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腔式真空灌胶机,包括机箱和固定在机箱上部的预抽真空腔、注胶真空腔和破真空腔;所述预抽真空腔、所述注胶真空腔和所述破真空腔依次密封连接,分别用于进行预抽真空、产品注胶和破真空,所述预抽真空腔和所述注胶真空腔之间设有第一自动门,所述注胶真空腔和所述破真空腔之间设有第二真空门;所述注胶真空腔的顶部设有凸出腔体;所述三轴模组用于带动所述注胶模块进行各种点和或/线的运动,完成注胶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腔式真空灌胶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注胶机无法连续作业和/或注胶模块需贯穿注胶真空腔顶部导致的易漏气和耗材更换操作困难的问题,同时,还在无需了升降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更加便利地进行更换耗材作业。地进行更换耗材作业。地进行更换耗材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腔式真空灌胶机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灌胶机,特别涉及用于双组分聚氨酯、环氧树脂、硅橡胶等胶水在真空环境下对产品的注胶或灌封的三腔式真空灌胶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真空灌胶机在工作过程中,预抽真空、产品注胶、破真空全部在同一个真空腔内进行,这种传统的真空灌胶机存在以下不足:
[0003](1)灌胶效率低,因为每个工作周期都需要重新建立所需要的真空环境,无法连续生产。
[0004](2)对密封要求较高,且密封结构复杂,容易漏气。同时,还需要升降装置对注胶模块进行升降操作,导致制造成本高,操作繁琐。
[0005](3)真空灌胶机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员每班次需要更换注胶模块中的静态混合管和注胶阀软管(耗材),而现有的真空灌胶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操作繁琐,难度大,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0006]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腔式真空灌胶机,包括机箱和固定在所述机箱上部的预抽真空腔、注胶真空腔和破真空腔;
[0008]所述预抽真空腔、所述注胶真空腔和所述破真空腔依次密封连接,分别用于预抽真空、产品注胶和破真空,所述预抽真空腔和所述注胶真空腔之间设有第一自动门,所述注胶真空腔和所述破真空腔之间设有第二真空门;
[0009]还包括控制单元、双组份计量泵、注胶模块、托盘输送线、三轴模组和手动门;
[0010]所述注胶真空腔的顶部设有凸出腔体,所述凸出腔体与所述注胶真空腔连通,用于和所述注胶真空腔配合以提供所述注胶模块的安装及移动所需的空间;
[0011]所述三轴模组用于带动所述注胶模块进行点和或/线的运动,完成注胶工作。
[0012]本技术还可采用如下可选/优选方案:
[0013]所述双组份计量泵安装在所述注胶真空腔外部的后侧,并通过外部计量管、外部螺纹接头、内部螺纹接头和内部计量管与所述注胶模块连接,用于分配、计量和泵送胶水。
[0014]所述凸出腔体包括:带法兰主腔体、钢化玻璃视窗、内部螺纹接头、外部螺纹接头、O 型圈,所述钢化玻璃视窗设置在带法兰主腔体顶部,所述内部螺纹接头和所述外部螺纹接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带法兰主腔体后面板的内侧和外侧,且内孔贯穿;所述O型圈设置在所述凸出腔体底部,与所述注胶真空腔密封。
[0015]所述凸出腔体与所述注胶真空腔的顶部是一体成型结构。
[0016]所述手动门设置在所述注胶真空腔前面板上,通过O型圈与所述注胶真空腔前面板密封。
[0017]所述手动门设有钢化玻璃视窗、安全门锁、手动密封把手和磁性安全开关,所述手动门的门框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注胶真空腔前面板上,所述钢化玻璃视窗设置在所述手动门的门框内侧,所述安全门锁、所述手动密封把手和所述磁性安全开关分别沿竖向设置在所述手动门的门框右侧。
[0018]所述三轴模组包括X轴模组、Y轴模组和Z轴模组,各个轴模组均包括电机、模组本体、直线运动零件和滑块;所述Y轴模组固定在所述注胶真空腔内部左侧板上,并与所述注胶真空腔前面板垂直,所述X轴模组与所述Y轴模组的滑块连接,并与Y轴模组垂直;所述Z 轴模组竖直连接在所述X轴模组的滑块上;所述注胶模块安装在所述Z轴模组的滑块上。
[0019]所述注胶模块包括:混合头、注胶阀、注胶针头;所述混合头包括:进胶接头、AB胶阀、混合管套管、静态混合管,所述进胶接头分别位于所述AB胶阀的两侧,所述静态混合管安装在所述AB胶阀出口下方,另一端与所述注胶阀连接;所述混合管套管套在所述静态混合管外部,并与所述AB胶阀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注胶针头安装在所述注胶阀下方出口处。
[0020]所述托盘输送线设置在所述注胶真空腔内部底板上,用于输送托盘;所述托盘输送线外侧还设有废料盒。
[0021]所述预抽真空腔、所述注胶真空腔和所述破真空腔三者内的托盘输送线均水平对齐。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3]采用三腔室设计,并在注胶真空腔顶部设置凸出腔体,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注胶机无法连续作业和/或注胶模块需贯穿注胶真空腔顶部导致的易漏气和耗材更换操作困难的问题,同时,还在无需了升降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更加便利地进行更换耗材作业。
