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与电池的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272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8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与电池的加热方法,电池包括电芯和第一开关单元,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包括两个正极耳且两个正极耳之间连接有集流体,或者负极片包括两个负极耳且两个负极耳之间连接有集流体,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集流体所在的加热回路导通,使得集流体能够发热,实现对电池的加热。池的加热。池的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与电池的加热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加热电路与电池的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消费者对电池快充速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单个电池充电速度因为自身物理化学特性影响充电速度有限,而在低温情况下,锂电池动力学变得更差,充电能力也更差,甚至无法进行充电,在低温下实现充电乃至于快速充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与电池的加热方法,能够解决电池在低温下无法充电的问题。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的负极耳,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电池的第一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耳之间连接有集流体;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导通,使得第一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正极耳、所述集流体、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输出端构成加热回路。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温度监测单元,所述温度监测单元配置为采集所述电芯的温度数据;逻辑控制单元,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监测单元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通断。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电芯的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关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负极耳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关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通断。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串联后连接在所述负极耳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关断;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通断。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四控制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使能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还配置为在所述温度数据低于预设阈值后为所述保护单元供电,以使所述保护单元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关断。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其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的正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电池的第一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耳之间连接有集流体;第一开关单元,其连接在所述第二负极耳和所述正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负极耳、所述集流体、所述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构成加热回路。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温度监测单元,其配置为采集所述电芯的温度数据;逻辑控制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温度监测单元连接,其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通断。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其连接在所述正极耳和所述正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关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电池的第二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其连接在所述第二负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关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通断。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第四开关单元,其连接在所述第一负极耳和所述第一负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导通;第五开关单元,其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串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二负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导通;第一保护单元,其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通断;第二保护单元,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通断。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四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保护单元的使能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五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保护单元的使能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还配置为在所述温度数据低于预设阈值后为所述第一保护单元和所述第二保护单元供电,以使所述第一保护单元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导通,以及所述第二保护单元控制所述第五开关单元的导通。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加热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导通,或者,控制第一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和第五开关单元导通,以使所述加热回路导通,使得所述集流体加热。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电池不需要加热,则控制所述加热回路断开;闭合第二控制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或者,闭合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或者,闭合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和保护单元,以控制包含所述电芯的正极耳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的导电回路,并控制包含所述电芯的负极耳与
所述电池的负极输出端的导电回路导通,以使所述电池充放电。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括两个正极耳和一个负极耳时,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回路导通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断开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或者,断开第二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以断开一个所述正极耳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的连接,以及所述负极耳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输出端的连接。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括一个正极耳和两个负极耳时,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回路导通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断开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和保护单元,以断开所述正极耳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的连接,以及一个所述负极耳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输出端的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与电池的加热方法,电池包括电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的负极耳,所述正极片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电池的第一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耳之间连接有集流体;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二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导通,使得第一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正极耳、所述集流体、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输出端构成加热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温度监测单元,所述温度监测单元配置为采集所述电芯的温度数据;逻辑控制单元,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监测单元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通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电芯的第二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关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在所述负极耳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关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通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串联后连接在所述负极耳和所述负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关断;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通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四控制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使能端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还配置为在所述温度数据低于预设阈值后为所述保护单元供电,以使所述保护单元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关断。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其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包括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的正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第一负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电池的第一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耳和所述第二负极耳之间连接有集流体;第一开关单元,其连接在所述第二负极耳和所述正极输出端之间,且配置为在所述电芯需要加热时导通,使得所述第一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负极耳、所述集流体、所述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一正极输出端构成加热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温度监测单元,其配置为采集所述电芯的温度数据;逻辑控制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温度监测单元连接,其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连接,且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温度数据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通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其连接在所述正极耳和所述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丹凤刘雪峰甘淼强周诗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