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差分UWB(ultra-wideband)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286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分UWB(ult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分UWB(ultra

wide band)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宽带(UWB)导航定位技术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分UWB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是一种无载波脉冲通讯技术,它不采用传统的正弦脉冲,而采用时间间隔极短的脉冲进行通讯,早期被用来应用在近距离高速数据传输,近年来国外开始利用亚纳秒级超窄脉冲来做近距离精确室内定位。UWB定位技术通过发射纳秒级甚至亚纳秒级无线脉冲信号进行测距定位,其时间分辨率高,能实现分米级至厘米级的定位。同时由于具有功耗低、抗多径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点,UWB成为无线定位中极具潜力的技术。
[0003]但是UWB基站相对价格昂贵,往往布设的基站数量有限,且由于室内环境复杂,导致定位的几何精度因子(DOP)值较大,从而导致系统误差被放大,定位精度差。然而,用于定位的标签成本远低于基站成本,且在小范围内的系统误差表现一致且DOP值接近,因此可采用卫星差分定位的思想,通过在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上放置基准标签,与用户标签在观测值域或位置域进行差分,来消除系统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0004]差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与卫星定位中,例如在相对定位中,在一个测站上对两个观测目标进行观测,将观测值求差;在两个测站上对同一个目标进行观测,将观测值求差;以及在一个测站上对一个目标进行两次观测求差。由于这些观测值的观测环境相似,观测误差接近,求差后的观测值能有效消除公共误差,得到高精度的观测值,利用差分观测能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分UWB超宽带无线定位方法,能够减弱定位过程中系统误差的影响,提高UWB定位精度。
[0006]本专利技术将卫星定位中的差分思想引入UWB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原理(包括位置差分和观测值差分)的UWB定位方法。所谓位置差分,是基准标签采用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定位,并与其参考坐标比较,计算并播发坐标改正数;用户标签接收该坐标改正数,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修正,以提高定位精度。观测值差分则是直接将用户标签和基准标签接收到相同UWB基站原始观测数据作差,采用经差分后的数据进行定位。通过观测值间差分,可消除原始数据中的公共系统误差,提高定位结果的精度。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差分UWB超宽带无线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在UWB导航定位系统的有效覆盖范围内选取若干控制点,获取控制点坐标并在控制点上放置基准标签;
[0010]S2:获取基准标签与用户标签的原始观测值,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0011]S3:选取与用户标签最临近的基准标签进行差分定位,并根据两标签共同观测基站数量选择差分定位模式。具体的,若两标签共同观测基站数小于4个,选择位置差分模式,进入步骤S4;反之,若两标签共同观测基站数大于4个,选择观测值差分模式,进入步骤S5;
[0012]S4:分别解算基准标签与用户标签的定位结果,将基准标签的定位结果与其已知坐标做差获取位置改正数,利用该位置改正数改正用户标签定位结果,得到位置差分解;
[0013]S5:将基准标签与用户标签的共同基站观测值作差,构造用户标签的差分观测方程。可选的,可采用最小二乘平差来获取用户标签观测值差分解。
[0014]可选的,在上述基于位置差分和观测值差分的UWB定位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数据预处理包括:
[0015](1)存储原始观测数据,计算各基站方向角、高度角等信息;
[0016](2)选择基准基站,得到站间单差观测值并构造观测方程,具体步骤如下:
[0017]用光纤以及同步控制器对UWB基站进行时间同步后,其基本观测方程为:
[0018][0019]其中,下标k表示第k个标签,上标i表示第i个基站,表示标签k收到的基站i的观测值(单位:米)。为标签和基站之间的距离,dt
k
为标签的钟差,δt为同步控制器的钟差,τ
i
为第i个基站到同步控制器之间的时延量,为由基站天线相位偏差、环境温度等因素造成的系统误差,可通过先验天线相位中心模型改正,为观测噪声。
[0020]在基准标签r观测值中,选取基准基站j,构造基站间单差观测方程如下:
[0021][0022]其中,差分算子可以看出,通过基站间观测值做差,标签和同步控制器的钟差可均被消除,但此时还残留有系统误差以及观测噪声。
[0023](3)数据预检验,检验每个基站单差数据的可用性。
[0024]可选的,在上述基于位置差分和观测值差分的UWB定位方法中,所述步骤S4中位置差分包括:
[0025](1)获取差分改正数:
[0026][0027]其中,为基准标签在空间三维方向的定位结果,x
r
为基准标签所在控制点的准确坐标,Δx
r
为空间三维方向的位置差分改正数。
[0028](2)求得用户标签的位置差分解:
[0029][0030]其中,为用户标签在空间三维方向的定位结果,为经过位置差分改正后的定位结果。
[0031]可选的,在上述基于位置差分和观测值差分的UWB定位方法中,所述步骤S5中构造用户标签的差分观测方程包括:
[0032]设用户标签k,基准标签r,将两标签相同基站观测值做差得:
[0033][0034]其中,差分算子可以看出,通过双差,即基站间差分和标签间差分后,基站到同步控制器之间的时延量也被消除。同时,由于用户标签和基准标签的观测环境相近,通过标签间差分可消除两标签观测值种的公共系统误差,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0035]可选的,在上述基于位置差分和观测值差分的UWB定位方法中,所述步骤S5求解观测值差分定位结果包括,将观测方程(8)进行线性化,并采用最小二乘平差的方式求解。
[003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将卫星导航定位中的差分思想引入UWB定位领域,通过位置域及观测值域的差分定位,有效减弱了公共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高了UWB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及可用性。
[0037]具体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8]现有的UWB导航定位算法中,几乎没有考虑到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但是在室内定位中,往往因定位环境复杂,遮挡严重且人流密集,系统误差不可避免。同时,硬件系统受温度等物理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系统误差,导致定位精度降低。而传统方法通过加密UWB基站,选用最邻近基站进行定位的方式来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这将大大增加UWB定位系统的成本。为此,本专利技术将卫星定位中的差分思想引入UWB定位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差分和观测值差分的UWB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位置域和观测域差分,有效减弱了基站与基站、标签与标签间的公共系统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大大提高了UWB系统的定位精度,并可以在保证同样精度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分UWB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UWB定位系统的有效覆盖范围内选取若干控制点,获取控制点坐标并在控制点上放置基准标签;S2:获取基准标签与用户标签的原始观测值,并进行数据预处理;S3:选取与用户标签最临近的基准标签进行差分定位,并根据两标签共同观测基站数量来选择差分定位模式;若两标签共同观测基站数小于4个,选择位置差分模式,进入步骤S4;反之,若两标签共同观测基站数大于等于4个,选择观测值差分模式,进入步骤S5;S4:分别解算基准标签与用户标签的定位结果,将基准标签的定位结果与其已知坐标做差获取位置改正数,利用该位置改正数改正用户标签的定位结果,得到位置差分解;S5:将基准标签与用户标签的共同基站观测值作差,构造用户标签的双差观测方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分UWB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数据预处理包括:(1)存储原始观测数据,计算各基站方向角、高度角信息;(2)选择基准基站,得到站间单差观测值并构造观测方程,具体步骤如下:用光纤以及同步控制器对UWB基站进行时间同步后,其基本观测方程为:其中,下标k表示第k个标签,上标i表示第i个基站,表示标签k收到的基站i的观测值,单位为米;为标签和基站之间的距离,dt
k
为标签的钟差,δt为同步控制器的钟差,τ
i
为第i个基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峰刘天霞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