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建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11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建筑体系,包括模块单体、连接组件,所述模块单体至少包括顶板、4个侧板,所述顶板设在4个所述侧板的上方,并与四个侧板相连接,所述顶板和四个侧板之间形成底部开口并具有容纳空间的腔体结构;多个所述模块单体在水平方向上、竖直方向上堆叠组合成一个建筑,每个所述模块单体上预设有连接孔洞,每2个相邻的模块单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与连接孔洞相配合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建筑模块体系以每一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体进行整体设计,在工厂一次浇筑成型,再把每个模块单体运到施工现场通过简单的连接组件进行组装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建筑混凝土凝固时间对工期的影响,施工速度快,且质量更容易保证。保证。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建筑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模块建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因其机械化程度高,在建筑行业中是一次新的变革。其建筑构件通过在工厂预制作业,能大大减少工地的现场作业,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降低了人工成本和风险。
[0003]现有的装配式建造技术主要是部分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生产,现场通过现浇节点对各预制构件进行组装施工。该方式仍存在以下不足:现浇混凝土所需的凝结时间长、预制构件之间的拼接节点处钢筋密集、钢筋安装复杂,导致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且对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怎样优化、创新装配式建筑发展,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一直是行业内技术探索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建筑体系,该模块建筑体系解决了传统建筑混凝土凝固时间对工期的影响,施工速度快,建筑的主体、装修制作主要在工厂通过柔性流水作业完成,建筑质量更容易保证。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模块建筑体系,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模块单体、连接组件,所述模块单体至少包括顶板、4个侧板,所述顶板设在4个所述侧板的上方,并与四个所述侧板相连接,所述顶板和四个侧板之间形成底部开口并具有容纳空间的腔体结构;多个所述模块单体在水平方向上、竖直方向上堆叠组合成一个建筑,每个所述模块单体上预设有连接孔洞,每2个相邻的所述模块单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连接孔洞相配合进行固定。
[0007]本技术的建筑模块体系以每一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体进行整体设计,在工厂一次浇筑成型,再把每个模块单体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安装。模块单体之间通过简单的连接组件进行连接,现场只需一台塔吊,一天可完成6层主体施工,一周可拎包入住,现场无湿作业。本技术解决了传统建筑混凝土凝固时间对工期的影响,施工速度快;主体、装修制作主要在工厂柔性流水作业,质量更容易保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减少建筑垃圾,能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快速发展。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至少包括丝杆、螺母,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相邻的2个所述模块单体上的连接孔洞,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洞设在所述模块单体的顶板上和/或侧板的底端,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盒、预埋套筒;对于竖直方向上每相邻的2个模块单体,所述预埋套筒预埋在下层的所述模块单体的顶板中,所述连接盒安装在上层的所述模块单体的侧板的底端,所述丝杆的一端拧入所述预埋套筒中,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孔洞并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盒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对于竖直方向上的每2个相连接的模块单体,至少设有4套连接组件,4套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设在2个所述模块单体的连接面的4个角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洞设在所述模块单体的侧板上,对于水平方向上每相邻的2个模块单体之间的连接,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相邻的2个所述模块单体侧板上的连接孔洞,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
[0012]进一步的,对于水平方向上的每2个相连接的模块单体,至少设有4套连接组件,4套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设在2个所述模块单体的连接面的4个角处.
[0013]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模块单体均在工厂预制而成,且已经完成装修和水电管线的安装,质量更容易保证,无须现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缩短了工期。
[0014]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单体的宽度不超过3米,满足各地方的道路运输限高限宽限的要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单体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连接在四个所述侧板的底部,至少一个所述侧板上设有门窗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的建筑模块体系以每一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体进行整体设计,在工厂一次浇筑成型,再把每个模块单体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安装。模块单体之间通过简单的连接组件进行连接,现场只需一台塔吊,一天可完成6层主体施工,一周可拎包入住,现场无湿作业。本技术解决了传统建筑混凝土凝固时间对工期的影响,施工速度快,建筑的主体、装修制作主要在工厂通过柔性流水作业完成,建筑质量更容易保证。
[0018]2)本技术的建筑模块体系通过装配式设计理念,以每种模块单体为规格,通过多种组合方式可实现不同外形要求的建筑。本技术具有少规格、多组合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减少建筑垃圾,能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快速发展。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单个模块单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模块单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处(竖直方向上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图2中B处(水平方向上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模块单体组装成的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
模块单体;2

连接孔洞;3

丝杆;4

螺母;5

连接盒;6

预埋套筒;
[0027]11

侧板;12

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的
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建筑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模块单体1,所述模块单体1至少包括顶板12、4个侧板11,所述顶板12设在4个所述侧板11的上方,并与四个所述侧板11相连接,所述顶板12和四个侧板11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单体(1)、连接组件,所述模块单体(1)至少包括4个侧板(11)、顶板(12),所述顶板(12)设在4个所述侧板(11)的上方,并与四个所述侧板(11)相连接,所述顶板(12)和四个所述侧板(11)之间形成底部开口并具有容纳空间的腔体结构;多个所述模块单体(1)在水平方向上、竖直方向上堆叠组合成一个建筑,每个所述模块单体(1)上预设有连接孔洞(2),每2个相邻的所述模块单体(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连接孔洞(2)相配合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至少包括丝杆(3)、螺母(4),所述丝杆(3)的两端分别穿过相邻的2个所述模块单体(1)上的连接孔洞(2),并通过所述螺母(4)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建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洞(2)设在所述模块单体(1)的顶板(12)上和/或侧板(11)的底端,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盒(5)、预埋套筒(6);对于竖直方向上每相邻的2个模块单体(1),所述预埋套筒(6)预埋在下层的所述模块单体(1)的顶板(12)中,所述连接盒(5)安装在上层的所述模块单体(1)的侧板(11)的底端,所述丝杆(3)的一端拧入所述预埋套筒(6)中,另一端穿过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信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