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定位参考信号的准共址定时参考的源参考信号的约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259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7
公开了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在一个方面中,网络实体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从第一发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对定位参考信号的准共址定时参考的源参考信号的约束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专利申请要求享有于2019年10月3日提交的标题为“CONSTRAINTS ON A SOURCE REFERENCE SIGNAL FOR QUASI

COLLOCATION TIMING REFERENCE OF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910,279和于2020年9月23日提交的标题为“CONSTRAINTS ON A SOURCE REFERENCE SIGNAL FOR QUASI

COLLOCATION TIMING REFERENCE OF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的美国非临时申请号17/029,989的权益,两者均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明确合并入本文。


[0003]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

技术介绍

[0004]无线通信系统已经开发了许多代,包括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服务(1G)、第二代(2G)数字无线电话服务(包括过渡的2.5G网络)、第三代(3G)高速数据、具有互联网能力的无线服务和第四代(4G)服务(例如,LTE或WiMax)。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使用,包括蜂窝和个人通信服务(PCS)系统。已知蜂窝系统的示例包括蜂窝模拟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以及基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的数字蜂窝系统。
[0005]第五代(5G)无线标准,也被称为新无线电(NR),实现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多数量的连接和更好的覆盖范围、以及其他改进。根据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将5G标准设计为向成千上万用户中的每个用户提供每秒数十兆比特的数据速率,其中向办公室楼层上的数十名工作人员提供每秒1吉比特的数据速率。为了支持大型无线部署,应当支持数十万个同时连接。因此,与当前4G标准相比,5G移动通信的频谱效率应当明显增强。此外,与当前标准相比,应当提高信令效率,并且应当大大缩短时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以下呈现了与本文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相关的简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不应将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视为与所有所涵盖方面有关的广泛综述,也不应将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视为识别与所有所涵盖方面有关的关键或重要元素或描述与任何特定方面相关联的范围。因此,以下
技术实现思路
的唯一目的是在以下呈现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以简要形式呈现与涉及本文所公开的机制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关的某些构思。
[0007]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针对网络实体。网络实体可以包括:收发机、存储器、以及通信地耦合到所述收发机和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存储器和/或收发机可以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从第一发送

接收点(TRP)发送的源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一带宽(BW)部分和从第二TRP发送的目标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二BW部分,来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否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准共址(QCL)源。所述第一BW部分具有第一起始频率和第一BW尺寸,
并且所述第二BW部分具有第二起始频率和第二BW尺寸。处理器、存储器和/或收发机还可以被配置为:当其如此确定时,将用户设备(UE)配置有所述源参考信号,作为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所述QCL源。
[0008]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针对一种网络实体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从第一TRP发送的源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一BW部分和从第二TRP发送的目标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二BW部分,来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否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QCL源。第一BW部分可以具有第一起始频率和第一BW尺寸,并且第二BW部分可以具有第二起始频率和第二BW尺寸。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其如此确定时,将UE配置有所述源参考信号,作为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所述QCL源。
[0009]一个或多个方面也可以针对网络实体。网络实体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从第一TRP发送的源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一BW部分和从第二TRP发送的目标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二BW部分,来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否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QCL源的单元。第一BW部分可以具有第一起始频率和第一BW尺寸,并且第二BW部分可以具有第二起始频率和第二BW尺寸。网络实体还可以包括:用于当其如此确定时,将UE配置有所述源参考信号,作为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所述QCL源的单元。
[0010]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针对一种存储用于网络实体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包括指示网络实体进行以下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指令: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从第一TRP发送的源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一BW部分和从第二TRP发送的目标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二BW部分,来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否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QCL源。第一BW部分可以具有第一起始频率和第一BW尺寸,并且第二BW部分可以具有第二起始频率和第二BW尺寸。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还可以包括指示网络实体进行以下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指令:当其如此确定时,将UE配置有所述源参考信号,作为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所述QCL源。
[0011]基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与本文所公开的各方面相关联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楚的。
附图说明
[0012]呈现附图以助于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且提供附图仅用于说明各方面而非对其限制。
[0013]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0014]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的示例无线网络结构。
[0015]图3A到图3C是可以分别在UE、基站和网络实体中采用的组件的若干示例方面的简化框图。
[0016]图4A到图4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的帧结构和帧结构内的信道的示例的示图。
[0017]图5是示出了用于由无线节点支持的小区的定位参考信号传输的更多方面的示图;
[0018]图6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用于给定基站的PRS传输的示例性PRS配置的示图;
802.11等)等。
[0029]基站可以根据与UE进行通信的几个RAT之一来操作,这取决于在其中部署基站的网络,并且基站可以可选地称为接入点(AP)、网络节点、节点B、演进节点B(eNB)、下一代eNB(ng

eNB)、新无线电(NR)节点B(也称为gNB或gNodeB)等。基站可以主要用于支持UE的无线接入,包括支持所支持的UE的数据、语音和/或信令连接。在一些系统中,基站可以仅仅提供边缘节点信令功能,而在其他系统中,基站可以提供附加的控制和/或网络管理功能。UE能够向基站发送信号所通过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UL)信道(例如,反向业务信道、反向控制信道、接入信道等)。基站能够向UE发送信号所通过的通信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DL)或前向链路信道(例如,寻呼信道、控制信道、广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网络实体,包括:至少一个收发机;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收发机和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从第一发送

