的体积V0的体积比为30~50:100。
[0024]可选的,步骤5)中,所述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是按照比例,称取150~250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入5~15mL冰乙酸,用水稀释并定容至1000mL,混匀。
[0025]可选的,步骤6)中,所述EDTA标准溶液可选的浓度规格为0.01mol/L、0.02mol/L、0.05mol/L。
[0026]可选的,步骤6)中,所述邻二氮菲水溶液、二甲酚橙指示剂与所述洗铅槽液的体积V0的体积比为0.5~1mL:0.05~0.2mL:100mL。
[0027]可选的,步骤6)中,计算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质量浓度为:式中,ω(Pb)—试样中铅含量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L;C
EDTA
—EDTA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mol/L;V—滴定时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M
Pb
—铅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V0—试样的体积,单位为mL。
[0028]本专利技术先加入九水硫化钠固体生成硫化铅(深蓝灰色)、硫化铜(黑褐色)、硫化锌(白色)沉淀,过滤并洗涤以去除铝离子;再用稀盐酸使硫化锌沉淀溶解,过滤以去除锌离
子;然后将剩余的沉淀加入稀硝酸溶液中并加热,使硫化铜溶解,过滤以去除铜离子;最后用双氧水使剩余的硫化铅沉淀全部转换为硫酸铅沉淀(白色),并将其转移至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加热使硫酸铅沉淀溶解,冷却后加入数滴二甲酚橙做指示剂,加入少量邻二氮菲水溶液屏蔽残留的铜、锌、铝离子,再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铅离子浓度。
[002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1.本方法适用于生产现场的日常质量管控,其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现象明显,易于判断,准确度高,所用试剂易于获得,无需专业设备;
[0031]2.本方法适用于液体中微量铅含量的测定(质量分数为1~100ppm,对应浓度为1~100μg/mL),针对的主要干扰离子为铜、锌、铝离子;
[0032]3.本方法利用溶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铅黄铜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铅槽液还含有洗铅时析出的铜、锌、铝离子,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体积为V0的洗铅槽液试样中加入九水硫化钠固体,搅拌溶解,静置;2)过滤并洗涤混合沉淀;3)将混合沉淀与浓度为7%~10%的稀盐酸混合搅拌至混合沉淀中的白色沉淀全部溶解,过滤出余下沉淀并洗涤沉淀;4)将余下沉淀与浓度为15%~20%的稀硝酸混合,加热煮沸至沉淀中的黑褐色沉淀全部溶解,过滤出余下沉淀并洗涤沉淀;5)将余下沉淀与双氧水混合并充分搅拌,待深蓝灰色沉淀全部转化为白色沉淀时,停止加入双氧水,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调节pH,加热煮沸,保温搅拌,冷却至室温,稀释至体积为V0,静置;6)加入0.1%~0.3%的邻二氮菲水溶液、0.5%~1.5%的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由酒红色至亮黄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V,计算出洗铅槽液中铅含量的质量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铅槽液是铸造铅黄铜水龙头的洗铅槽液,铅离子的浓度范围为1~100μg/mL,pH<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体积为V0的洗铅槽液试样中加入九水硫化钠固体,搅拌溶解,静置至少30min;2)过滤出混合沉淀,用水多次洗涤混合沉淀;3)将混合沉淀与浓度为7%~10%的稀盐酸混合搅拌至混合沉淀中的白色沉淀全部溶解,过滤出余下沉淀,用浓度为3%~5%的稀盐酸多次洗涤沉淀;4)将余下沉淀与浓度为15%~20%的稀硝酸混合,加热煮沸20~30min至沉淀中的黑褐色沉淀全部溶解,过滤出余下沉淀,用浓度为5%~10%的稀硝酸多次洗涤沉淀;5)将余下沉淀与双氧水混合并充分搅拌,待深蓝灰色沉淀全部转化为白色沉淀时,停止加入双氧水,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调节pH至5.4~5.9,加热煮沸,保温搅拌1~3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姚劲毅周年润汪火良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