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用料配比结构混凝土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286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用料配比结构混凝土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下料机构、第一控制器、第一传送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下料机构包括第一仓体,所述第一仓体顶端的右侧铰接有第一闭合板,所述第一传送带右侧的前后两端皆与第八连接块铰接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后两端皆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二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破碎杆的转动得以对物料进行一定的打碎,方便用户对于物料的加工混合,实现对物料的配比混合,得以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节约了第一传送带的占用空间,可以对不同高度的物料搅拌装置进行添加,使得用户对于本装置的使用更加的方便。用户对于本装置的使用更加的方便。用户对于本装置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用料配比结构混凝土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具有用料配比结构混凝土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拌制混凝土时,由于骨料含水状态的不同,将影响混凝土的用水量和骨料用量。骨料在饱和面干状态时的含水率,称为饱和面干吸水率。在计算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配合比时,如以饱和面干骨料为基准,则不会影响混凝土的用水量和骨料用量,因为饱和面干骨料既不从混凝土中吸取水分,也不向混凝土拌合物中释放水分。因此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常以饱和面干状态骨料为基,这样混凝土的用水量和骨料用量的控制就较准确。而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这是因为坚固的骨料其饱和面干吸水率一般不超过2%,而且在工程施工中,必须经常测定骨料的含水率,以及时调整混凝土组成材料实际用量的比例,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当细骨料被水湿润有表面水膜时,常会出现砂的堆积体积增大的现象。砂的这种性质在验收材料和配制混凝土按体积定量配料时具有重要意义。
[0003]而现有的混凝土上料装置没有一定的配比结构,对于混凝土的配比大多都是需要工人在地面上进行一定的卸料配比混合,很难一次配比足够多的混凝土,且对配比的精准度也不是太精确,都是通过有经验的老师傅根据自己的把握进行一定的配比,使得配比容易产生一定的误差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影响混凝土的正常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用料配比结构混凝土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混凝土上料装置没有一定的配比结构,对于混凝土的配比大多都是需要工人在地面上进行一定的卸料配比混合,很难一次配比足够多的混凝土,且对配比的精准度也不是太精确,都是通过有经验的老师傅根据自己的把握进行一定的配比,使得配比容易产生一定的误差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影响混凝土的正常品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用料配比结构混凝土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下料机构、第一控制器、第一传送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下料机构包括第一仓体,所述第一仓体顶端的右侧铰接有第一闭合板,所述第一闭合板的左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仓体左侧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仓体的后端固定有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破碎杆,且第一破碎杆的前后两端皆与第一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破碎杆的后端穿过第一仓体内壁延伸至第二仓体内部,所述第一仓体的左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插板,且第一插板的底端插设在第二凹槽内部,所述第一仓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搅拌杆,且第一搅拌杆的前后两端皆与第一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后端皆穿过第一仓体内壁延伸
至第二仓体内部,所述第二仓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通过轴承架与第二仓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通过锥形齿轮与第一破碎杆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仓体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皆通过锥形齿轮与第一连接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皆通过锥形齿轮与第一搅拌杆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皆通过轴承架与第二仓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仓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二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一电机顶端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仓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配比机构,所述第一配比机构包括第三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右端固定有第三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左端固定有第四仓体,所述第三仓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盘,且第一齿盘的前后两端皆与第三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齿盘的前端穿过第三仓体内壁延伸至第三仓体外侧,所述第三仓体的前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三仓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皆与第一齿盘通过轮齿相啮合,所述第四仓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齿板,所述第二齿板的底端与第一齿板顶端皆固定有四组第一滑块,所述第三仓体和第四仓体的上下两端皆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仓体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两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齿板的右端穿过第三凹槽延伸至第三仓体内部,所述第四仓体的左端固定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左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仓体的前后两端皆固定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上料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顶端的前后两侧皆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底端皆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右端皆插设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底端皆固定有第五连接块,且第五连接块皆插设在第五凹槽内部,所述第四连接块的顶端皆铰接有第六连接块,所述第六连接块的顶端皆固定有第五仓体,所述第五仓体的顶端皆插设有第六仓体,所述第六仓体的底端皆固定有第七连接块,所述第七连接块的中部皆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底端皆贯穿第六仓体底端延伸至第五仓体内部,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皆与第五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五仓体右侧的底端皆设置有第一转把,且第一转把的左端皆穿过第五仓体外壁延伸至第五仓体内部,所述第一转把的左端皆通过锥形齿轮与第一螺杆底端传动连接,所述第六仓体的顶端皆固定有第八连接块,所述第一支撑架左侧顶端的前后两侧皆固定有第九连接块,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九连接块的顶端皆与第一传送带铰接相连,所述第一传送带右侧的前后两端皆与第八连接块铰接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后两端皆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的内部皆插设有第二螺杆。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端呈倾斜状,所述第一连接块的末端呈与第二连接块相配合的倾斜状。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板的顶端固定有凸块,且凸块的内部开设有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三仓体和第四仓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齿板的底端与第一齿板的顶端皆固定有多组第一滑块。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把右端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一转把的表面相贴合。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前后两侧的顶端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插设有滑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靠近第四连接块的一端表面胶合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与第二螺杆的表面相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前端的表面胶合有第二橡胶垫,且第二橡胶垫与第二螺杆的表面相贴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破碎杆的转动得以对物料进行一定的打碎,使得物料内部大的结块被打碎成小颗粒,方便用户对于物料的加工混合,使得物料的添加量得以得到一定的控制,方便工人对原料进行一定的配比,多余的物料可通过第一连接管进行一定的排出,从而实现对添加物料量的控制,实现对物料的配比混合,得以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得用户的混合更加的方便,方便了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用料配比结构混凝土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下料机构、第一控制器、第一传送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机构包括第一仓体,所述第一仓体顶端的右侧铰接有第一闭合板,所述第一闭合板的左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仓体左侧的顶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仓体的后端固定有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破碎杆,且第一破碎杆的前后两端皆与第一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破碎杆的后端穿过第一仓体内壁延伸至第二仓体内部,所述第一仓体的左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插板,且第一插板的底端插设在第二凹槽内部,所述第一仓体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搅拌杆,且第一搅拌杆的前后两端皆与第一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后端皆穿过第一仓体内壁延伸至第二仓体内部,所述第二仓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通过轴承架与第二仓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通过锥形齿轮与第一破碎杆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仓体底端的左右两侧皆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皆通过锥形齿轮与第一连接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皆通过锥形齿轮与第一搅拌杆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皆通过轴承架与第二仓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仓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二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一电机顶端驱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左端安装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仓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配比机构,所述第一配比机构包括第三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右端固定有第三仓体,所述第一仓体的左端固定有第四仓体,所述第三仓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盘,且第一齿盘的前后两端皆与第三仓体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齿盘的前端穿过第三仓体内壁延伸至第三仓体外侧,所述第三仓体的前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三仓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皆与第一齿盘通过轮齿相啮合,所述第四仓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齿板,所述第二齿板的底端与第一齿板顶端皆固定有四组第一滑块,所述第三仓体和第四仓体的上下两端皆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仓体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两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齿板的右端穿过第三凹槽延伸至第三仓体内部,所述第四仓体的左端固定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左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仓体的前后两端皆固定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仓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玖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