[0024]所述凸出腔体与所述注胶真空腔的顶部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使得结构大大简化,且使用效果更好,比如密封方面的结构可以省略,但密封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三腔式真空灌胶机的前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实施例的三腔式真空灌胶机的另一视角(后侧)示意图。
[0027]图3是图1实施例的三腔式真空灌胶机的局部剖视图(注胶真空腔部位是剖视)。
[0028]图4是一个实施例的顶部凸出腔体爆炸分解图。
[0029]图5是一个实施例的注胶模块主视局部剖视图。
[0030]图6是一个实施例的手动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1
‑
6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本技术的背景部分可以包含关于本技术的问题或环境的背景信息,而不一定是描述现有技术。因此,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包含的内容并不是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0032]一种三腔式真空灌胶机,如图1
‑
2所示,包括机箱4和固定在所述机箱4上部的预抽
真空腔1、注胶真空腔2和破真空腔3。所述预抽真空腔1、所述注胶真空腔2和所述破真空腔 3依次密封连接,分别用于预抽真空、产品注胶和破真空。所述预抽真空腔1和所述注胶真空2腔之间设有第一自动门6,所述注胶真空腔2和所述破真空腔3之间设有第二真空门5。
[0033]此外,如图1
‑
3所示,该三腔式真空灌胶机还包括控制单元8、双组份计量泵11、注胶模块9、托盘输送线31、三轴模组和手动门20。所述双组份计量泵11安装在所述注胶真空腔2外部的后侧,并通过外部计量管、外部螺纹接头、内部螺纹接头和内部计量管与所述注胶模块9连接,用于分配、计量和泵送胶水。
[0034]如图6所示,所述手动门20设置在所述注胶真空腔2前面板上,通过O型圈与所述注胶真空腔2前面板密封。所述手动门20设有钢化玻璃视窗203、安全门锁204、手动密封把手205和磁性安全开关206,所述手动20门的门框通过铰链连接于所述注胶真空腔2前面板上,所述钢化玻璃视窗203设置在所述手动门20的门框内侧,所述安全门锁204、所述手动密封把手205和所述磁性安全开关206分别沿竖向设置在所述手动门20的门框右侧。所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腔式真空灌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和固定在所述机箱上部的预抽真空腔、注胶真空腔和破真空腔;所述预抽真空腔、所述注胶真空腔和所述破真空腔依次密封连接,分别用于预抽真空、产品注胶和破真空,所述预抽真空腔和所述注胶真空腔之间设有第一自动门,所述注胶真空腔和所述破真空腔之间设有第二真空门;还包括控制单元、双组份计量泵、注胶模块、托盘输送线、三轴模组和手动门;所述注胶真空腔的顶部设有凸出腔体,所述凸出腔体与所述注胶真空腔连通,用于和所述注胶真空腔配合以提供所述注胶模块的安装及移动所需的空间;所述三轴模组用于带动所述注胶模块进行点和或/线的运动,完成注胶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式真空灌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计量泵安装在所述注胶真空腔外部的后侧,并通过外部计量管、外部螺纹接头、内部螺纹接头和内部计量管与所述注胶模块连接,用于分配、计量和泵送胶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式真空灌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腔体包括:带法兰主腔体、钢化玻璃视窗、内部螺纹接头、外部螺纹接头、O型圈,所述钢化玻璃视窗设置在带法兰主腔体顶部,所述内部螺纹接头和所述外部螺纹接头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带法兰主腔体后面板的内侧和外侧,且内孔贯穿;所述O型圈设置在所述凸出腔体底部,与所述注胶真空腔密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式真空灌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腔体与所述注胶真空腔的顶部是一体成型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式真空灌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门设置在所述注胶真空腔前面板上,通过O型圈与所述注胶真空腔前面板密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尊钢,陈浩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欣音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