接收点(TRP)发送的源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一带宽(BW)部分和由从第二TRP发送的目标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二BW部分,来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否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准共址(QCL)源,所述第一BW部分具有第一起始频率和第一BW尺寸,并且所述第二BW部分具有第二起始频率和第二BW尺寸;以及当其如此确定时,将用户设备(UE)配置有所述源参考信号,作为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所述QCL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网络实体是位置服务器、位置管理功能或服务TRP中的一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基于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所述QCL源,所述源参考信号是关于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平均延迟、延迟扩展、空间接收参数或其任何组合的所述QCL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源参考信号是下行链路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是下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源参考信号是第一下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DL

PRS)、同步信号块(SSB)、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中的一项,以及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是第二DL

PR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源参考信号是下行链路定位参考信号,以及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是下行链路参考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源参考信号是DL

PRS,以及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是CSI

RS。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源参考信号和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满足规定所述第一BW部分和所述第二BW部分在频域中位于彼此的阈值距离内的BW约束时,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所述QCL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源参考信号和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满足所述BW约束并且满足TRP约束时,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所述QCL源,并且所述TRP约束规定所述第一TRP与所述第二TRP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所述源参考信号和所述目标参考信号满足所述BW约束并且满足频率层约束时,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所述QCL源,以及
所述频率层约束规定第一频率层与第二频率层相同,所述第一频率层是所述源参考信号的频率层,并且所述第二频率层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频率层。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阈值距离被规定为阈值物理资源块(PRB)距离、阈值频率距离、阈值频带距离、阈值信道距离、或其任意组合,所述阈值PRB距离规定了PRB的数量,所述阈值频率距离规定了赫兹(Hz)的数量,所述阈值频带距离规定了频带的数量,以及所述阈值信道距离规定了信道的数量。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阈值距离是特定于频率范围(FR)的。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针对FR1,所述阈值距离小于或等于20MHz,并且针对FR2,所述阈值距离小于或等于100MHz。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阈值距离规定了阈值中心距离,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第一BW中心和第二BW中心位于彼此的所述阈值中心距离内时,确定满足所述BW约束,所述第一BW中心是所述第一BW部分的中心,并且所述第二BW中心是所述第二BW部分的中心。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阈值中心距离是零,使得当所述第一BW中心和所述第二BW中心相同时,满足所述BW约束。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阈值距离规定了阈值起始距离,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起始频率和所述第二起始频率位于彼此的所述阈值起始距离内时,确定满足所述BW约束。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阈值起始距离是零,使得当所述第一起始频率和所述第二起始频率相同时,满足所述BW约束。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阈值距离规定了阈值结束距离,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第一结束频率和第二结束频率位于彼此的所述阈值结束距离内时,确定满足所述BW约束,所述第一结束频率等于所述第一起始频率和所述第一BW尺寸之和,并且所述第二结束频率等于所述第二起始频率和所述第二BW尺寸之和。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阈值结束距离是零,使得当所述第一结束频率和所述第二结束频率相同时,满足所述BW约束。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BW部分的任何部分位于所述第二BW部分的任何部分的所述阈值距离内时,确定满足所述BW约束。2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BW部分和所述第二BW部分之间存在非零重叠时,确定满足所述BW约束。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源参考信号是通过规定所述源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分量载波(CC)、至少一个
第一频带、和/或至少一个第一带宽部分(BWP)的频域容器进行配置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确定是否满足所述BW约束之前,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C、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频带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一BWP来确定所述第一BW部分。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源参考信号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或同步信号块(SSB)。2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阈值距离规定了阈值分量载波(CC)距离,所述源参考信号是通过规定所述源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CC的频域容器进行配置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BW部分来确定至少一个第二CC,所述至少一个第二CC是与所述第二BW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合或重叠的CC;以及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CC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CC位于彼此的所述阈值CC距离内时,确定满足所述BW约束。2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阈值距离规定了阈值频带距离,所述源参考信号是通过规定所述源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频带的频域容器进行配置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BW部分来确定至少一个第二频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频带是与所述第二BW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合或重叠的频带;以及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频带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频带位于彼此的所述阈值频带距离内时,确定满足所述BW约束。2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源参考信号是通过规定所述源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第一频带的频域容器进行配置的,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BW部分来确定至少一个第二频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频带是与所述第二BW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合或重叠的频带;以及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频带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频带相同时,确定满足所述BW约束。27.一种网络实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从第一发送

接收点(TRP)发送的源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一带宽(BW)部分和由从第二TRP发送的目标参考信号所占据的第二BW部分,来确定所述源参考信号是否是所述目标参考信号的准共址(QCL)源,所述第一BW部分具有第一起始频率和第一BW尺寸,并且所述第二BW部分具有第二起始频率和第二BW尺寸;以及当其如此确定时,将用户设备(UE)配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