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286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报警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本系统用于检定待测报警器,包括连通管路、标气瓶放置房和报警仪检定室;标气瓶放置房内设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形成多个安装槽,安装槽内放置有标气气瓶,报警仪检定室内放置有待测报警器;连通管路连通待测报警器和一个标气气瓶,连通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软管管路、刚性管路和第二软管管路,刚性管路上设有用于测量刚性管路气压的压力报警组件和用于测量刚性管路流量的瞬时流量计,当刚性管路的气压低于气压阈值时,压力报警组件发出警戒信息。本系统利用软管管路提升了标气气瓶更换的效率,借助压力报警组件和瞬时流量计设置,能够保证检定的准确性,减少标气的损耗。减少标气的损耗。减少标气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报警器
,尤其涉及一种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检定一氧化碳报警器过程中,需使用一氧化碳标气气瓶。而标气气瓶200在用完时需要及时更换,以满足检定操作的顺利进行。
[0003]如图1所示,现有的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包括标气瓶放置房400与报警仪检定室500,标气气瓶200置于标气瓶放置房400内,待测报警器600置于报警仪检定室500内的检测平台510;标气气瓶200通过刚性管路130连接到待测报警器600,通气后按检定规程测量待测报警器600的报警数值是否准确。
[0004]在更换标气气瓶200时,需移动标气气瓶200,用扳手扭动打开标气气瓶200的连接螺丝进行更换。然而,由于刚性管路130的刚性结构,刚性管路130的端头无法灵活移动,这导致标气气瓶200的更换操作需要至少半小时,效率低下且易对刚性管路130或标气气瓶200造成直接的损伤。由于标气瓶放置房400与报警仪检定室500是分开的两个房间,在报警仪检定室500内无法判断标气气瓶200还剩多少压力,这就需要检定人员去标气瓶放置房400中进行查看,浪费大量的时间,且对检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隐患,同时在检定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生浪费标气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以保证报警器检定操作结果的准确性。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用于检定待测报警器,包括连通管路、标气瓶放置房和报警仪检定室;所述标气瓶放置房内设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形成了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标气气瓶,所述报警仪检定室内放置有所述待测报警器;所述连通管路连通所述待测报警器和一个所述标气气瓶,所述连通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软管管路、刚性管路和第二软管管路,所述刚性管路上设有压力报警组件和瞬时流量计,所述瞬时流量计用于测量所述刚性管路的流量,所述压力报警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刚性管路的气压,当所述刚性管路的气压低于气压阈值时,所述压力报警组件发出警戒信息。
[0008]作为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瞬时流量计,当所述刚性管路的流量达到流量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使所述待测报警器与所述连通管路隔断。
[0009]作为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刚性管路靠近所述第二软管管路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关阀门,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阀门,所述第二开关阀门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待测报警器与所述连通管路。
[0010]作为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软管管路与所述标气气瓶连
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关阀门,所述第一开关阀门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标气气瓶与所述连通管路。
[0011]作为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软管管路与所述标气气瓶连接的一端固连有固定管路,所述第一开关阀门设于所述固定管路上。
[0012]作为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软管管路包括胶管和套设于所述胶管的波纹管,所述胶管的两端均固连有密封胶垫,所述密封胶垫远离所述胶管的端面以及所述波纹管的端面均固连有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所述波纹管、所述胶管和所述密封胶垫围成了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填满有密封介质。
[0013]作为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端头为圆管形,所述胶管的端面以及所述波纹管的端面均固连于所述连接端头的同一个端面上。
[0014]作为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介质为水,所述波纹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胶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0015]作为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报警组件包括蜂鸣器,当所述刚性管路的气压低于气压阈值时,所述蜂鸣器响起。
[0016]作为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安装槽按矩阵状排列,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标气气瓶。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利用固定框架,完成了对标气气瓶的定位效果,使得标气气瓶能够规范摆放,方便了检定人员一次布置多个标气气瓶。利用第一软管管路、刚性管路和第二软管管路依次连通的结构提升了连通管路组装的灵活度,提高了检定人员更换标气气瓶的效率。压力报警组件的设置能够在标气气瓶内气体不足以完成检定操作时及时提醒检定人员进行更换,瞬时流量计的设置能够帮助检定人员把握标气气瓶输出的标气流量,进而能够在标气的输出达到预定体积时及时停止,从而在保证检定顺利完成的前提下,实现对标气的节约。配合压力报警组件和瞬时流量计进行检定操作,能够高效且顺利地实现工作目的,确保对待测报警器的检定数据准确可靠。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的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框架和标气气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软管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10、第一开关阀门;120、第二开关阀门;130、刚性管路;140、第一软管管路;141、连接端头;142、波纹管;143、密封介质;144、胶管;145、密封胶垫;150、压力报警组件;160、瞬时流量计;170、第二软管管路;
[0025]200、标气气瓶;400、标气瓶放置房;410、固定框架;500、报警仪检定室;510、检测平台;600、待测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用于检定待测报警器(600),其特征在于,包括:标气瓶放置房(400)和报警仪检定室(500),所述标气瓶放置房(400)内设有固定框架(410),所述固定框架(410)形成了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放置有标气气瓶(200),所述报警仪检定室(500)内放置有所述待测报警器(600);连通管路,连通所述待测报警器(600)和一个所述标气气瓶(200),所述连通管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软管管路(140)、刚性管路(130)和第二软管管路(170),所述刚性管路(130)上设有压力报警组件(150)和瞬时流量计(160),所述瞬时流量计(160)用于测量所述刚性管路(130)的流量,所述压力报警组件(150)用于测量所述刚性管路(130)的气压,当所述刚性管路(130)的气压低于气压阈值时,所述压力报警组件(150)发出警戒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瞬时流量计(160),当所述刚性管路(130)的流量达到流量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使所述待测报警器(600)与所述连通管路隔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管路(130)靠近所述第二软管管路(170)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关阀门(120),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阀门(120),所述第二开关阀门(120)用于连通或隔断所述待测报警器(600)与所述连通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器标气检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管路(140)与所述标气气瓶(200)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关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晓珊胡晓宇王蒙郑建忠柴辉旋石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